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前去占個地方
傅彪在馮小剛的劇組里送盒飯,那是最初。為了替馮小剛省下幾塊錢。他不停地討價還價。后來他紅了火了。一樣低調做人,說自己不過是平凡世界里的一粒芥子。新浪網上,他的人氣最高,他離去后,留言幾百萬條,眾口一詞,祝他在天堂走好。他去世前已經很瘦,朋友去看他,他把左腿搭在右腿上,朋友說:行啊,現在能搭上了。胖的時候,他根本做不了這個動作,看到朋友這樣說,他孩子一樣把動作重復著,看得人心酸落淚。
知道自己已是枯木不再春,他對朋友說:天堂那邊大概擠,我提前給大伙占個地方去。這樣的玩笑說出來已經云淡風清大徹大悟。
(賈冰薦)
如果在我家
查一路
表姐年近五十,突然遭遇了下崗。她沒什么學歷,當然也就沒有什么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之類的東西。她硬著頭皮四處應聘,但都因為沒有上述的所謂“硬件”,而沒有成功。面對招聘者各種各樣的問題,她都會反復說一句話:我沒有那些帶有耀眼光環的東西,如果有也不會下崗,但是我有一個樸實的心,別人未必能像我一樣,把單位的事看成是自己家里的事,而且我的年齡越大越細心,這是我的優勢。
最近,表姐又去應聘一家單位,結果正如她所預料的一樣,沒幾個回合,她就被淘汰了。既然結果是自己能料到的,也就沒有過多的遺憾。回家的路上,有件事攪得她有些不安。到了家門口,她還是轉身回去。到了那家公司,那里的人很奇怪,說招聘的事已經定下來了,沒有商量的余地。表姐說:“這我知道,我也很坦然,東方不亮西方亮嘛。只是回去的路上,我一直放心不下你們走廊上的燈泡,它的瓦數太大了,不但浪費,而且也很刺眼,如果在我們家,我把它換成15瓦就足夠了。”正好老總推門進來,眼睛一亮,嘴里反復叨念著:“如果在我們家……如果在我們家……這話多新鮮!”突然,老總桌子一拍:“我們要的正是這種思維!”他誠懇地請我表姐留下來,并在人力與資源辦公室給她留下了一個位置。他讓我表姐今后遇上大事小事,從“如果在我們家”這個角度考慮一下,然后向他匯報。
也許是不經意,可是,連不經意間都在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這種實心踏地可能比那些花花綠綠的證書更管用。
(許和肖薦)
剪掉一半的窗簾
劉保法
剪掉一半的窗簾,并不是真的把窗簾剪掉一半。只是窗簾做得太短,只遮住了玻璃窗的一半,下面一半就這么空著。這是德國人的故意所為,而且大部分人家幾乎都是這樣。這跟通常情況下上海人喜歡把窗簾做成落地的截然不同,所以自然就引起了我們的疑惑不解。有一天我們終于向一位德國女主人發問: “為什么要把窗簾做成這種‘半吊子’的模樣?”
“這樣可以更好地欣賞擺在窗臺上的花呀。”
“拉上窗簾,你不是照樣可以欣賞窗臺上的花?”
“可是室外的過路行人卻看不到了。”
那位德國女主人的回答是不經意的,卻使我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德國人的這種故意所為,完全是為別人著想!看著那剪掉一半的窗簾,我們看到了一種美麗的境界。窗臺上的花是給自己看的,也是給人家看的;窗臺上的花美化了家庭,也美化了整個城市,更美化了每一個愛美的心。
(劉強摘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