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之所
柴進是個精細的人,他理發講究的是每下一剪刀都要講出道理來,為什么這么剪而不那么剪,精細之中體現出了他的美發功力。同時,在他心中也繃著一根弦:國家隊運動員出去比賽代表的是國家,所以他們的形象必須積極健康,既要體現出年輕人的朝氣,又不能過于前衛。正是這種得體的設計理念,使柴進贏得了國家隊的小伙子與姑娘們的“芳心”,他那并不高檔的美發店幾乎成為了國家隊的“御用”美發店。
“女排、女籃、乒乓球隊、羽毛球隊、舉重隊基本上都是在我這里理發。”柴進自豪地說,“我為多少世界冠軍理過發,早已不清楚了。”

有一次,乒乓球隊的郭焱戴著一頂帽子來到理發店,一進門就郁悶地坐在椅子上。
“柴哥,幫我修理一下頭發吧!”
“好啊。”
“朋友請客,在一家高檔的美發廳做了個發型,你幫我修理一下吧。”郭焱摘下帽子,柴進大吃一驚,好好一個女孩子,愣給剃了個美國大兵發型,的確夠新潮的。柴進三下五除二給郭焱改了毛寸,既有短發的干凈利落,又不失女孩子的溫柔。郭焱照照鏡子,滿意地笑了。回公寓的時候,她把帽子拿在手里,蹦蹦跳跳地走了。
劉翔是中國體育界的“大腕”,但他來理發通常沒有姚明那樣的“轟動效果”,因為劉翔的身高與普通人沒有差別,只要稍加掩飾,一般不會被人認出。
也許是短跑訓練令他神經敏感的原因,他很怕癢。劉翔第一次來這里理發是2004年奧運會出發前,美發師給他做頭肩部按摩時,他坐在椅子上咯略地笑個不停。劉翔是個靦腆的人,癢了也不說,實在受不了就左右躲閃,最后美發師只好把按摩這一環節去掉。

劉翔的發質很好,很直也很順,美發師柴進故意把他前額的頭發留得長些,這樣劉翔的臉部看上去就顯得短些。由于發質好,美發師給他頂部的頭發留得比較厚,這樣跑起來頭發就會顯得很飄逸,而且劉翔的項目是跨欄,頭發會隨著身體的起伏而起落,顯得很有節奏感。美發師的理論在后來得到了驗證,劉翔直順的頭發陪伴他走過整個雅典奧運會,由于發型得體,劉翔顯得特別自信,在賽場內外都表現出了自己獨特的魅力。
不光是球員喜歡在這里理發,有時就連球員的家人也喜歡上這里。趙蕊蕊的媽媽來看蕊蕊,被女兒領到這里剪發。剪完了趙媽媽沒覺得怎么樣,但是回到家里后,左鄰右舍看了都說好,一個勁地夸獎北京人剪發水平就是高。趙媽媽也高興得合不攏嘴,后來在電話里對趙蕊蕊說,下次看你的時候一定再去發際云美發店做頭。
上海女人對做頭發是十分看重的,也是十分挑剔的,一般美發師入不了她們的“法眼”。女籃隊員葉莉的媽媽來北京看望葉莉,女兒也推薦媽媽去柴進的美發廳。葉媽媽將信將疑地來到這里,柴進一邊給葉媽媽做頭,一邊和葉媽媽聊當今發型的流行趨勢以及什么樣的發型適合她。最后,經過柴進的修剪,葉媽媽的蓬松發型使整個人顯得朝氣蓬勃而不失典雅,一下子年輕了好多。后來,葉媽媽回到上海給葉莉打電話,還時常問起柴進的美發廳。
有時候,把自己的家人領到這里做頭發,已經成為了國家隊家屬們的一種福利。乒乓球隊的王楠一家人柴進都認識。王楠的爸爸、媽媽、姐姐、姐夫都在這里做頭發。“王楠家我唯一不認識的人就是他的小外甥,不過,我想他只要來北京,不久我也就會認識的。”
小憩之所
柴進同自己手下的員工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千萬不要把明星當作明星看!在他的理念中,顧客不是顧客,也不是上帝,而是朋友。“如果把他們當作顧客,當作上帝,那么我們永遠成為不了朋友。”
在運動員眼中,發際云美發廳不僅僅是美發廳,更是一個可以供自己休憩的港灣。
2005年5月,林丹在蘇迪曼杯比賽中戰勝了陶菲克,記者、朋友要求采訪、表示祝賀的排起了隊,搞得林丹不得安寧。后來林丹悄悄地溜出了運動員公寓,跑到美發廳開了個單間,美美地睡了一覺。因為他知道,只要進了這個美發廳,柴進就不會讓任何人打攪他。
姚明這樣的“大腕”走到哪里都會遭遇圍觀,但進了柴進的美發廳,他們就可以得到片刻安寧。柴進絕對會禁止球迷進屋索要簽名或合影留念,他的理念是:“現在姚明,劉翔是我的顧客,他們需要一個安靜的理發環境,請不要打擾我的顧客和我的工作。“合情合理地把狂熱的球迷拒之門外。
得到了片刻清靜,姚明舒坦了,心情不錯地開起了玩笑。
“姚明,你的腳趾甲怎么都沒了?”
