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
海德格爾勸說:讓那綻放著花朵的樹,生長在她生長的地方。深圳也是一棵綻放著花朵的小樹,哲學不妨站在一旁,做個靜靜的觀照者。
黑格爾還說,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哲學,就好像一座廟宇里沒有神。說深圳是一個沒有哲學的城市,是否意味著深圳是一個物質上的巨人,精神上的侏儒?
從初始到如今,它始終與物質向往不可分離。在一個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度里,深圳的語意更加特別。浩蕩的欲望式指向成就了這座城的成功崛起,也鑄就了它慌亂的斯芬克斯腳步。而這座城,在圓滿“美國夢”的同時,亦是撕裂了多少鮮明的青春,那是它的祭品;在晴朗的深夜,你可以聽到它在發聲,那是慌亂步伐走過的聲音。如果你習慣伊基·波普的重型朋克,就不會拒絕這種聲音。
“慌亂”心事
迷茫與慌亂纏繞著這兒的男男女女,雁過無痕,心情豈能如是?這種晦暗的悲傷是屬于城市被遺忘的角落的,再也聽不清楚任何甜蜜的聲響,心跳與車輛的喇叭聲是殘存的塵埃,分明是和Bono一樣帶著憂郁壓抑的情緒,飄蕩于街頭的過客旁白。
深圳自由,深圳冷漠,但是深圳絕對不排斥,用楊宏海的話說,它也沒有辦法排外:深圳人講普通話就是由于移民形成的,帶著極大的開放性,它不排外,它也無法排外。移民城市的特性賦予了它的包容,以及些許的“拿來主義”色彩。居民構成中絕大部分是外來人口,這使得每一個愿意的人都可以宣稱自己是深圳人。深圳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移民們來自四面八方,心懷夢想;移民們掙脫了故土的羈絆,迎來的是異鄉的迷茫。
一位新移民追問:
深圳是天下人的熱土,卻為何成了深圳人的異鄉?
暫且不論這位新移民之所指,惟其“異鄉”概念是那樣恰當地表達了移民們對這座城市的感受。人們沒有對深圳的歸屬感,常以為生活在別處,那份“黃昏的寥落”和“無處可去的慌亂”,真正地使“無家可歸”成為深圳人“在世”的基本方式。但正是這種“不在家”的狀態,賜予了這座城市無窮的活力。而“同在一方熱土,共創美好明天”的官方話語,不經意地聚集了城市移民們的心。毫不奇怪,因為他們有著同一個目標——就是走在時代的最前列。但是,他們本色不變——今生,注定是一群勤奮、誠懇、勇于創造的螞蟻。漂泊漸成古典,一個充滿凝聚力的社會正在深圳形成。
所以,最終,這個城市并不一定是最安詳的城市,但卻是最不會讓人有排斥感和過多陌生感的城市。
“慌亂”精神
“深圳是文化沙漠”這一說法由來已久。且不論此種說法對錯與否,深圳是否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呢?有一點可以確定,從廣義的文化角度來看,深圳的文化必定是特殊的個性化的前衛的!又如楊先生所言:這種文化非常具有意思,我稱之為“新閩南文化”,它既有閩南文化的傳承,又有內地各省市文化的奇妙滲透,還有海外包括港澳的影響,形成了這么一種新的、開放兼容的、探究創新的“合金文化”。這種神奇的“合金文化”好像一個大熔爐,各種文化來到這里熔鑄,最后會熔鑄成什么樣子的合金文化,現在仍屬未知,但是我們可以稱之為是一個很具生命力的這么一種移民文化,或者說是一種很有青春型氣質的混合文化。
這個城市的文化人群有一個隱性的品位動作,那就是泡吧。風格各異的夜店可謂星羅棋布,即使泛泛地數一下,也要用去不少時間。漂亮的BAR老板希望吧的名字有一種調侃的意味,希望在這個城市里面,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還能提供一個精神生活的空間給人們,讓人們脫下白天的疲憊和面具,走進藏在那一片片迷人燈光下的酒吧夜店,享受一種精神的別樣生活。如是述說,似乎勾勒著慌亂深圳的矛盾。隨著飽滿的閱讀節奏,也許可在這精神的都市中,試著釋放在白天壓抑的情緒,享受一盞燈,昏黃的燈光,隨著舒緩的聲音,打開一本書,想象翩翩起舞,沒有理由,拒絕夜的來臨。
“慌亂”的人造風景
深圳城市規劃實在是有特色,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像是在跳集體舞一樣著裝整齊,集體舞的領舞是各大銀行和證券交易所。因為他們的樓最高最華麗最有深圳特色,也是這個很亮的城市里最亮的地方。深圳在我眼里似乎只有兩種顏色,一種是金色,一種是紅色。紅色代表吉祥富貴,金色象征財源滾滾。我猜想人們大概是太鐘愛這兩種顏色了,因為,滿大街全是這兩種顏魚,此起彼伏連綿不斷。他們的廣告牌如果不是紅底金字就是金底紅字。
不習慣住在深圳的人評論這是一個拜金的城市,到處是欲望的眼神和渴求的目光,所以他們心目中的深圳是個俗艷的女子。為此,我特地去尋找答案。一天內無數匆忙的一瞥讓我看到的卻全是這女子天成的清麗,那是第一眼的驚艷,還未細看就要離開,姑且讓她就這樣留些神秘和未知在我的記憶中吧。夜色中,從帝王大廈的窗口望出,燈塔上一閃一閃的紅色信號像是城市的心跳,風中飄落的垃圾如同破滅的夢想,街邊不斷涌出的新綠像執著的尋夢人。欲望,幻滅,夢想,心碎交織在城市的上空,幻化為聲聲的嘆息和無奈,卻永不停止跳動。這里,雖然有人在老去,但每天都有人奔向絢麗的青春,所以它永遠年輕。
“慌亂”的深圳速寫
相信奮斗,迷惑未來,渴望成功,承認失敗。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整個城市稀有陰柔的氣息。大部分人白手起家,可是,卻不見太多暴發戶的蹤影,人們穿著精致但不張揚。整個城市像一個巨大而精致的沙盤,缺少真實生活的氣息和感覺,然而卻是富于鮮活細胞開朗的好地方!不知是深圳慌亂的城造就了深圳慌亂的人,還是慌亂的人造就了慌亂的城,或者最終是互相造就的生成物。
于是,就這樣關注著這個城市的發展吧,就這樣關照著這個城市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
不過,對于難以捉摸的未來,總希望永遠存在著樂觀的夢境,在競爭激烈的生活中,總希望有一種溫暖存在于周圍的空氣中……
尾聲
其實,并不慌亂,一點兒也不!
只是一個巨大的跨越——跨越式的成長。
祝福這個總是在路上的城市,一路走好!
點評:
用“慌亂失措”來形容一座城市真是一個新穎有趣的說法。作者通過自己的觀察來呈現一座城市的脈搏,讓讀者將其氣味,聲色,精神,外貌都悉數體味了一番。文章體現了作者的思辨力和分析能力,認為和諧是不斷發展和成長的,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