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霄峰(譯)
在印度北部的一個小村莊里,有一個名叫巴克楚的小伙子。一天,巴克楚告訴他的老師,村長在附近的鎮上為他找了一份工作,他要去上班了。老師祝小伙子好運。
一年后,巴克楚的朋友告訴老師,巴克楚混在鎮上的一幫壞孩子當中,以偷竊為生。老師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驚訝,因為他知道巴克楚本性善良。不久巴克楚回家探親,高興地去看望老師。
“你在鎮上過得怎么樣,巴克楚?”
“很好。”
“喜歡你的工作嗎?”
“那份工作實在太無聊了。我交了幾個朋友,他們幫我找了一份更好的工作。”
“我真為你高興。既然你過得不錯,我有時間就去鎮上看看你。”
小伙子很吃驚,但他還是說:“我很榮幸,老師。”
“你知道我善于模仿。但是你從小就認識我,不管我變成什么樣子,相信你都能認出我。”
“不管老師變成什么樣,我肯定都能認出來。”
巴克楚回到鎮上,同伙們說:“巴克楚,走,一起去市場上偷些錢吧。”好的。巴克楚說。他來到市場上,看見一位紳士正要掏錢買面包。他走過去,準備等那人一拿出錢袋,就搶過錢袋逃走。但是突然他想到如果這個人就是老師該怎么辦?老師永遠不會原諒我的偷竊行為。巴克楚沒有動手。在回去的路上,同伙問他為什么沒有搶到錢,巴克楚說恰好有警察經過。
轉過街角,他們看到一位老人拎著一袋蘋果。老人不小心跌倒了,蘋果滿街亂滾。巴克楚知道同伙會跑去搶蘋果。他想;這老人也可能是老師的化身,從小老師就教我要幫助他人。同伙還沒來得及行動,巴克楚就跑過去扶老人起來,迅速撿起所有的蘋果,放回老人的袋子里。老人感動地拍拍他的肩膀,說:“謝謝你,好心的年輕人。”巴克楚感覺自己的內心發生了變化。雖然老人不是老師,但他卻是需要幫助的人,巴克楚感覺到了幫助他人的美好感覺。
從那以后,巴克楚覺得每個人都可能是老師。他開始用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對一切都滿懷尊敬,就像尊敬自己的老師一樣。同伙開始懷疑他的行為,他也逐漸疏遠了他們。巴克楚找了一份新工作,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新的一年來臨了,巴克楚的朋友又來看望老師。他們感謝老師對巴克楚的幫助,并問老師用什么方法讓巴克楚轉變得這么快。老師說:“不要謝我,是他自己改變了自己,我只是給了他一個新的視角。如果你做任何事都能心懷感激,你的世界就會改變。如果人人都能這樣,那么整個世界都將改變。”
選自《諷刺與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