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共有132名銀行業高管人員和專家先后被暗殺,銀行業成為俄羅斯真正的高風險行業#65377;今年9月以來,恐怖場景再次出現#65377;
在俄羅斯,銀行家一直是一個地位顯赫但同時又是高風險的職業#65377;銀行家是俄羅斯經濟轉型的受益者,但一些人最后也成了經濟轉型的殉葬品#65377;針對銀行家的暗殺活動從俄羅斯獨立之日起一直沒有停止過,其背后復雜的政治經濟原因困擾著俄十分羸弱的執法機構,絕大多數案件成為無頭公案#65377;1995年六位聲名顯赫的銀行家先后遭人暗殺后,俄羅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針對銀行家的“暗殺潮”#65377;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共有132名銀行業高管人員和專家先后被暗殺,銀行業成為俄羅斯真正的高風險行業#65377;普京上臺后,打擊金融犯罪的決心和力度不斷加強,針對銀行家的暗殺行動近年來也逐年減少#65377;然而今年9月以來,上世紀90年代那一幕幕恐怖場景再次出現,三個月內三名銀行業高管人員被暗殺,其中包括俄中央銀行的“鐵腕”副行長科茲洛夫#65377;接二連三的暗殺事件不由得讓俄羅斯民眾本已開始放松的神經再度緊張起來#65377;俄媒體甚至驚呼,俄羅斯又將掀起新一輪針對銀行家的“暗殺潮”#65377;
銀行家頻頻喋血街頭
今年11月21日晚,年僅33歲的俄羅斯“建設網絡專業銀行”董事會第一副主席康斯坦丁#8226;梅謝里亞科夫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后,開車返回自己位于莫斯科新蘇謝夫斯卡婭大街的住所#65377;他把自己的奔馳S-500停放在車庫后,步行回家#65377;然而就在其住所14/2號樓附近的一個黑暗拐角處,殺手正等著他#65377;隨著三聲槍響,梅謝里亞科夫倒在血泊中#65377;據警方公布的消息,受害人背部中了兩槍,頭部中了一槍,系當場斃命#65377;根據現場找到的彈頭#65380;彈殼,初步確認殺手用的是馬卡羅夫手槍#65377;警方在調查中發現,死者的手機#65380;手表#65380;戒指等私人貴重物品一件未少,但他從不離身的一個公文包卻不知去向,據此警方認為,買兇殺人的可能性較大#65377;該案件已被確定為一級謀殺案并進入偵查程序#65377;

梅謝里亞科夫之死在俄羅斯銀行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因為他是最近三個月中第三位被殺的銀行家#65377;
9月13日,莫斯科時間21時30分左右,41歲的俄羅斯中央銀行副行長安德烈#8226;科茲洛夫在莫斯科“斯巴達克”足球場參加完一場內部職工足球賽后,剛走出球場就遭到兩名不明身份槍手的突然襲擊,其胸部#65380;腹部多處中彈,因搶救無效于次日凌晨死亡#65377;科茲洛夫是俄中央銀行負責反洗錢事務的最高官員,以鐵腕“反黑”聞名,他也因此在俄金融界享有極高的聲望,被稱為俄銀行業改革的“旗手”#65377;遇害前一周,科茲洛夫還在一次金融論壇上呼吁采取更加嚴厲的措施打擊洗錢犯罪#65377;科茲洛夫是普京上任以來俄羅斯被暗殺的最高級別政府官員,他的被害引起了俄羅斯金融系統的極大震動#65377;
10月10日,莫斯科時間23點22分左右,58歲的俄羅斯第二大銀行俄羅斯聯邦對外貿易銀行莫斯科分行經理亞歷山大#8226;普洛欣回家時,在其位于郊區科洛緬斯科耶堤住所的樓梯口遭到槍殺,頭部中彈當場死亡#65377;俄羅斯聯邦對外貿易銀行是一家近幾年來業務擴展十分迅猛的國有商業銀行,計劃明年在倫敦證交所IPO上市#65377;9月初,該銀行以斥資10億美元收購歐洲航空防務與航天公司(空中客車的母公司)5%股份的行動而令歐洲各國為之側目#65377;
社會各界反應強烈
銀行業巨頭頻遭暗殺震驚了俄羅斯全國,在俄羅斯甚至國際社會引起強烈反響#65377;
俄羅斯民眾紛紛感嘆:血腥的20世紀90年代又回來了#65377;20世紀90年代,包括俄羅斯農業銀行總裁里哈切夫#65380;俄羅斯商業銀行總裁基維利基#65380;庫圖佐夫銀行總裁列賓等國際知名銀行家在內的132名俄金融領域高管人員和專家先后被暗殺,90年代也因此被稱為俄銀行業的“恐怖年代”#65377;近幾個月來接二連三的暗殺事件又一次證明了作為俄經濟支柱行業的銀行業的混亂#65380;無序和高風險#65377;
