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定知道他精妙的揮桿,他推桿入洞后標志性的握拳大吼;你也一定知道,這個大孝子在5月初剛剛失去了身患癌癥的老父親。但你也許不知道,在他全世界最高運動員身價的標簽背后,不僅隱藏著一個復雜男人的幽默風趣、十足魅力,同時也有冷漠孤僻、離群索居。
2006年,這個平平的年份對于伍茲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他的職業生涯進入到第十個年頭。這10年里,他打出了一個個難以超越的紀錄和將近6000萬美元的總獎金。在他有力的揮桿背后,又是一股什么力量在推動他不斷向前?美國的高爾夫雜志最近遍訪伍茲的朋友、PGA巡回賽球員以及伍茲本人,在他職業生涯的第十個年頭,告訴你10個你所不知道的泰格·伍茲。
不要挑戰伍茲的權威
永遠也不要試圖挑戰伍茲的權威,否則后果很可能會相當嚴重。2000年總統杯賽上,斐濟球星辛格的球童戴著一頂寫著“誰是老虎”(TigerWho?)的帽子招搖過市。伍茲后來承認:“說什么我也要打敗辛格。”可惜,在他們兩人的比賽到來前,美國隊就已確定了勝利。當辛格向伍茲伸出手來,想表示他們的對局已無關緊要了的時候,伍茲握住他的手,在他耳邊輕聲說“來吧!咱倆的事還沒完。”結果,伍茲贏得了那場比賽。
伍茲的前教練布徹·哈蒙回憶起1996年的全美業余錦標賽,伍茲在前18個洞的比賽中落后史蒂夫·斯哥特多達5桿。哈蒙來到弟子身邊悄聲說:“你有沒有注意到,每當史蒂夫那家伙贏得了一個洞,他的女朋友都會對你投來輕蔑的笑容?”伍茲怒了,在力挽狂瀾最終奪冠后,他跑到教練面前惡狠狠地說:“現在,那個小女生再也笑不出來了!”
永遠別惹我的球童
史蒂夫·威廉姆斯也許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球童,因為他為伍茲背包。當威廉姆斯今年4月底結婚時,伍茲親赴新西蘭參加婚禮——好大的面子!威廉姆斯2004年在新西蘭的一次賽車賽中因撞車事故而左手骨折,伍茲為他在美國找了一位最好的醫生,并提出用他的私人飛機到新西蘭接威廉姆斯到美國手術。
在1999年的一次表演賽上,由于賽址位于沙漠地區,氣候極度炎熱。既然只是一項表演賽事,威廉姆斯便穿著大短褲來到了球場。賽事組織者正告他,球童必須穿長褲。當時,就站在威廉姆斯身邊的伍茲說:“如果他不能穿短褲,我就不比賽。”賽事組織者強硬地回答:“如果你不打這個比賽,你就別想打美巡賽。”伍茲回擊道:“那有什么,我去打歐巡賽好了。”
最終,賽事組織者屈服了,威廉姆斯沒有脫下他的大短褲。
做伍茲的朋友,就不要說得太多
伍茲像大哥一樣“罩”著朋友,但他的朋友們必須給予他百分之百的忠誠。他曾經的經紀人、律師、球童以及教練哈蒙,都一個個地被他清除出了他的朋友圈子——因為他們沒能恪守忠誠,而是把伍茲作為炫耀的資本。伍茲的前球童科萬當年因為在公開場合談論伍茲的收入而被解雇,伍茲的姿態很清楚:說得太多,你就會丟掉飯碗。
一位觀察家指出:伍茲認為他才是這輛火車的發動機,因此,他才應該是人們注目的焦點,是面對公眾說話的人。對于伍茲身邊的人來說,任何將自己置于聚光燈下的企圖,都會面臨失去伍茲友誼的危險。
搞笑天王
如果你是通過媒體來了解伍茲的話,你一定會以為他是一個性格沉悶、總是按照正確方式回答問題的家伙。他不是。他的朋友會告訴你,他其實是一個搞笑大王,而且很多笑話是“政治性錯誤”。伍茲曾問一個朋友:“開飛機的黑人,我們該叫他什么名字呀?”朋友答不上來,伍茲哈哈大笑:“就叫飛行員啊,你這個該死的種族主義者!”心情好的話,伍茲有時在面對媒體時也會流露出搞笑本能。2000年美國公開賽上,伍茲首輪打出了65桿的絕佳成績,心情舒暢的他對著一屋子的記者議論起自己的同組伙伴帕尼維克來。帕尼維克當天穿了一件橘紅衣服,伍茲說:“他的顏色如此鮮艷,就像是迷霧中的燈塔,所以別人開球時就不會擊中我們啦 !”
