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刻不容緩
今年初,河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與計生部門一起,就出生人口性別比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問題,赴河南漯河、信陽、南陽等地進行了調研。調研發現,人口性別比嚴重偏高已經成為一個帶有普遍性的社會問題,給構建和諧社會帶來嚴重隱患,進行綜合治理已刻不容緩。
出生人口性別比是指一定時期內出生100個女嬰所對應的男嬰數,正常范圍應在102—107之間。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近年來迅速攀升,目前已經超過“警戒線”,其中陜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等地成為出生人口性別比嚴重偏高的“重災”地區。
在河南,出生人口性別比呈現長期、持續、普遍、嚴重偏高的現象。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時為110.3,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時為116.5,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時為118.46,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專家認為,性別嚴重失衡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危害遠大于人口數量增長過快問題。長期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嚴重偏高,首先會造成“婚姻擠壓”,找不到配偶的男性容易成為性犯罪的誘因,引發“騙婚”、性過錯、性犯罪等問題,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其次,男女結婚的婚齡差將增大,“大男小女”、“大女小男”的現象會日益增加。第三,會造成高離婚率,殘損家庭增多,影響下一代兒童的健康成長和民族的長期發展與振興。第四,會引發買賣婚姻、童婚交換、男性第三者插足、賣淫嫖娼、性病傳播難以控制等一系列問題。第五,將導致“就業性別擠壓”,增大養老難度和復雜性,對來之不
打擊“兩非”遭遇尷尬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B超技術普及以來,我國男女出生性別比長期偏高,據有關部門推算,全國目前20歲—34歲旺婚年齡人口男性比女性多1000多萬人。專家認為,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人口,在達到婚齡時,將會有10%的男性被擠出婚姻市場不能成婚。人口性別結構嚴重失衡,會對將來的婚姻和家庭形成嚴重沖擊,進而影響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河南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出生性別比已經上升至118.46,遠遠高于國際公認的103—107的正常比例,屬于嚴重偏高的省份之一。
為遏制性別比持續偏高的勢頭,河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人口計劃生育部門與衛生、食品藥品監管、公安等部門連續兩年聯合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行為”(簡稱“兩非”)的專項治理活動,僅去年以來就立案千余起,處理涉案人員近1200名。
河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政策法規處處長王立英說,在查處“兩非”過程中,工作人員是相當不易的。禹州市在查處“陶瓷城安富榮利用B超非法鑒定胎兒性別”一案時,從部分鄉鎮抽出骨干,車輛10臺,分赴禹州市城區不同地點,對其活動進行監控和堵截,最終在曹莊收費站南當場抓獲正在實施不法行為的人員。但這項工作經常面對線索發現難、取證難、查處難的困擾。隨著打擊“兩非”活動的深入開展,一些違法人員的活動由公開轉為隱蔽,單線聯系、流動作業,對這些組織、介紹妊娠婦女進行“兩非”的人員,目前無法處罰;對零售藥店銷售終止妊娠藥品的行為束手無策,這使人們能輕而易舉地在各種藥店買到終止妊娠的藥品,服藥后到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部門要求引產。
為選擇生男設立“禁止牌”
河南省新出臺的這部包含二十四條的法規,明確禁止非醫學需要的選擇胎兒性別行為,嚴格控制可用于男孩選擇的醫療技術手段,并對實施非醫學需要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行為以及責任人的處理作出明確規定。
河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孟憲臣說,導致出生性別比偏高的直接原因是利用B超技術和中期以上引產手術等手段開展“兩非”,新出臺的條例重點加強了對B超、染色體技術、終止妊娠手術和藥品的管理。
在過去的20多年中,買B超手續簡單,造成了B超的泛濫。為此,該條例專門規定,B超的購置、使用必須符合三個條件取得醫療機構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執業許可證設有避孕和節育的醫學檢查項目和超聲診斷項目;有具備執業資格的操作診斷人員。
該條例同時規定,實施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應當由實施機構三人以上的專家組集體審核。經診斷,確需終止妊娠的,由實施機構出具醫學診斷結果,并通報縣級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
“新條例對違法行為的打擊更有力,”王立英說,“條例明確了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管理責任,規范了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程序和要求,明確了對有關技術服務的監管制度,明確了打擊兩非的具體措施,使執法人員有法可依。”比如,過去對銷售終止妊娠藥品的處罰沒有依據,新的條例規定不僅要沒收違法所得,還處以三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為銷售終止妊娠藥品設置了一道門檻。
