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懶惰是不受人們喜愛的品質。有趣的是,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不愛出門,不好活動,“懶懶散散”的生活方式也許早在你的娘肚子里時就已經形成了。孕婦飲食中的營養物質不足,會導致胎兒的生長受到限制,而在此期間形成的虛弱綜合癥將影響其終生。即使胎兒出生后的飲食質量提高了,也無法改變他的懶散的傾向,這樣的“小懶蟲”即使吃素,食物中沒有動物脂肪,也無法避免多余的重量。
負責這項研究的馬克·維克爾斯教授相信,正是母親的孕期飲食決定了孩子今后的生活方式:是積極好動,還是消極懶散。母親不應該訓斥孩子是“懶漢”,而應該自責:我當時為什么應該吃的卻不吃呢?因此造成我的孩子出生后的營養不良。
一個人什么也不想干,只是勉勉強強度日,其原因是一種病態——準確地說是體內缺少一種褪黑激素。英國科學家特奧多爾·索烏泰奧斯認為,即使是年輕人,如果體內的褪黑激素不足,其表現也會跟年老體衰的人一樣,在日常生活里表現為:無緣無故地經常疲勞、無精打采和意志消沉。
最近,這種神奇的激素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注意。褪黑激素被制成了藥劑,成功地用于治療患上生物節奏不規律、各種形式的失眠和抑郁癥的病人。科學家已經證明,抑郁癥患者表現出的對生活失去興趣是因褪黑激素的分泌遭到了破壞。
(陳 涵摘自俄羅斯《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