隨著高房價的持續升溫,催生的“房奴”群體正在日益“壯大”。日前,某網站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98.09%背有房貸的人,心理上會產生焦慮情緒。
牽連父母做“房奴”
“不僅我和我愛人是房奴,兩家的父母也被我們的房子‘套’成了房奴。”27歲的北京IT從業者周健(化名)接受記者采訪時一臉無奈。他2002年本科畢業進入中關村一家IT公司工作時,北京的房價已經開始走高,中關村附近的商品房差不多都高達7000多元每平米。高昂的房價對于剛參加工作、月薪只有3000元的他顯然是望塵莫及。
于是,周健和一個同在北京工作的好朋友在單位附近以月租金1500元租住了一套兩居室。
“對于北京房價的上漲和自己的購房計劃,我有過多種預想,但怎么也沒想到漲幅會這么快,買套房會這么難。”周健說,盡管剛工作時薪水并不高,但他對自己的職業升值潛力還是滿懷信心。只不過沒想到的是,自己的薪水升值再快也趕不上房價的漲速,最后不得不接受父母的“援助”。
周健有一個姐姐已經在老家成家,父母惟一未了的心愿就是他能夠在北京安身立命,過上穩定的生活。因此,剛工作不久,父母就表示要幫他出首付在北京買一套房子。但性格獨立的周健拒絕了父母的提議,一直堅持憑自己的能力在北京置業安家。
直到2005年周健認識了現在的妻子,買房成家成為周健不得不直面的現實,最后只有接受父母的幫助。
“買房以后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周健的妻子說,自從買房后,兩人經常回絕甚至逃避朋友們的邀約,也漸漸開始到一些批發市場、小商品市場淘選衣物,即使到商場購物,也要等著打折、返券的機會再去,外出吃飯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周健原本打算買車的計劃,更是無限期擱置。更重要的是,兩人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精神負擔之下,每天精打細算地過日子,擔心失業,不敢輕易換工作,一想到20年都要過著這樣的日子內心就感到無比焦慮。
“其實他們說的這些也算不了什么,年輕人吃點苦、有點壓力有什么關系?!關鍵是我們老人都希望他們早點有個孩子,趁我們身體還算硬朗幫他們帶帶。”周健的父親說,每次跟周健提要孩子的事,周健就說北京的教育成本太高,攢不到錢沒法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等以后有錢了再要孩子。但是,照這樣每月還5000元的月供,什么時候才能有錢?而且銀行還年年加息,負擔只會越來越重。
為當房奴放棄創業
“是買房還是開一個屬于自己的餐館?在買房之前這個問題曾經在我心里無數次盤旋。”28歲的咨詢公司部門主管向先生從2000年大學畢業初到北京發展,他就注意到了北京餐飲業的火爆,那時他就在心里暗暗許下愿望,等到自己完成資金的積累,一定要在北京開一間屬于自己的餐館。
通過這幾年在北京的生活體驗以及自己對餐飲業的考察,向先生覺得北京的早餐太簡單,早餐館更是寥寥無幾,開一個以小吃為主、品種豐富、環境衛生、操作、管理規范的中小型餐館肯定不錯。
2005年,當向先生攢夠了開餐館預算所需的30多萬元錢,懷揣多年的夢想,四處考察鋪面時,問題來了。本來一直支持他創業的女友,看到周圍的朋友、同事都買房成家了,也吵著要買房。而且女友的父母也向他暗示,兩人要成家就必須先買房讓他們的女兒過安穩的日子。
“剛開始女友一家反對我開餐館,我特別惱火,畢竟這是我籌劃了多年的創業機會。但后來站在他們的角度仔細想想,我也能夠理解,總不能成了家還讓人家女孩子跟著我到處租房子吧?!”向先生說,畢竟開餐館也是一項風險性投資,如果經營得好,也要等上好幾年才能買房,何況北京的房價還不知道要漲多高。經營不善,后果就不言自明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先成家后立業,先給女友一個穩定的生活,然后再安心地創業。
不過,向先生也十分無奈地告訴記者,30多萬元的創業資本加上女友幾萬元的積蓄都交了房子的首付,現在每月月供近4000元,不知道何時才能完成開餐館所需的“原始積累”。
先做房奴再成家
年屆30未婚的劉陽(化名)遲遲不考慮婚姻大事,急壞了年邁的父母:“你說這該怎么辦啊?我們跟他不知道介紹了多少位姑娘,他連面都不愿意見上一次。”
“沒錢沒房誰愿意嫁給我啊?!愿意嫁也沒好日子過。”劉陽對記者毫不諱言,他雖然來上海從事客服工作近7年,但目前月薪還是只有近三千元,養活自己才剛剛好,哪里有能力養家糊口?更別談買房了,首付都還遙遙無期呢。
他告訴記者,妹妹、妹夫也在上海打工,自己的父母就在這邊幫忙照顧一下日常生活。他們一大家子共同租住在一個月租金2500元的兩居室。妹妹兩口子住一間房,父母住一間房,自己就睡客廳的沙發,每月交1000元給妹妹,就當是房租和生活費。
“在上海一個月房租加生活費1000元還真算是非常省的。”劉陽說,幸好有父母、妹妹在一起,要是他自己獨自在上海,這些日常開支肯定要多不少。
即便如此,每月的工資還能剩多少呢?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勒緊褲帶過日子,每月攢個一千多元,一年也就一萬多,連個廁所都不夠買,更何況一套房?
“到了這個年齡,尤其在大城市總這么漂著,我也想找個伴。但和人家在一起就得對人家負責啊!就我這點收入怎么能讓人家過好日子?”劉陽說,父母、親戚、朋友通過各自的人際關系,給他介紹過好多女孩,有在上海工作的,有在老家的。但是,在上海工作的條件稍微好點的都對男方有一籮筐要求,比如有房、有車,要么有個好工作也行。自己顯然各項“指標”都不符合。
在老家的女孩呢,雖然沒這么多要求,但是分居兩地的兩個人怎么走到一起?是她到上海還是我回老家?她到上海,沒有學歷,沒有技術、工作經驗不行;我回老家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我在上海已經干了這么多年,慢慢開始有了一定的積累。總之,現在成家是完全不現實的,只有單身,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自己的生活才不會有負擔。
當記者問起,什么時候或者什么條件成熟以后才打算成家,劉陽表示,現在自己還不具備打算的資格,就只想一門心思地好好發展自己的事業,等哪一天有能力買房,即便是有能力出首付買房的時候再去考慮。
眼下他想的最多的是,妹妹的婆家打算把老家的房子賣掉,湊錢幫妹妹、妹夫在上海買房子,到時候,他將不得不一個人租房,怎么樣盡可能減少租房、生活開銷,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周小亭摘自《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