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員工不信任是最大的成本
對員工的懷疑和不信任是公司真正的成本之源。它們不是生產成本,卻會影響生產成本;它們不是科研成本,卻會窒息科研的進步;它們不是營銷成本,卻會使市場開拓成本大大增加;它們不是管理成本,卻會因內訌而使管理成本加重。
(查爾斯·M·薩維奇《第五代管理》作者)
世界是平的
今天,中型公司不但要跟一直以來的對手競爭,還得跟大公司競爭,因為現在的大公司變成大中小項目都可以處理了。還有自己接項目的“SOHO”族,他們憑今日的科技與軟件,理論上也能做與中型公司一樣的事。從客戶的觀點來看,大公司雇個小毛孩坐在電腦前,中型公司雇個小毛孩坐在電腦前,還是小毛孩坐在自家的電腦前,設計的東西有什么不同嗎?科技與軟件賦予個人的力量是那么大,大家都變得一樣了。
(托馬斯·弗里德曼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中國企業要在早期定位全球化
沃爾沃、宜家、愛立信這樣的公司,他們之所以成功,就是有一個共性,就是成長之前,沒有把自身局限于一個瑞典的公司,而是在很早的時候,就把自己定位為全球化的公司,所以中國的公司在起步之前,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中國的框架下,不要以自己來自于哪個國家的框架下局限自己的發展,而是很早的時候,把自己建造成一個全球化的企業,以這種全球化的觀點來審視自己企業的價值。
(Fredrik Hren瑞典的著名創新演講家、作家、企業家)
西門子的四只眼睛原則
一個國家要做好需要法制,一個公司做好也需要法制和制度。西門子的一個原則,就是四只眼睛原則。在任何一個大的事情上,任何一個比較關鍵的機會上——全球這種機會可能上萬個,都要有四只眼睛,由兩個人決定,部門沒有一個是絕對的領導,最高的領導旁邊永遠有一個監督者,如果這個CM不同意,GM是做不了任何決定的。在快速發展當中,我們面臨非常強的競爭,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大家認為四眼原則很浪費時間、很官僚。是的,有的時候很浪費時間,有的時候很官僚,但是大家知道,如果你跑錯方向的話,跑得越快,效果越差。
(王春巖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
有效的企業目標應該能激發變革
一個有效的企業目標應該能充分調動企業對理想的追求,它反映人們對公司事業的重視程度,而不是僅僅描述公司的產量或顧客目標。它就像天上的導航星——人們永遠在追求卻永遠也達不到。然而,雖然目標本身不會變化,它卻能激發變革。
(斯特凡·斯特恩英國《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