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就沒有心腸了嗎?你想錯了,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和你一樣充實。”
——《簡·愛》
簡·愛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她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去追尋一種光明的、圣潔的、美好的生活。
簡·愛生活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中。但也正是因為這些,換回了簡·愛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人格的力量。
簡·愛在主人羅切斯特面前,從不為自己是一個地位卑微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正因為簡·愛的正直、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把簡·愛看作是能和他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并且深深愛上了她。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當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經有妻子時,她選擇了離開。“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遵守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我要牢牢守住這個立場”——這就是簡·愛選擇離開的理由。但是從內心而言,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更重要的是她深愛著羅切斯特。在這樣一種強大的愛情力量的包圍之下,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誘惑之下,她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獨立與尊嚴。而這,也正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簡·愛》的作者生活在英國19世紀中葉,那時的思想有著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在《簡·愛》里滲透得最多的也正是這種思想——女性的自尊獨立意識。如果沒有簡·愛的自尊獨立,也許她早已被扼殺在童年生活中,也許她早已和有妻的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過著有金錢有地位的生活;如果沒有她的那份純潔,我們現在手中的《簡·愛》也不再會是令人感動得落淚經典。
畢竟女性的獨立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需要一種徹底的勇氣,就像簡·愛當年離開羅切斯特一樣。
生活是尊嚴與愛共存。而現實生活中,人們似乎都瘋狂地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了愛情與尊嚴。很少有人能夠像簡·愛一樣為愛情、為尊嚴而拋棄所有,而且義無返顧。《簡·愛》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種化繁為簡,是一種返樸歸真,是一種不計得失的愛情,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覺。它猶如一泓清潭,凈化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