暗殺事件刺痛了俄羅斯的神經,俄高層震怒#65377;由于科茲洛夫是普京政府中被暗殺的最高級別官員,他的死更是讓一貫對此類暴力事件持強硬態度的普京臉上蒙羞#65377;9月15日,還在索契度假的普京召集金融和司法部門官員舉行緊急會議,商討科茲洛夫遇害案件#65377;普京下令執法部門限期破案,找出幕后元兇,并指派俄羅斯第一副總檢察長亞歷山大#8226;布克斯曼親自負責案件偵破工作#65377;同時,普京還要求金融監管機構采取緊急行動,加大查處俄羅斯銀行系統內洗錢#65380;受賄等腐敗案件的力度,以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65377;在總統的直接督辦下,10月16日,莫斯科警方逮捕了涉嫌謀殺科茲洛夫的三名烏克蘭籍男子,目前追捕幕后元兇的行動仍在緊張進行#65377;
面對同僚頻頻倒在黑槍之下,俄銀行界反應尤為強烈#65377;一方面,每一次暗殺事件發生之后,各大銀行和俄銀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均發表了措詞強烈的譴責,敦促政府加大緝兇力度,同時還向社會懸重賞緝拿兇手#65377;另一方面,整個銀行業內也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惶惶不安,人人自危,許多人擔心下一顆子彈將會射向自己#65377;為此,各銀行也開始紛紛加強安全保護措施,一些業內的大佬級人物甚至不敢獨自外出,即便外出也帶上數名專職保鏢以防不測,場面煞為緊張#65377;
國際社會紛紛譴責#65377;在這三起暗殺事件中,科茲洛夫遇害讓西方國家尤感震驚#65377;9月14日,《泰晤士報》#65380;《華盛頓郵報》#65380;《紐約時報》及《朝日新聞》等西方主要報紙第一時間頭版頭條刊登科茲洛夫遇害的消息#65377;美聯儲理事畢斯發表聲明,對科茲洛夫的被害感到震驚和惋惜,對其改革俄銀行系統的勇氣與活力表示尊敬和欽佩,但同時也流露出對未來俄銀行系統改革進程的擔憂#65377;
折射出俄銀行業改革的復雜背景
暗殺事件的真相往往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這次也不例外#65377;盡管有人認為這幾起暗殺也許只是個案,動機也許僅僅是某些微不足道的商業矛盾,甚至有媒體說與某些銀行家的私生活有關(如情殺),但是,俄官方及主要社會輿論并不這么看,認為這三起專門針對銀行家的暗殺事件并不是孤立的刑事案件,大多是目標明確的政治謀殺案,其真正的目的在于阻礙俄銀行業的改革進程#65377;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開始實行二級銀行體制,就是在保證并加強中央銀行對宏觀調控和全國金融體系的監管外,扶持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65377;從此,俄中央銀行真正成為“銀行的銀行”,不再負責具體的結算業務,國家直接控制的銀行也僅有俄羅斯外貿銀行(中央銀行控股)#65380;俄羅斯外經銀行(財政部控股)和俄羅斯儲蓄銀行(中央銀行控股)等少數幾家銀行#65377;與此同時,商業銀行卻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了俄羅斯#65377;1996年高峰時期登記注冊的商業銀行甚至多達2600家,分支機構44000家#65377;
然而,俄商業銀行的發展是一種病態的發展#65377;首先,重數量而不重質量#65377;在數量迅猛遞增的同時,俄商業銀行存在的問題相當多,如規模小,實力弱,區域局限性強,缺乏有經驗的金融專業人員,銀行業務種類單一,管理不善,等等,這些體制性的問題使得俄商業銀行往往難以抵御俄經濟的頻繁波動,并經常成為頭號犧牲品,如1998年的金融危機中近四成的商業銀行倒閉#65377;其次,俄大部分商業銀行的經營活動主要集中在投機交易#65380;債券和房地產投資等方面,不愿意進行產業投資#65377;此外,相當一部分商業銀行為了維持銀行的運轉,或者根本就是出于其他的非法目的,暗中從事洗黑錢#65380;行賄受賄等交易#65377;俄國家杜馬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格里沙科夫指出,每年通過俄商業銀行洗錢的金額高達幾百億美元#65377;20世紀90年代末,俄羅斯商業銀行資信評級降低到最低級別,整個俄羅斯金融業舉步維艱#65377;
