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英語新聞20周年論壇
2006年10月21日-22日,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東方衛視、美國杜克大學中國媒體與傳播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中國電視英語新聞20周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全球新聞傳播研討會在清華主樓報告廳舉行。清華奧美公共形象戰略研究室、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等七家單位協辦了此次論壇。
《對外大傳播》受組委會之邀主持了論文分組討論。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原《人民日報》總編輯范敬宜,新華社副社長兼常務副總編馬勝榮,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局局長郭衛民,國家廣電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朱虹,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總裁黎瑞剛等在開幕式上致辭。開幕式上,外交學院院長、中國前駐法國大使吳建民,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黃友義的主題演講引起了參會者的好評。
在傳播界看來,本次論壇有幾大亮點:參會者人數眾多;專家學者發言靠近傳播理論與實踐的前沿;主持人李希光教授和孫中有教授、美國杜克大學中國傳媒中心主任劉康的主持十分精彩,點燃了會場氣氛;四個時段的嘉賓大會發言論點清晰,和與會者形成互動;分組討論時的專家點評敏銳準確,獲得一致好評。
(本刊訊)
2006中美媒體交流研討會
——全球危機報道年會
11月1日,“2006中美媒體交流研討會—全球危機報道”年會在北京舉辦。由《華盛頓觀察》周刊和《中國安全》季刊共同發起,每年聯手國內外主流媒體及研究機構共同聯手主辦的“中美媒體交流研討會”,致力于為中美媒體提供一個交流和溝通的平臺,促進相互學習和理解。
此次中美媒體交流研討會是繼2005年年會后的第二屆年會,來自中美媒體和學界的精英們圍繞“戰爭、社會、責任”,通過對全球范圍內有深遠影響的危機事件報道的回顧,就如何報道全球戰爭、武裝沖突和社會危機問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主要研討議題包括:戰爭—武裝沖突報道、社會危機和突發事件報道,以及記者在危機中的使命與責任。此次年會由《華盛頓觀察》周刊、《中國安全》季刊、普利策機構危機報道中心和中國新聞網、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聯合主辦。
《華盛頓觀察》主編陳雅莉、《中國安全》主編孔哲文等主辦方人士邀請了多名中美主流媒體的風云人物前來參會,其中包括:世界安全研究所總裁布魯斯.布萊爾,《紐約時報》首席軍事記者邁克爾.戈登,《人民日報》原國際新聞部主任黃晴,鳳凰衛視原駐美記者隗靜,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任記者洪琳,《中國新聞周刊》總編輯彭偉祥,《青年參考》主筆邱永錚,普利策危機報道中心主任喬恩.索亞,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大西洋月刊》資深國內記者詹姆斯.佛休斯,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薛瀾,《中國青年報》首席記者劉暢,新浪網總編陳彤等。
(本刊訊)
北京論壇(2006)在北京舉行
北京論壇(2006)10月27日在京開幕。此次論壇為期3天,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為主題,下設史學、傳播學、政府管理、教育、國學、貿易、人口學、衛生、體育、經濟學等10個分論壇,著重討論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特邀嘉賓中有新西蘭前首相麥克·摩爾,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莫里斯·斯特朗,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阿馬蒂亞·森等。參加本屆論壇的學者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與會者為海外學者。論壇收到提交的學術論文200余篇。
此次北京論壇除開幕式按慣例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外,其他主要學術活動均在北京大學舉行。北大師生及周邊院校師生都可到各分論壇自由聽講。
北京論壇創辦于2004年,每年舉辦一次,是經教育部上報、國務院批準,由北京大學、北京市教委和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聯合主辦的國際性學術論壇。論壇致力于推動亞太地區人文社會科學問題的研究,促進亞洲太平洋地區乃至世界的學術發展和社會進步。
(本刊訊)
50年后中文將超越英文成強勢語言
中新網10月23日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道,馬來西亞霹靂州行政議員拿督鄭可揚指出,中國經濟的強勢發展,將使到中文變得越來越吃香,預計50年后,中文將超越英文,在商業、經濟和文化上成為強勢語言。
“雖然目前美國和英國,在世界經濟占盡優勢,使得英語仍是商業和政治領域的強勢語言;但是50年后,中國經濟強勁崛起有望超越美國,屆時中文將在商業、經濟和文化上成為強勢語言,使得中文在未來充滿潛力。”
這是鄭可揚出席育才獨中慶祝98周年校慶受邀致詞時所說的。
他認為,“尤其在印尼、柬埔寨和泰國等,華文教育目前曙光漸露,印尼華文教育中斷30多年,現在開始重生,大馬也有愈來愈多友族同胞,接受華文教育,學習華語。”
(中新網)
實用中國語水平考試
實用中國語水平認定考試(C·TEST)10月22日在北京推出,第一次正式收費考試將于11月19日在中國和日本的多個城市同時舉行。
此項新型漢語水平考試用于考查母語非漢語人士在國際性環境中的漢語日常運用,旨在測試應試者在國際商業、貿易環境中使用漢語的熟練程度。考試由我國唯一一家專業化的漢語水平考試機構——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水平考試中心研制推出。
(新華網)
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三十九屆年會在澳門舉行
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三十九屆年會10月25日在澳門舉行。來自亞洲、歐洲、美洲的中文報業同仁就“拓展中文報業,共建健康和諧社會”的話題進行為期兩天的探討。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出席了開幕式并致辭。他說,在國際新聞傳播事業中,中文報業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影響深遠。對無數的海外華人來說,中文報紙不僅是他們了解祖國、了解世界時事的信息來源,更寄托著他們對祖國的感情,成為中國文化植根于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
世界中文報業協會會長、香港《明報》企業集團主席張曉卿致辭時稱,全球中文報業正面臨挑戰,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世界中文報業協會于1968年在香港成立,以聯系全球中文報業從業人員、維護和促進中文報業發展為宗旨,迄今已有逾百個會員。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