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男人可不要生氣啊,這個題目可不是要讓男人為難,也不是讓男人難堪,不信,你們好好看看,再惡狠狠地朝有作者名字的地方瞪兩眼也行,我保證紋絲不動。
說男人用來做什么?我想到了很多笑話。其中有一個是這樣的:兩歲的孩子問他媽媽,我們的房子是誰做的?媽媽說,是工人師傅;孩子又問,那我們吃的蘋果是誰做的?媽媽說,不是做的,是種的,是果農伯伯種的。孩子不明白了,問,那爸爸是種什么的?我們要爸爸干什么呀?
是的,我們要爸爸干什么?媽媽心里想著,自己突然捂著嘴巴笑起來,爸爸的用處很多呢!
就拿在媽媽和爸爸戀愛的那時候說吧:
爸爸是沙袋,當媽媽受了委屈,有了怨恨。想發泄的時候,就是爸爸發揮巨大作用的時候,媽媽的小拳頭打下去,那肉沙袋既不會傷了媽媽的拳頭,并且有很好的鎮定效果,而且這沙袋永遠是那樣富有手感,打起來是那樣的溫馨和解恨。
有時候,爸爸是上好的枕頭,比五星級酒店里的枕頭要好上一千倍。不僅柔軟舒適安全,而且不用每天換枕巾,只用肥皂呀沐浴露什么的洗洗就可以了,寶貝,你說,這枕頭好不好哇?媽媽至今還在回味枕在爸爸手臂里的感覺呢!它是那樣的悠長和耐人尋味。
爸爸還是很好的果汁機,比方說吧,只要媽媽稍微給點“原料”,也就是那種酸酸的甜甜的蘋果一樣的“醋性語言”,那爸爸準會在頃刻之間轉出來一大堆甜言蜜語,那比蜜都甜啊!
當然,爸爸這果汁機,最主要的用途還是調節我們的家庭氣氛,你說對不對?你問如何調節呀!你這傻孩子,你不記得嗎?爸爸經常成為我們的“顧客”,我們在他的頭發上肆意擺弄,扎五個麻花辮子,外加頂一個蛋糕盒子。爸爸還自覺地為我們制造快樂,比如爸爸扛起拖把當做“金棍棒”,模仿孫悟空,跳起“猴舞”。
你一定知道,爸爸還是我們的作業本。
說到這里,你笑起來了,是吧!你可能在回憶,你爸爸睡覺時,我們一起用彩色筆,在爸爸的身上畫一些很好看的抽象畫,用筆在他的鼻子上“運斤成風”,而他全然不知道,等他醒來的時候,才發現被“陷害”,自己的皮膚成了“廢紙”一張,他也毫不生氣地夸獎我們,畫得好啊!說不定,我在睡覺的時候,不小心培養出母女畫家呢!那我可是為國家作出了貢獻啊!
還有,爸爸還是“著名”的大廚師,而我們就是他的食客,你爸爸最聽不得鼓勵和表揚,一聽到鼓勵和表揚,他的菜味就弄得格外“咸”,按照他的說法就是別有風味。當初,你爸爸見媽媽一個人下廚房,最多也就是在后面,拍拍媽媽的肩膀,說,好啊好啊,田螺姑娘今天變出什么好菜犒勞我們爺倆。后來,媽媽出了一個主意,爸爸便不時去廚房,按照菜譜書上的做法,煎炒烹炸,也弄得“人模狗樣”,不是嗎?
現在,你說,你爸爸做的菜比老媽做的有味道多了。說這話時,他正美滋滋地看著我們狼吞虎咽呢!這倒也好,媽媽現在是“坐享其成”了,你那天不是笑媽媽嗎?說媽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你看你這孩子說的,似乎我七老八十似的。
再就是專職的司機和指南針,我們每次上街,他都樂意奉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樂意,反正,我們逛商場時,他不停打哈欠,還一個勁問,買吧買吧,買了我給你們運回家,把家里堆成一座珠穆朗瑪峰。聽他這么有味道的話,我們不停偷笑,還是“東張西望”看我們的衣服和食品。
有“指南針”在你前面,你永遠不會迷路,我們就是如此。走到哪里,爸爸那根發達的“認路神經”會引導你穿過大街小巷,安全到達溫暖的家中。
就是他不在我們的身邊,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們撥通他的手機,認真執行他說的“路線”——朝前走500米,看到一個什么牌子,向左拐,600米,過一天橋,繼續前行200米,穿一個涵洞,上坡抬頭一看,就到了什么什么地方。你看看,這樣的指南針不是水貨吧,至少它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體系,哈哈!
你爸爸還是綠色食品檢驗機,到了菜場,只要有他在一起,你是不會買走眼東西的,他的眼睛特別尖,也特別老到,什么菜里有超標農藥,什么雞腿是福爾馬林浸泡過,什么東西沒有防偽標志,什么東西里面打過生長劑,他一看便知道。你只管照他的點頭和搖頭買就行了,不用消耗那么多腦細胞。
是呀,爸爸是男人,男人用來做什么?現在,你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