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月15日,香港廉政公署正式成立。恰如良醫把脈,廉政公署一下子捏住了政府的痼疾所在,令香港成功地實現了由亂到治的歷史性轉變,使香港成為全世界公認的最廉潔地區。
本文講述的是廉署成立后偵破的第一個典型案件“葛柏案”。
總警司的錢從哪里來
葛柏是一名英國人,在香港擔任總警司之職。實際上,葛柏案早在1971年便已經顯露出來。當時是因為加拿大有關部門對于一筆存在加拿大某銀行的存款產生懷疑。這筆存款為1.2萬加元,戶名是“卓柏”,戶主身份是外交官。加拿大是英聯邦國家,當他們知道這個“卓柏”實際是香港的一名警察時,對這筆存款的來路產生了懷疑,因而通過英聯邦內部途徑,將此事通報給香港。警務處長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將案件交給警署下屬的反貪污室。
反貪污室迅速對這筆存款進行調查,認定這筆存款背后大有文章,立刻成立代號為“夏灣拿”的專案小組。葛柏從事警務工作23年,很懂得反偵查手段。但同專案組斗了兩年,葛柏自知后力不繼,便想出一個辦法:提前退休。警處接到他的退休報告意識到,只要他退出警界,“夏灣拿”專案組的阻力會減小,破案的可能增大,因此批準他于1973年7月退休。退休被批準后,葛柏立即著手準備,其中一項重要準備便是轉移財產。他為自己設計好的后路是去加拿大。
1973年4月,有線人向警務處通報稱,葛柏將大筆資金轉入加拿大銀行。“夏灣拿”專案組迅速對這一線索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葛柏在香港擁有3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