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往事如煙,現在的我們總在為生活而奔波,總在和時間賽跑。閑暇時一個人懶散地坐在窗前,回想起這些年來漂在西伯利亞的日子,不禁讓人竊竊私笑。
那年我18歲,高中剛畢業就來到了以前只有在電視上才見過的地方——俄羅斯。我所在的城市托木斯克位于西西伯利亞地區,那里有一望無際的大森林,還有寒冷漫長的冬日里滿天飛舞的雪花。乍到西伯利亞的我們對寒冬有的只是好奇,并不懼怕。
零下45度的足球賽
記得讀預科那年寒假,我們幾個中國學生在宿舍里待著實在太無聊,就決定去體育場踢球。知道外邊天冷,我們個個穿得都跟熊似的,我還特意戴了兩個大口罩,穿上毛線襪子再套上臟臟的舊球鞋,以為這樣就沒事了。一出門,因為沒風,第一感覺并不冷,只是天昏昏的,像是起著白霧。
來到體育場,一個人也沒有,我們高興壞了,選了個好場地就踢了起來。雪地里踢球真爽,摔了也不疼,還能練習飛鏟的絕技。球踢了半個多小時,一不小心有個球正好砸在我面門上,頓時疼痛傳遍我身上每一根神經——這哪是球啊,分明就是石頭。本想摘下口罩看看鼻子有沒有流血,卻發現口罩上已經結了足足有2厘米厚的冰層。我的天啊,要不咋這么疼呢!再看看其他人,整個一“雪球隊”。有一個自以為頭發長可以保暖而沒戴帽子的老兄,從頭發梢到頭發根全變白了,還好沒胡子,要不真成圣誕老人了。
一看不妙,大家終于明白為什么體育場沒人踢球了。于是我們幾個也就此打住“回宮”了。一進宿舍,俄羅斯人全笑了,也不知道是笑我們傻還是笑我們可愛。呵呵,反正當時那陣勢,八九個大小伙子,從頭到腳一身白,就臉紅得跟猴屁股似的,確實挺可笑。門口老太太把我們揪過去嚴厲地批評了一頓,不過當時只聽懂了她說當天是零下45攝氏度。
苦練巧破俄語關
初到俄羅斯,給我帶來的,除了環境上的新奇,更多的是語言上的困惑。記得第一次上俄語課時,老師不會講英語,聽她上課就像是在聽天書,我睜著大大的眼睛看著她,她也瞪著大大的眼睛望著我,四目相對,其中有說不出的無奈。最后她指指課文,又指了指我的字典,苦笑一聲,把我的字典搶了去,翻出一個詞:下課!
第一節課就這樣結束了,它帶給我的卻是深深的反思:如果出國前好好地先學上幾個月俄語,現在也不至于出現這樣尷尬的一幕。經過思考我認為目前首要任務就是先把單詞量提上去,逼迫自己每天至少記住10個單詞,這樣一學年下來就有兩千多個。之所以每天只給自己定10個單詞作為目標,是因為我不單單要記住它們,還要會用。我在課余時間交了很多俄羅斯朋友,他們都很熱心,幫我糾正不準確的發音和不正確的語法。為了能更好地練習俄語,我特意申請和俄羅斯同學一起居住。本以為之前學到的俄語可以和他們進行一般的日常交流,但最后仍發現他們說的俄語我幾乎一點都聽不懂——原來那些朋友知道我的俄語底子薄,所以故意把句子說得很慢,很清楚。當他們之間真正交流起來時,語速卻像機關槍一樣,聽起來就一一個音:嘟嘟嘟嘟……尤其是男生,大多嗓音粗啞。沒辦法,萬事開頭難嘛。好在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磨合,我逐漸能和他們進行正常的簡單交流了。
后來我認識了一位30多歲的中國留學生,他一共會6種語言,看到他在學校里和各國留學生幾乎無障礙地交流,心里真是羨慕啊。我問他的成功訣竅,他說,每一門語言的常用詞都在3000到5000之間,學一門語言只要半年,如果學了半年還不能進行正常交流,那就是沒學好……聽了他的話我深受啟發,按著他說的方法,每天睡覺前聽半個小時新聞廣播,早晨起來再聽半個小時,把新聞里經常重復出現的詞記下來,然后查詞典背誦,再找機會練習說。這種方法真的很苦,我曾多次想放棄,但在他的鼓勵下還是堅持了下來。他說新聞里出現的詞大多是生活中常用詞,而且模仿播音員的發音學說俄語才能真正練好俄語。就這樣,苦行僧般的學習換來的是預科考試全優的成績,也為我日后的專業課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筆記“傾向”
我在大學學的是物理。人一剛開學時第一次面對這么多陌生的俄羅斯同學,感覺很不自在,上課也基本上聽不懂?!爸灰Ψ蛏?,鐵棒磨成針”,沒辦法,全班同學的書包就數我的最沉,因為里面裝了本厚厚的技術詞典,上課一聽到不會的單詞馬上翻詞典,查完再聽。剛開始時見效還不是很快,因為不懂的詞太多了。后來隨著技術詞匯量的不斷增加,有些內容我能夠聽懂了,但課堂筆記還是趕不上做,一是由于老師說得太快,二是因為太多詞沒學會。于是下課時我就找同學借筆記。好在我的俄羅斯同學都很熱心,尤其是一個漂亮的女生,她的筆記字如其人——完整、干凈。雖然我也不能全部看懂,但沒關系,別忘了宿舍里還有一大幫俄羅斯同學會給我當“顧問”呢。上課時老師講得快,所以俄羅斯同學寫的都是簡寫,每個人的簡寫方式還不…樣,這可難壞了我的那些“顧問”們,為了我,他們經常三五個人湊在一起,研究那簡寫的詞到底是啥。
我的這種學習方式竟然保持了近一年,那個借筆記給我的女生現在一下課就主動把筆記本交給我,而我的那些“顧問”們一到我抄筆記的時間,也自動地全聚到我房間里來。不用他們幫忙時,他們自己說說笑笑;一有需要,馬上嚴肅起來。我的小屋真成了同學們的“據點”了,它不但在學習上給我帶來了許多幫助,而且還成為連接我和俄羅斯同學的橋梁,給我在孤單的歲月里帶來了快樂,也為我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