2000年普京上臺后,為了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下令俄中央銀行重組整頓銀行系統,對資不抵債的商業銀行進行清理#65377;據俄央行公布的數字,僅2000年一年即有100多家商業銀行因不良資產過多而被吊銷了許可證#65377;2003年開始,以逮捕俄石油大亨霍多爾科夫斯基為標志,俄中央政府開始將國家主要經濟命脈的控制權重新收歸國有#65377;在銀行系統,俄央行也取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舉措,重塑民眾對國家銀行體系的信心#65377;2003年12月底,普京簽署銀行存款保險法令,根據此項法令,接受個人存款的銀行將共同出資建立一個特別基金,如果銀行破產,儲戶存款可以從這個基金中得到全額補償,存款上限為10萬盧布,如果基金資金不夠,超出的部分則由政府預算補貼#65377;此舉標志著俄羅斯銀行業的改革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65377;2005年初,俄央行又推出存款保障法案,政府保障私有銀行所持有的個人存款#65377;為了與國際標準接軌,俄央行還決定從2007年開始提高銀行最低資本金,即將目前俄羅斯各銀行的法定最低資本金標準由100萬美元調高至500萬美元#65377;這樣,一批弱小的#65380;資金力量薄弱的商業銀行勢必將被淘汰出局#65377;此外,俄央行加大了對銀行系統尤其是商業銀行的監管工作,對于涉嫌從事非法活動的商業銀行堅決取締#65377;科茲洛夫也正是負責此項工作的央行副行長,僅2006年前9個月(他被暗殺前),經科茲洛夫下令取締的商業銀行就有44家,平均每周就有2~3家商業銀行關閉#65377;
然而,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規則與舊體制之間的矛盾不斷顯現,其中包括: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矛盾#65380;國有銀行與商業銀行的矛盾以及商業銀行之間的矛盾,這幾組矛盾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當前俄銀行體系改革的主要障礙#65377;暗殺事件發生后,俄各種媒體幾乎一致認為,這幾起暗殺有著緊密的聯系,都與俄銀行領域開始的“劃分勢力范圍”有關#65377;盡管隨后俄國家杜馬銀行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巴維爾#8226;麥德韋杰夫堅決駁斥了這一說法,但不能否認俄銀行系統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重新“劃分勢力范圍”#65377;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國有銀行借著央行的撐腰大肆擴張業務,商業銀行為了每年數百億美元的洗錢等非法收入不擇手段保護自己的地盤,當矛盾激化時,各種極端手段也就應運而生#65377;
難以阻擋俄銀行業改革的步伐
不能否認,俄羅斯銀行家頻頻遭到暗殺給當前俄銀行業的改革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65377;尤其是科茲洛夫的被害,投在銳意革除俄銀行業弊病的改革派人士心中的陰影短期內難以褪去#65377;由于科茲洛夫是普京的親信,他的死還可能對普京政府改革的信心造成重創,今后再也難覓如此專業#65380;敬業又不畏強權的“鐵腕”人物充當普京改革的馬前卒了#65377;但即便如此,也沒有理由認為俄羅斯正在進行的金融改革將陷于停滯或者停止#65377;
目前,俄羅斯已經確定了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道路,“可控經濟”與“主權民主”成為俄未來發展道路的主要模式#65377;隨著政治權力逐步向中央集中,一系列復雜的社會經濟問題也將迎刃而解,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的能源#65380;軍工#65380;交通#65380;銀行等許多行業的主導權必將回歸中央#65377;在此背景下,俄中央政府對銀行系統的改革勢在必行,也志在必得#65377;因此,盡管在重新“切分”銀行業這塊大蛋糕時,為了維護各自的利益,控制與反控制的斗爭將延續,暗殺等暴力行為也很有可能繼續上演,但這些也僅僅是經濟轉型過程中的波折而已,不可能阻擋俄羅斯經濟改革的步伐#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