“拔了!”
“疼嗎?”
“你拔個試試……”
柴進和很多運動員都是朋友,她們沒事的時候也會過來坐坐,聊聊天,看看美容美發的雜志。用柴進的話講,到這里來就是找那種放松的感覺。
乒乓球隊郭躍是柴進的鐵桿顧客,第48屆世乒賽之前,郭躍還是個不為外界所熟識的小將。她的技術已經沒有任何問題,唯一不過關的就是心理狀態,碰到大賽就緊張。比賽之前她的教練喬曉衛帶她來理發,柴進了解到情況后就和郭躍聊天,以朋友的身份告訴她如果自己遇到比較緊張的時候會怎么辦。這種平等的交流讓郭躍受益匪淺,48屆世乒賽上,郭躍在下半區一路過關斬將,完成了與張怡寧在決賽中的會師,實現了自己的大突破。郭躍的教練喬曉衛回到北京后就來到理發店,進門的第一句話就是:“柴進,謝謝你!”
2003年11月,中國女排在日本舉行的世界杯上奪得冠軍,實現大突破。上路之前,她們集體在這里理發。女排姑娘回國后,柴進為她們每人準備了一束鮮花,但姑娘們早已經被其他媒體約去采訪,只剩下助理教練賴亞文和幾個替補球員在公寓。但柴進表示一定要把花送到女排姑娘的臥室中,因為這是一個普通中國人,一個普通朋友對她們深深的祝福!
悲歡之所
在柴進的美發廳中,上演的不僅僅是快樂的故事,有時候,也有憂傷。
2004年奧運會,中國女籃兵敗雅典。回國后宮魯鳴指導先拿女籃姑娘們的染發、燙發整風,要求隊員都去剪成短發,并把頭發染回黑色。柴進清晰地記得那天美發廳內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女籃姑娘們低著頭誰也不說話。當問到要剪的樣式時,她們都是統一的回答:“剪吧,什么樣都行。”
當胡曉桃的長發紛紛落地時,她的眼里噙滿了淚水,但女籃姑娘們每個人都忍住不讓眼淚流出來,她們反而覺得剪發后自己會好受些。因為她們覺得自己實在辜負了全國球迷的期望,也辜負了宮指導的辛勤培養。女籃姑娘們與宮魯鳴指導有著太深的感情,當最終得知宮指導因此次失利被調離女籃后,姑娘們坐在訓練館的地上哭成一片。而此次關于頭發的整風,也許是宮指導留給女籃姑娘們最后的禮物。
這次剪發的氣氛深深影響了柴進,搞得他好幾天提不起精神。
此后,柴進吸取了教訓,和運動員聊到比賽,如果是贏了,他們會繼續聊,如果輸了,柴進會馬上切換話題,避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再次影響隊員。
理發店的故事有悲傷也有歡樂。有一次,體操隊的教練押著兩個小學員來理發,按照體操隊的規定,男隊員是不許留長發的。兩個小伙子顯然帶著抵觸情緒,剛剛坐定就喊著要剃光頭。教練一聽也生氣了,說什么也不讓剃光了,雙方僵了起來。柴進只好兩邊安慰,最后從臉型等理論方面向小隊員闡述剃光頭并不好看。年輕人都愛美,最后答應他們剃了毛寸,教練隊員皆大歡喜……
每個人個性不盡相同,他們理發的故事也各不相同。林丹最挑剔,理發師每剪幾下,他就會轉過頭對著鏡子看看,然后提出點自己的意見。姚明最隨和,他對理發師的要求就是讓自己顯得干凈利落,剪發過程中一般不會發表意見,只求快點剪完。
由于個子太高,姚明坐在椅子上理發師夠不到他的頭頂,所以,理發時他基本是躺在椅子上,整個屁股都懸在椅子外面,別提有多難受。
其實,姚明在美國為頭發煩惱的時候也不少,老外理發師不太會處理亞洲人這種又直又硬的頭發,每次剪發的效果都不理想。姚明找不到中國理發師,最后只好找越南人給他剪頭,但怎么剪都看不出在國內時的那種效果。好在姚明不太挑剔,發型大致利落就可以。但只要回到北京,姚明就會去柴進的美發斤理發,這里是他在北京的固定理發店。
2004年,中國隊出征雅典奧運會之前,只要是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到發際云理發,柴進都不收費。他認為這些運動員是為國爭光,而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能為他們理發,僅僅是盡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來支持他們。
柴進有一種責任感與使命感,他會用心地經營他的美發廳,同時,用心地記錄著國家隊隊員每天在這里發生的故事。
責編/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