參與條例起草工作的王立英介紹說,該條例主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河南省人口實際制定的。雖然這些法律明確禁止“兩非”行為,但可操作性不強,條例作為實施性法規,充實和完善了部門職責、相關監管制度,明確了有關法律責任,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力度,為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法規保障和依據。
王立英說,條例草案修改期間曾上網征求意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從網上收集到的帖子看,絕大多數人支持立法,一些人還就如何保護公民隱私權、如何方便群眾等提出了積極的建議,根據這些建議,條例草案在修改時增加了“依法保護公民隱私”的相關條款,從而使這部法律更具人性化。“條例在盡可能保護個人隱私的同時,引導人們保護自己的健康。”
僅有法律是不夠的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人口專家劉俊哲說,這部法規將對遏制男女性別比偏高起到積極作用,但它是“治標”而非“治本”良藥,保持出生人口性別結構平衡,最終依賴人們觀念的改變、經濟的發展以及養老保障體制的完善。王立英對這一看法表示贊同。他認為,這部法規具有教育、引導作用,使人們樹立禁止“兩非”的觀念,同時對違法行為保持一個高壓態勢,讓人在思想上警醒,行為上拒絕。
王立英說,執行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可能是一些人為了經濟利益置法律于不顧,包括明的、暗的。這就需要行政部門的監管和社會各界的監督,為此,河南各地成立了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辦公室,通過不間斷的檢查、部門的監管、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使這部法律執行到位。
面對持高不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我國有關部門多次進行深入調查,尋找“治本”良方。專家認為,這種現象深層次的原因還是文化觀念上的,包括“重男輕女”傳統的影響。為此,國家人口計生委近年來開展了“婚育新風進萬家”、“關愛女孩行動”、實行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等,使社會性別平等、生男生女順其自然等觀念深入人心。
相關的活動在河南也深入開展,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政策,著力為計劃生育戶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比如讓計劃生育子女在入學、參軍、招工等方面享受更多的優惠。
“在加強執法的同時,必須著力構建有利于女孩及計劃生育女兒戶的利益導向機制,普遍開展規范、優質的計劃生育與生殖健康綜合服務。”王立英說,“根治出生性別比偏高需要長期的、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立法只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一些政府部門人士和專家認為,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來講,改變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狀況可能比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更有現實意義,對此他們建議:
把綜合治理人口性別比偏高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和人口計生、衛生、藥監等部門的重要內容,納入目標責任制,進行嚴格考核與獎懲。以此督促各級黨政領導和部門領導積極履行職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齊抓共管,嚴厲打擊非醫學需要的鑒定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違法行為,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機制和局面。
人口性別比偏高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社會問題,必須協調各有關部門,整合利用政府資源,進一步制定和落實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發展的社會經濟政策,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提高地位,使其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無后顧之憂。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不久前審議通過 了一項法規,以遏制近年來出現的男女性別失衡狀況。這部名為《河南省禁止非醫學需要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條例》的地方法規,將從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河南試圖能過法律手段,杜絕選擇生男孩等不良現象,確保在10年內實現出生人口性別比的自然平衡。
河南各地琿成了“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問題綜合治理辦公室”,負責檢查、監管它的實施。這一做法得到了公眾的認可。鄭州市民劉向陽說,“政府有義務保障國家的人口安全和人口]結構的合理,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找不到老婆打光棍。”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