他也可以是一個惡棍
在那個放松的、討人喜歡的伍茲之外,還有一個冷血的、邪惡的伍茲共存。他經常性地對球迷視而不見,曾有一個小女孩問他能掙多少錢,伍茲語帶嘲諷地答道:“反正比你多。”伍茲在球場上經常無法控制住壞脾氣,他罵臟話、摔球桿。去年英國公開賽的練習輪中,他曾口吐頭文字“F”的最高級別臟話。華盛頓郵報曾披露,伍茲是因為言行不雅而被罰款最多的高爾夫球員。
對細節有病態的執著
很難相信,伍茲至今仍然自己熨燙衣服和鋪床。對于高爾夫球具,他更是對所有細節都有一種近乎病態的執著,往往令耐克公司高爾夫球具的研發人員都目瞪口呆。有一次,在試打了5支球桿后,伍茲對耐克公司的人說:“我比較喜歡最重的那一根。”他被當場告知,這5根球桿的重量是相同的。伍茲不相信,這些球桿被拿回實驗室,結果,他最喜愛的那根果然更重——只比其他4根重出大約兩只棉花球的重量。
“我只想贏得冠軍,而不是改變世界”
伍茲也許已經讓不少黑人孩子拿起了高爾夫球桿,但是,在他進入職業球壇10年之后,他仍然是美巡賽中唯一的黑人球星。膚色對伍茲十分重要,但他很久以前就放棄讓自己成為球場上的馬西·路德·金了。“我只是想贏得冠軍,而不是改變世界。”伍茲曾這么表白。不過,通過他對伍茲基金會投入的巨大努力,他確實在以自己的方式改變著世界。今年2月,他在加州小城阿納海姆開辦了一家造價2500萬美元的兒童教育中心。伍茲說:“高爾夫是我的完美工具,通過它我要改變一些年輕人的未來。”Mr.Perfect
伍茲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最好的家教,便是永遠要變得更好——無論是作為一名高爾夫球手還是一個男人。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當他以12桿的驚人優勢贏得1997年的名人賽冠軍后,伍茲仍然對自己的揮桿做了兩次重大的改動。難以理解這一舉動的凡夫俗子們議論紛紛,在伍茲遭遇事業瓶勁時極盡嘲諷。但伍茲說:“我只想做得更好。”這是一股多么可怕的力量,足以讓伍茲的那幾位追趕者們感到絕望。
記仇
如果你想和伍茲結下梁子,那么,你就去批評他的揮桿動作好了。在伍茲修改揮桿動作期間,他的前教練哈蒙曾是最激烈的批評者。結果,當兩人在當年的PGA棉標賽相見時,一臉冷漠的伍茲就好像對方是空氣一樣視而不見,CBS的高爾夫球評論員科斯蒂斯曾在比賽轉播中批評伍茲的揮桿,結果,伍茲的團隊向CBS施加壓力,要求電視臺另找他人采訪伍茲。
這世界上只有魚不知道我是誰
伍茲注重隱秘,他很喜歡到私人小島潛水:“這世界上只有魚不知道我是誰。”曾有記者問伍茲:“為什么不多告訴我一些你的生活呢?”伍茲反問:“為什么我一定要這么做?”
別克汽車公司的首席代表麥克高文還記得2003年別克邀請賽的一幕。通常情況下,伍茲會要求乘坐那種深色車窗的汽車。但在那項賽事期間,他起初被安排了一輛車窗透明的車子。結果,那一天,當麥克高文陪同伍茲開出停車場時,他們的車立刻被200多位瘋狂的球迷團團圍住。伍茲對麥克高文投去了微笑,那笑容里寫著——“現在你知道我為什么不喜歡這種透明車窗了吧,歡迎來到我的瘋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