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4日-6日,在云南昆明翠湖賓館,“云南典藏2006秋季藝術品拍賣會”落下惟幕,以一億零五十六萬的好成績,為云南文物藝術品的拍賣創下新紀錄。
此次拍賣會的預展就吸引了眾多來自海內外的藝術品愛好者、收藏家的參觀,三天的預展時間約有數千人來到會場參觀研究。本次拍賣會歷經6天時間,2500余件文物藝術品,標的1.2億元,吸引數百位海內外收藏愛好者及收藏家,總成交額突破一億元大關,共計一億零五十六萬元,創下云南歷年文物藝術品拍賣的記錄。云南以突出的文物交易成績引起國內外矚目,成為“云南現象”。同時,繼北京上海之外,云南形成了又一令人矚目的文物市場。
拍賣會就像人生競技場,有的藏品拍出700多萬的高價,有的珍品卻因無人舉牌而流拍,對于藏家而言有得有失,有喜有憂,在云南典藏的拍賣會上,古瓷器的成交率達到70%,保持云南在全國文物交易市場成交率第一位的記錄,對于首次扶持西藏文物總店的《妙音天籟 佛教藝術品》專場拍賣,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在此次云南典藏拍賣會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妙音天籟 佛教藝術品》專場中,123號宋代大理國的銅阿嵯觀音像,這一尊為男性觀音像,高發髻,并用一根長而粗的絲織線束頭發,髻中藏有化佛。面相和善,略帶微笑,有如詩人,是宋代云南地方政權大理國最典型的佛教造像之一。此尊被新組建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定向征購,此舉具有深刻意義,是云南為保護文物做出的一項較大的貢獻。

另一件132號明銅鎦金觀音菩薩像法相莊嚴、面相豐滿,表情慈祥而內省,并裝飾精美,比例舒適,金色完美,是明代佛教藝術的精品之作。此法器的成交價為297萬元,成為了本專場中成交價格最高的法器。
此次云南典藏首次推出了《翡翠精品——當代玉雕大師張偉良作品》專場,在此專場成交價格最高的是278號翡翠白菜擺件,此作品色有春紫、亮白及艷綠,質地細潤。且器大罕匹,遇之極難。此雕風格寫實,白菜亭亭玉立,若清風玉女,肌理逼真,處處玲瓏,牽動人心,堪稱翡翠中的巨作。雖為當代藝術精品,因其質地之罕見、雕刻之精美,收藏價值與升值空間不言而喻,在眾藏家的慧眼中,最終以726萬元落槌。
《中國陶瓷》向來是云南典藏的重頭戲,其中的很多拍品均引起了眾多收藏者的關注,389號清康熙的藍釉開光青花人物故事圖尊高達92厘米,整器高大規整卻絲毫沒有笨拙之感,風格硬朗、挺拔向上,共七層紋飾,三層開光,內以青花繪人物故事,畫工精細、紋飾優美。成為了本場亮點之一,故引得眾藏家的追捧,以308萬元成交。385號清雍正的唐英繪粉彩花鳥瓷屏風出自清代陶瓷藝術家唐英之手,繪畫匯中國工筆重彩之美,線條工細流暢,形象生動。再因其四屏俱全,保存完好,愈加提升了自身的收藏價值,故而,此件拍品以253萬元落槌。415號明洪武的龍泉窯暗刻折枝花卉盤直徑48厘米,因其器形很大,加之有色溫潤可人,保存完好,也成為了藏家注重的焦點,最終以209萬元成交。
在此次的書畫拍賣中,云南典藏特推出的《楊超然先生收藏專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拍品中最吸引藏者的是一幅1943年徐悲鴻創作于云南昆明的《醒獅圖》。收藏者楊超然系云南麗江人,抗戰時期在昆明工作,當時的昆明是中國文人集中之地,楊超然懷著一顆渴望進步渴望知識的心與徐悲鴻、沈從文、聞一多等進步文化人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此幅作品為徐悲鴻贈予楊超然先生的一幅力作,當時中國正處于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之下,戰火紛飛,生靈涂炭。而徐悲鴻先生用咆哮的雄獅,表達了內心的憤慨也張揚了中國人們不屈不撓的精神,時至今日,仍讓觀者精神振奮。因此,此幅作品不但代表了徐悲鴻先生杰出的藝術成就,同時深深地烙上了那個時代烙印。所以,引得眾藏家的熱烈追捧也在情理之中,此幅《醒獅圖》最終以209萬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