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辭工回家看望重病母親的張瑩欲重新找工時,正適逢春節(jié)過后的“求職高峰期”,各地蜂擁而來的打工者絡繹不絕。
為了早點求得一份滿意的工作,早日籌好母親的住院費手術費,張瑩每天趕早出門,頻繁參加各種類型的招聘會、面試,中午常常是礦泉水加面包對付了事。
歷經(jīng)過幾次求職受挫后,看到自己的錢袋一天天癟下去,她又慢慢開始憂慮沒有單位錄用自己,急忙修改了簡歷,重新制定了職位方向。
半個多月的奔波下來,張瑩發(fā)覺自己的身體不爭氣了,時常就會出現(xiàn)胸悶、心慌、呼吸困難等癥狀,有時侯甚至產(chǎn)生四肢發(fā)麻、站立不穩(wěn)的感覺。
眼看著周圍的人都一個個歡天喜地落實了工作,再一想到幾家用人單位對自己扔下的那句“有什么消息我們會再通知你的”,她的情緒變得異常糟糕。慢慢地,竟要依靠低用量的安眠藥才能睡著,她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
病名解析:如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壓力,不少人為求職而患上了“求職焦慮癥”——因患者求職心切或?qū)駱I(yè)看得過重,加上各種主客觀因素使求職受挫造成的。
柔情支招:趕跑“求職焦慮”,首先是要盡力克服自己性格方面的弱點,求職前要正確評估自己,多增加外界信息量,做到心中有底;其次是以積極的心態(tài)掌握必要的求職方法和技巧,提高求職過程中的應對能力;了解社會和公司對人才素質(zhì)的要求,作為自我求職定位的參考。
最后,要認識到求職過程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在人力資源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優(yōu)秀的人才也難免會落選。因此,完全沒必要氣餒和過度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