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口口聲聲說愛我們的母親,可我們曾經真正理解過母親嗎?當母親希望把她內心深藏的東西向我們傾訴的時候,我們都在干什么?
(一)
有一陣子,母親只要一打開話匣子,就開始把往事統統翻騰出來,像念流水賬一樣說了一遍又一遍。
起初,我們對母親講的事情還很感興趣,因為大部分內容都是我們以前從沒聽到過的。我們竟然不知道,母親的經歷是如此豐富……我們頓生感慨:母親已經老了,我們卻才剛剛了解她一部分的生活啊!
自此以后,母親一有空就開始頻繁地重復她的“往事”,每回都是老一套。
過去,我們從沒覺得母親嘮叨過,她對我們說話一向是簡明扼要,我們始終認為她的語言像她的人一樣干凈利索。偶爾,母親也會侃侃而談,為了尊重她,我們都畢恭畢敬地聽著,通常情況下我們只是以應付差事的態度哼哈地迎合著她,從沒跟她進行過深入細致的交流……可如今,母親怎么變得這么婆婆媽媽了呢?她的嘮叨簡直成了全家人避之不及的噪音,我們不但不想跟她交流了,而且開始害怕母親開口。我們想,是不是所有離開了工作崗位的、上了年紀的女人都會表現出這一面呀?
誰也沒有意識到一切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后來,每當母親再嘮叨不停,我們就悄悄地躲開她。
(二)
有一天,母親的老朋友張叔張姨從外地來看望她,母親根本不顧什么禮節,也不講寒暄客套,很快又開始翻來覆去說起多少年以前的往事。可是,我們驚奇地看到,三位老人談話氣氛非常熱烈,他們像少年一樣充滿激情,一會兒哭泣,一會兒又開懷大笑,宛如又親歷他們當年那熟悉的歲月。我們不以為然,我們以為人老了都會是這種“老小孩兒”的樣子。
自張叔張姨來過之后,母親有相當一段時間心情很開朗,時常嘴里有滋有味地哼幾首小調,最明顯的是,她好久不再嘮叨她那套“故事”了。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后,母親的嘮叨又開始了,愈演愈烈,真使我們頭皮發麻。
我們都忙了起來,不經常回家看母親了。每次回去,都遠遠看見母親站在小院門口翹首張望。每次離開,又都是母親孤單的身影站在小院門口目送我們。
(三)
在大約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我們發現母親新添了一個毛病,就是長時間蹲廁所。我們一回家,她就不停地往廁所跑,一蹲就不出來。從廁所出來了,就是不住地笑,很簡短地重復一兩句總共幾個字的話,常常重復著重復著就立即停止了,然后還是笑。我們猜測:母親是不是長了痔瘡啊?母親一生都是個很講面子的人,礙于母親的面子,我們也沒多問。
有一天,我們姐妹幾個分別往家里打電話,電話打了一整天母親都沒接,我們覺得有些蹊蹺。
趕回家的時候,母親已經不在了。
母親是在使用管道煤氣燒熱水后忘記了關閥門,中了煤氣離開了人世。突然,我們覺得自己是多么愧對母親啊!
在母親的遺物中,我們發現了她的病歷——母親得了老年性癡呆癥已經兩年時間了!天哪!我們的母親!母親在世時所有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都有了答案……
我們口口聲聲說愛我們的母親,可我們曾經真正理解過母親嗎?當母親希望把她內心深藏的東西向我們傾訴的時候,我們都在干什么?
(摘自《現代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