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戰略管理的實踐和研究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至今名家輩出,方興未艾。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學者將戰略管理劃分成了不同的學說和流派,其中最有影響的是臺灣的吳思華教授和加拿大的明茨博格教授。吳思華提出了“策略九說”,將策略(戰略)分為價值說、效率說、資源說、結構說、競局說、統治說、互賴說、風險說和生態說;明茨博格則將戰略管理分為十大學派,即設計學派、計劃學派、定位學派、企業家學派、認識學派、學習學派、權力學派、文化學派、環境學派和結構學派。上述學說和流派分別從各個角度或層次反映了戰略管理形成的客觀規律,都對戰略管理理論做出了貢獻。它們之間有的是矛盾的,有的是互補的,都并非確定的結論,而是可能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