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生產制造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涉及到汽車裝配、關鍵零部件總成、單一零部件等眾多生產廠家,這就要求整車與零部件企業之間須建立科學的專業化分工和協作體系,形成有效的競爭和合作的協調機制,共同完成價值鏈的全過程。
汽車工業的整零關系不融洽會嚴重制約汽車工業的發展。這種現象在國內業界雖然已不新鮮,但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中國式整零關系亟待破題。尤其是在當前汽車企業處于平衡增長、降價壓力增大、自主研發體系迫切需要形成之時,在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及時、科學地調整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之間的關系,制定適當的發展戰略,對于中國汽車工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未來如何科學地處理我國整車和零部件廠商之間的關系?借鑒歐美、日韓的成熟經驗,結合我國汽車產業整零關系的現狀,筆者以為,當前整車和汽車零部件企業需要轉變“三種”關系。
變“爺孫”關系 為“哥倆好”
在汽車產業鏈環節當中,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的關系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很多零部件企業認為,現實中的整車廠與零部件企業是“爺爺與孫子”的關系,不利于整零雙方的共同發展。
整車企業在供應鏈的角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前,隨著歐美、日韓等整車企業的進入,各具特色的供應鏈體系也進入中國市場,而我國的零部件工業集中度低,經濟效益差,汽車零部件企業相對“弱勢”。在這種情況下,整車企業在供應鏈中扮演何種角色,將對零部件企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令人遺憾的是,整車企業對零部件企業的發展不夠重視。整車企業在采購零部件時,往往在同一產品的多家企業中通過壓低價格來選擇零部件供應商。在交易中,整車企業處于有利地位,而零部件企業為了生存,只好忍氣吞聲。整車企業把零部件供應商的取舍、采購量的變動、采購價格、付款周期等主動權完全控制,而把困難、風險等全部轉嫁給零部件供應商。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于低端乘用車、低端商用車和農用車領域。不少零部件企業表示,一些整車企業對供應商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使零部件企業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如何降低成本中,也就無法顧及新技術的研發,無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就無法讓企業良性發展。一位零部件企業老總坦言“一些本土零部件企業沒有被外資零部件企業擠垮,卻先被所謂的戰略合作伙伴擠垮了。有關文章報道,零部件企業歷數部分整車廠“七宗罪”:無視零部件企業的知識產權,轉嫁開發風險,不為模具“買單”,任意壓價,回款慢,要貨急,推行“霸王條款”抵車等。這種“爺爺與孫子”式的整零關系現象的存在,致使我國中小零部件企業普遍處于規模小、產出成本高、生產工藝滯后、產品競爭力差的狀態,根本無法進行產品研發、工藝改進、設備更新等,久而久之,使之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從而影響了整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事實上,整車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一方面要依靠自身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依靠供應鏈整體水平的提升。當前國際上汽車集團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整車廠之間的競爭,而是圍繞整車廠所形成的產業鏈的競爭。而國內部分整車企業單純以自身企業的利益為核心,還沒有真正培養整個供應鏈,這將影響到今后其競爭力的提升。因此,整車企業只有注重與零部件企業建立和諧“雙贏”的整零關系,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才能“水漲船高”,快速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正因為如此,業內專家表示,整車企業需要給本土零部件企業一定的成長空間,給零部件企業創新提供支持和機會。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就如同“航空母艦”和“聯合艦隊”的概念,航空母艦要想正常行駛,非常需要聯合艦隊的供給。
和諧的整零關系,可為零部件企業創造良好的成長空間。不少零部件企業表示,他們愿意與那些回款快、經常進行交流溝通的整車廠建立配套關系。和諧雙贏的整零關系,有利于零部件企業在產品、技術、制度等方面的創新和發展,對整車企業實力的提升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變內部采購關系為和諧的配套關系
國內目前整車與零部件企業的關系仍未完全脫離內部采購的傳統模式。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與整車企業間的關系主要表現為四種:一是以一汽、東風等為代表的汽車整車帶動零部件的發展模式;二是以北京、天津、上海等為代表的以地方汽車帶動零部件發展模式;三是以城建、交通、航天、航空為代表的帶動零部件發展模式;四是以社會維修帶動零部件發展模式。
在這幾種整零關系的作用下,目前我國零部件配套方面的現狀是:在商用客、貨車,微型客、貨車領域,基本上以本土零部件配套為主;但在轎車特別是中、高檔轎車領域,基本上是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企業生產的產品。雖然有些車型的本土化率達到80%以上,但仍是以合資獨資企業在中國生產的產品配套為主。另外,國內的整零關系仍未完全脫離內部采購的傳統模式,對其控股、參股、獨資的,優先安排配套。整車企業采購同一種零部件,由于與下屬零部件企業有利益(資產)關系,需要照顧,就可能會安排兩家甚至三家不同額度的采購。這幾種配套關系雖然對我國整車企業來說,管理相對簡單、供貨穩定、交易成本低,但往往要受到隸屬關系、地區分割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各地區、各大集團都有自己的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群,使汽車零部件企業“散亂差”現象至今依然沒有實質性改變,所以我國亟待建立新的整零配套關系。
