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已經成為當今人類的大敵。因此,減肥成了許多科學家的研究課題。研究表明,當我們坐在餐桌前,指揮我們用餐的是人腦,而不是嘴巴,大腦是主宰我們飲食行為的控制塔。
食欲的調節是通過一個復雜而且高度“精密”的系統實現的,有數十種物質參與到這個過程中。在所有這些物質中,最重要的是勒帕茄堿。
最近的研究發現,大多數肥胖者肌體分泌的勒帕茄堿都異乎尋常的高,人越胖,脂肪組織分泌的勒帕茄堿就越多,而大腦對“饑餓激素”的反應就變得越麻木。另有研究發現,基因缺陷也是造成勒帕茄堿偏高的原因之一。
對一些過度肥胖的人來說,體內“饑餓激素”的濃度在進食之前和之后并沒有什么差別,這就是他們總是覺得吃不飽的原OdCPbHzslzlkCkhK0E0C/A==因。
2005年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科學實驗證明,每次用餐前30分鐘注射胃泌酸調節“饑餓激素”,可以幫助過度肥胖者控制食欲,增加飽脹感,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目前,已經有企業開始開發類似于這種小腸分泌的天然激素的口服藥物。
(何 江摘自《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