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7月18日,一款由三塊布和四條帶子組成的泳裝誕生了。這種名叫“比基尼”的泳衣,僅用了不足30英寸布料,揉成一團可裝入一個火柴盒中。
然而,發明者也許沒有想到,這絕不僅僅是服裝界的一個突破。比基尼從此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世界服裝設計的舞臺,并成為女性時尚服飾的標志。60年風風雨雨,比基尼完成了一個歷史使命:把女人的身體還給女人。
汽車工程師發明了“比基尼”
1946年之前,女人只敢穿著立領、平腳、緊緊包裹著身體的泳衣到海邊游泳。那時,沙灘景象是烏黑一片。1946年,法國汽車工程師路易斯·里爾德通過繼承成為巴黎市中心一家內衣銷售商店的老板。為了節約成本、降低造價,這位此前從來沒有設計過服裝的工程師,產生了用盡可能少的布料制作一款女性服裝的想法。7月1日,美國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島上進行了二戰后全球首次原子彈試爆。這件事一時間成為全球各大媒體頭版頭條的消息,里爾德也因此得到靈感。
7月18日,他在巴黎推出了一款由三塊布和四條帶子制成的泳裝,并給這種泳裝起名為“比基尼”。由于穿上后近似全裸,故而當時巴黎的許多專業時裝模特都對這種泳裝望而生畏。然而,一位名叫米奇琳·伯拉蒂尼的舞女卻在一家游泳池邊勇敢地穿上比基尼,讓記者照相,另一件比基尼則穿在了塑料模特的身上。
世界服裝界的“原子彈”
里爾德的比基尼泳裝設計推出后,在媒體和服裝界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女性身體大范圍暴露的服裝還是很難被社會接受,歐洲許多國家的媒體都紛紛指責里爾德破壞了服裝設計的審美標準。他的比基尼泳裝成為世界服裝界的“原子彈”。
女式泳裝的發展曾經非常緩慢。從中世紀起,人們就用一系列理由阻止婦女游泳。到19世紀80年代泳裝正式進入時裝雜志和商店目錄時,新式泳裝的裙子還非常寬大,其濕重可達30磅。進入20世紀,女式泳裝雖然變得越來越簡單,但婦女們在泳裝下面仍然穿著緊身胸衣。
因此,比基尼泳裝誕生后,也沒有逃脫被歧視的命運。20世紀50年代,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出臺過法令,禁止女性在地中海明媚的海灘上穿著比基尼泳裝;德國巴伐利亞和慕尼黑地區的政府曾明令禁止女性在公共場所身穿比基尼,違者將被判罰到老年福利院做6天義工;而在里爾德的故鄉法國巴黎,眾多知名服裝雜志當時也都強烈抵制女模特身穿比基尼為雜志封面拍照片。結果,在比基尼泳裝誕生的最初十幾年里,這種衣服在歐洲并沒有迅速走紅,里爾德也沒有成為著名的服裝設計師。
瑪麗蓮·夢露讓比基尼走紅
比基尼泳裝直至誕生15年后才在美國走紅。當好萊塢著名影星瑪麗蓮·夢露身穿比基尼泳裝的電影畫面和藝術照片出現在各種時尚雜志上時,人們對這種性感的泳裝才開始另眼相看。在比基尼泳裝的幫助下,瑪麗蓮·夢露成為好萊塢的性感女神,而比基尼泳裝也因為與夢露的名字聯系在一起而迅速紅遍全球。
在20世紀隨后的幾十年里,碧姬·巴鐸的《穿比基尼的姑娘》在法國上映,比基尼泳裝迷住了法國人,成為時髦的象征。布賴恩·海蘭的一首歌《黃色圓點花紋小小的比基尼》,更讓比基尼家喻戶曉。到1969年,美國《生活》雜志推出專題介紹比基尼泳裝,此時比基尼的負面形象已經完全消失。
比基尼60歲生日慶典
今年,是比基尼泳裝“誕辰”60周年。近日,比基尼泳裝的誕生地法國舉行了一系列慶祝活動,紀念世界服裝界的這一重大“發明”。在著名的香榭麗舍大道上,法國服裝界舉行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比基尼泳裝展。此次展會上,人們不僅能了解到比基尼泳裝的發展史,而且還可以欣賞到眾多知名服裝設計師最新設計的新款比基尼泳裝。《費加羅報》頭版的大字標題是:“比基尼60歲了!”Assouline出版社還出了一本厚達396頁的專集,詳細講述比基尼泳衣的歷史。
而據最新統計,英國女性每年在比基尼泳裝上的消費大約是4500萬英鎊,法國的比基尼泳裝銷量大約占了世界女性泳裝市場的一半。比基尼,已經成為世界上許多女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年,比基尼熱一經蔓延開,就以排山倒海之勢沖擊著整個世界的大眾文化。它讓女人的身體獲得了自由,它讓女人以最美麗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
如今,60歲的比基尼,依然讓女人年輕。
(馮新城摘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