2004年6月出臺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第十四條指出:汽車整車生產企業要在結構調整中提高專業化生產水平,將內部配套的零部件生產單位逐步調整為面向社會的獨立的專業化零部件生產企業。按照這一整零關系的發展思路,我國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將沿著逐漸分離的道路推進,最終形成協調的配套關系。整車企業著重做好整車開發、品牌建設、營銷服務體系建設等工作;而零部件企業必須努力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形成專業化、規模化和模塊化的供貨能力。只有這樣,整零企業才能形成戰略聯盟,實現合作共贏的目的。另外,國外汽車工業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分離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競爭力。目前國內整車企業已開始實踐這種發展趨勢,如一汽集團成立富奧公司,東風集團成立零部件事業部等。整車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必然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零部件的擇優采購,同時零部件企業為了自身的快速發展也需要一個國際化的平臺進入零部件的全球供應體系。
在這方面,歐美、日韓的經驗可供借鑒。近幾年來,跨國零部件公司在以合資、控股、獨資的方式涌入中國的同時,也將世界上兩種主要的整零關系帶了進來。美國和歐洲的整車與零部件企業是一種平行關系,整車企業以質量、技術、價格和服務為標準進行選擇,零部件企業可同時為多個主機廠配套,雙方相對獨立,是一種合同契約關系。而日韓的配套模式是一種塔式供應結構,整車與一級供應商關系密切,一級與二級、二級與三級都是密切的協作配套關系,形成多層次的供應體系,在技術上從上而下進行指導,真正實現了同步開發。兩種模式各有優勢。國內零部件企業應積極面對全球采購、擇優采購的大形勢、大環境,從集團、地方、部門狹窄的配套關系中解脫出來,迎接更廣闊的市場??上驳氖牵壳耙延幸恍┝悴考髽I從整車企業分離出來,開始獨立經營、自主發展,為多家整車企業配套。進入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是汽車零部件企業參與零部件工業全球化分工的表現。中國傳統的整零關系,應該結合國內的各種具體環境,揉入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和思維模式的特色,最終建立起中國的汽車零部件與整車的配套關系。
變唇齒相依關系為“親密有間”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由于歷史原因,中國零部件企業一直依附于國有整車企業生存和發展,企業布局圍繞幾大國有整車企業進行,產品為單一的國有整車企業配套,相互之間形成了一種唇齒相依的關系。當國內整車企業開始與外方合資,越來越多地采用其原配套廠生產的零部件時,缺乏統一質量標準的國內零部件企業顯然表現出對市場的不適應。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零部件企業與整車企業間應該建立一種“親密有間”的合作關系,以應對市場的壓力和機會。所謂“親密有間”既不同于歐美模式又非日韓模式,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之間是相互依存但不依賴的關系,是一種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目前國內的整零企業還沒有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多數零部件企業和整車企業關注于以“價格取勝”的方法來贏得業務,而沒有真正靠技術、研發、提高管理效率、服務、信譽來持續地贏得市場。但整車市場競爭激烈迫使整車生產企業和零部件廠必須處在同一戰線上,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一方面,國內零部件企業要眼光放長遠一點,不要過分拘泥于眼前的利益,帶著發展的眼光看待目前的困難,和整車企業建立一種信任、長久、共同發展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整車企業也應該從長計議,支持零部件企業的發展。如果整車企業不以零部件企業為合作伙伴,不考慮對方利益單方面把壓力轉嫁給供應商,短期內也許可行,但從長遠發展看,只會使自己付出更高的成本來管理供應商和贏得信譽。
供應鏈管理的思想,是要把整條“鏈”看作一個集成組,把鏈上的各個企業都看做合作伙伴,對整條“鏈”進行集成管理。供應鏈管理的目標,主要是通過“鏈”上各個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分工,致力于整個“鏈”上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合理化和優化,從而提高整條“鏈”的競爭能力。
據了解,目前國外的開發模式是,整車企業把整體設計的理念、主要參數、技術要求告訴零部件廠,由零件廠來進行研發和創新,同時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之間有合作協議,零部件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只要通過滿足整車匹配要求的試驗,就可以進行小批量生產,再次通過試驗后,就可以給整車企業配套。這就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有專家認為,目前我國整零關系最理想的模式是:零部件和整車企業之間保持長期合作、強強聯手的關系。零部件廠跟隨整車廠的發展設立自己相應的制造基地,打造一種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樣做,也許一開始要付出一些代價,有可能回報非常低。但是一旦雙方達成共識,整車廠也不需四處找零部件供應商進行多輪的比價,長期指定少數幾家供應商,雙方的利潤點都可以保持透明和恒定。也不排除整車廠和零部件廠之間互相參股,鞏固相互的合作關系。
在當前自主創新的大環境下,中國的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建立真正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但有利于整車企業競爭力的提高,也能為零部件企業提供寬松的創新環境,更能使汽車產業的創新能力得到整體提升。成功的整零合作伙伴關系是降低采購成本、降低整車成本、加快產品開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是推動汽車工業健康發展的強勁驅動力。
總之,汽車整車的快速發展可以帶動零部件需求的強勁增長,而零部件功能的提升可以支撐整車新產品的快速投放,促進整車及時響應市場,滿足市場的增長需求。因此,整車與零部件企業是一個有機整體,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