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在比爾還沒出生時就發生了。在他出生前3個月,父親就因為一場意外的事故而去世了。幸運的是他有一位慈愛和堅強的母親。本來應該是父親給予他的,母親都盡力給予。盡管他失去了父親,但和別的孩子比,比爾并不覺得自己缺少父愛。
在比爾的記憶中,從他記事開始,廚房便是最幸福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因為母親在廚房里不僅僅是為他準備他喜歡吃的飯菜。最重要的是,在廚房里,媽媽每天都要陪他聊學習、健康、伙伴,甚至有時候母親會問他對家里養的那只貓的看法。每一次聊天比爾總覺得很愉快,廚房里不僅有飯菜的香味,還有幸福的感覺。在廚房里,母親總是很認真地和他探討一切,無論他說得怎樣,講的什么,母親從來都沒有生氣,即使他直言不諱地指出母親穿的衣服不好看,母親的臉上也不會有一絲不悅的神情。比爾覺得母親在同他聊天的時候,仿佛不把自己看成她的兒子。他和母親之間的交流仿佛是兩個很要好的朋友之間的交流。這種感覺讓比爾覺得棒極了。
比爾15歲那年的一天,母親在廚房為他做“三明治”,母親一邊忙一邊同他聊天。母親問他:“比爾,記得你8歲那年曾經對我說,你的夢想是做一名律師,現在呢?有什么變化嗎?”“媽媽,現在我的夢想是將來有一天當美國總統。可以嗎?”母親停下來,用一種欣喜的眼神看著他,“孩子,有什么不可以,媽媽一點兒都不認為你是異想天開。也許那些總統們當年也像你一樣在廚房里對自己的媽媽說出當總統的夢想的。”
當總統,這當時真的只是一個少年的“白日夢”,可在母親的廚房里,他卻得到了不容置疑的肯定和支持,可以說母親給了他誰都無法替代的自信和勇氣。在母親的廚房里,比爾完成了所有人生重要的選擇,包括考進名牌大學,向心愛的人求婚,以及參加州長競選,甚至決定角逐美國總統。這所有的關系到他一生的決策,都是在廚房里跟母親的溝通和交流中慢慢地從夢想變為現實的。而母親則把她所有的人生經驗和對孩子的鼓勵,都在廚房變成精神上的面包和奶酪,一點一滴地滋養比爾的成長壯大。
比爾后來真的成為了美國的總統,他就是比爾·克林頓。當記者采訪克林頓,談到母親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媽媽給了我一個廚房,那里不僅出產可口的飯菜,還有能分享的快樂、前進時所需要的鼓勵和信心、受挫時所需要的安慰和呵護,那雖然是一個不太大的地方,但對于我來說就是整個世界。”
(空谷蘭摘自《家長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