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我們全家到四川旅游。我們坐“江渝115號”乘風破浪,沿途路過三峽,在三峽最長的峽谷——巫峽的白帝城下,船靠了岸。( 交待旅游的時間地點,引起下文。一個“最”字,突出了所到之處非同一般。)
隱沒在萬綠叢中的白帝城,像害羞的姑娘只露出半邊臉。劉備曾在此據守,這里住過多少猛將大帥,本應當氣勢不凡,今日一見,怎如此害羞?( 引用歷史典故,平添白帝城的豪氣。以擬人之法,寫活其靈秀之景與嫵媚之態。)
三峽口兩座擎天柱石,上懸下削,壁立對峙。“兩山夾抱如門閥,一穴大風從中出”;“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金川之水匯于門下,奪路爭流,激起巨波,發出怒吼。( “奪”、“爭”二字,寫出其水流之急、氣勢之壯。引用詩詞,平添其文學色彩,使此處之景更引人注目。)
三峽的山——險。船緩行到了西陵峽。那山峻峭兀立,拔地而起,而這里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的雄偉氣魄。獨具險峻磅礴,身處其間,霎時變得渺小異常,有一種“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的感覺。船行江面,抬頭仰望,只見一線天光,幾口懸棺掛于半空中,那古老的傳說,給三峽更添了幾分神秘……( 引用恰到好處,更加生動形象地突出其險峻的特色。)
三峽的山——秀。船繼續向前,行駛到巫峽,真是名副其實,千山一碧,青翠蒼莽,有的如龍翻騰,有的若鳳展翅,有的似青色屏障,真是凡所應有,無所不有。再往前走就是神女峰了。“神女峰”是群山中的佼佼者,她孤峰突起,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正眺望遠方,她的神韻簡直令人傾倒。( 運用比喻與排比,細膩描寫其山峰的秀麗,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寥寥數語便讓其神韻躍然紙上!)
江水匆匆,細雨飄灑,江面白帆點點,山間飲牛牧羊,空中白云悠悠,比畫卷生動,比仙境美好,待紅日探出頭來,輕舟已過萬重山,江川號子雄渾的音符和著驚濤拍浪,化成山之魂,水之魄,山襯托水,水依托山,向人間顯現她的種種嫵媚和壯觀。我們贊美長江,你孕育了華夏古老的文明;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融描寫、議論與抒情,從視覺、聽覺等角度入手,讓山與水相交融,在互相映襯之中,抒寫出自我的贊美之情!)
感謝你,三峽,是你,讓我領略到祖國山河的雄姿;感謝你,三峽,是你,令我陶醉在祖國的青山綠水之間。( 此處直抒胸臆,以擬人之法,運用反復強化,把自我的情感抒發得淋漓盡致!)
船還在向前行駛,但我的心卻留在了三峽。( 在比照之中,留有余味,使文章的情韻格外悠長!)
【簡評】
文章最大的亮點就是凸顯了三峽與眾不同的特色:山的險與秀、水的急與柔。作者以游蹤為線,移步換景,使得三峽山水特色盡顯風流。作者運用擬人、排比、對偶、引用、反復等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展現了我對三峽風光的無比熱愛之情。其文筆優美,用詞準確,更增文章的感染力,讓人讀來如在畫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