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傳是2006年秋季拍賣會將于2006年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亮馬河飯店舉行,推出中國書畫、陳半丁書畫精品選、中國當代書畫、中國油畫和瓷器工藝品五個專場,并將于12月15至16日進行預展。
“陳半丁書畫精品選”專場是北京傳是繼去年秋季拍賣會成功推出陳半丁先生繪畫作品專場后再次舉辦的。今年是中國國畫大師陳半丁先生誕辰130周年,故本次專場拍賣會得到了北京畫院和陳半丁先生子女的大力支持,其子女還提供了部分家藏精品,其中很多作品是首次露面,本次拍賣會的部分作品也將參加今年底由北京畫院舉辦的紀念陳半丁先生誕辰130周年的紀念畫展。本專場涵蓋了陳半丁先生一生各階段的山水、人物、花卉等各類作品60件,先生一生的藝術成就各有代表,部分精品尤為可觀。
《力爭上游》是陳半丁先生一生中最為特殊的一件作品,原由陳半丁先生定居海外的女兒收藏,本次為紀念父親誕辰而提供。解放后的陳半丁先生在藝術上迎來了又一次創作高峰,1 957年北京中國畫院成立,陳半丁先生出任副院長并成功舉辦個人畫展,成為齊白石之后北京畫壇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力爭上游》就是當時背景下創作的,熱情謳歌新中國農業的豐收景象,畫面擺脫了概念化的模式,大膽運用了夸張的手法,使作品富有了一種革命浪漫主義情調,是特殊時期反映新時代精神面貌的佳作。這種題材的作品在陳半丁先生一生中非常罕見,尤為難得。陳半丁先生于諸家諸法中最鐘情大滌子畫風,《仿大滌子山水冊》是其精妙的作品,陳半丁一生鐘情石濤,此為一證也。《仿古山水》、《牡丹芭蕉》、《紫藤》等巨幅作品均由家屬提供,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品,尺幅宏大,水墨淋漓,設色艷麗,均是陳半丁先生的代表佳作。
近現代書畫部分匯集各路名家,精彩紛呈。尤其是齊白石的作品值得一觀。著錄于《齊白石全集》的《荷花鴛鴦》是齊白石先生較少的橫幅作品,與其一生所創作并傳世的三萬余件書畫作品相比,橫幅繪畫僅在百幅上下。白石老人晚年喜畫荷花鴛鴦,無論尺幅大小,多是墨葉紅花的豎幅畫作,如此橫幅且以花清顏色畫荷葉的作品,實屬鳳毛麟角。整幅畫面幾乎全用顏色,洋紅之古艷、花清之沉穩、藤黃之厚重,另有花青與洋紅相配而成的青紫色,加之濃淡相宜的墨色勾勒與點染,一幅生趣盎然之作。著錄于《紀念藝術大師白石逝世四十周年一一齊白石與當代名家畫集》的《菊花鵪鶉》以及《喜從天來》、《喜上眉梢》,《觀音大士》均是其不可多得的精品。
陸儼少的《巴船出峽圖》作于1976年冬,當時政局趨靖,故創作的作品質量數量皆有可觀,是幅也是先生最輝煌時期之作。畫面起始山巒起伏,白云如帶,橫貫眾山,紅葉滿天。懸崖下千里江流,如急如奔,猿啼虎嘯,縈繞耳邊。一葉小舟逆流而上,涉險而過。暗礁隱現,漩渦兇險,均是一氣呵成。可謂佳作耳。黃秋園先生的兩件巨幅姐妹長卷中則可望見秋園先生的筆墨胸壑和山水意境,一種格局近乎宋人,層巒疊嶂,骨體堅實,墨法精微,畫面不強調空間的縱深,反復用鬼臉皴,形成一種現代感,所作雪景尤覺玉潔冰清;另一種筆法遠勝元人,丘壑雄奇錯綜,植被豐茂多變,仿佛有一種精神閃耀在云蒸霞蔚中。各種技法此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李可染的《牧趣圖》以其典型風格,讓賞者百讀不厭。濃蔭搖曳,習習微風,烘托著天真牧童和雙雙水牛。水牛臥水淺嘻的憨態,在線描與墨團、白與黑、動與靜的比照中,傳達出自然淡淡的童子牧趣。
本次拍賣會推出當代書畫和中國油畫的專場也有不少佳作值得期待。
在瓷器工藝品專場中推出精品:明宣德青花礬紅云龍紋碗,明萬歷青花云龍紋隔碟五彩花卉隔碟各一件,清乾隆青花三果紋執壺,清乾隆粉彩八寶紋花觚,清代犀角雕童子彌勒擺件等都是值得遴選的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