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歷史上,恐龍曾是一個強盛的物種,但是它們依然沒有走出地球半步,就在6500萬年前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故中滅絕了。如果恐龍擁有火箭技術,無論它們的軀體多么笨重,這些怪獸們也會成功地躲避降臨在地球上的滅頂之災,發展到今天,宇宙太空中可能已經遍布它們的蹤跡。因此,如果讓恐龍再統治一次地球,它們一定不會只顧著發展暴走猛掠的狩獵本領,而會騰出時間與精力來好好研究一下如何逃離這個并不怎么安全的地球。
顯然,作為宇宙中一顆脆弱的藍色行星,地球將永遠無法擺脫絡繹不絕的宇宙災難。人類如何避免重蹈恐龍的覆轍、在宇宙危難中平安抽身呢?唯一能夠依靠的,只能是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讓我們來看看在那些可能的巨大災難面前,人類將會怎樣應對。
度過萬物冰封的冰河期
在地球氣候變遷的歷史上,冰封酷寒的冰河時期與四季溫暖的間冰期總是在交替出現。我們覺得現在的冬天似乎不太難過,但是地球的冰河期可沒有這么舒服,不但寒冷異常,而且陽光微弱、萬物凋敝的時間以千萬年計。幸運的是,整個人類文明的歷史是建立在兩個冰河期之間——間冰期。下一波地球冰河期究竟什么時候到來?當冰河期來臨,人類能不能安然生存下去呢?在地球上,冰河期的來臨非常迅速,往往只需要數十年,碧波蕩漾、溫暖如春的地球就會完全凍成一個大冰疙瘩。但是,人類防衛冰河期的劇寒也不是沒有辦法。方法之一是減少地球對陽光的反照率。反照率是指星球表面向太空反射出去的光在照向星球的入射光總量中所占的比例。通過某些技術手段,我們可以使地球從太空中看起來變得更暗而具有更小的反照率,從而更充分地利用太陽加熱我們的地球。科學家們甚至已經擬訂好了對抗地球冰河期的具體方案:通過太空飛船艦隊,將煤渣等深色物質運送到白雪皚皚的北極,與冰塊一層層混合起來。黑色煤渣吸收大量的陽光,地球將變得暖和起來。
除了采用這種顯得有些笨拙原始的鋪煤渣辦法外,人們還準備運用太空技術研制一些更精致有效的辦法。預計在本世紀末,人類將開始在太空建造一種巨大的“軌道太陽能收集器”。這個太陽能收集器就像一個軌道衛星,帶著一個巨大的反射鏡,將太陽照射到其他方向的陽光反射到我們的地球上,地球將憑空獲得更多的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科學家們計算,只要照射到我們地球上的陽光再多10%,地球上冰河期數千萬年一次循環的現象就會徹底消失,再也不用擔心地球物種一輪輪地被凍死、滅絕。
第三個簡單而直接的應對冰河期的辦法是,重新大量生產應用氟利昂。這種目前仍然在空調冰箱中作為制冷劑大量使用的化學物質,由于破壞臭氧并造成溫室效應使地球變暖而口碑不佳,人類必欲棄之而后快。但是,正是具有顯著的增加溫室效應的功能,氟利昂將在地球變冷時大顯身手,從害人的魔鬼氣體變成拯救地球、給人類送來溫暖的天使福星。
當地球磁場消失
對于如何躲避冰河凍僵地球的危險,人類已經成竹在胸。但是還有一個需要面對的突出災難:地球磁場逆轉。地球磁場逆轉以后,唯一發生變化的只是指南針不再指南,而是指北了。但是在從地球磁場逆轉開始到完成的過程中,地球磁場會發生紊亂,失去原有的磁場屏蔽效應,給地球上的居民帶來巨大的災難。
我們的地球處在無數宇宙射線、太陽風、紫外線等高能粒子的擊打包圍之中,這些帶電的射線在地球磁場的屏蔽下,都順著地球磁場方向最終匯集到了極地無人區——那些五彩斑斕的極光就是地球磁場與宇宙高能射線共同作用的美麗作品。但是,這些高能射線可以打斷地球生命的DNA長鏈,灼傷生命的機體,對生命構成致命的傷害。當地球磁場消失后,高能射線將如夏天的暴雨,隨意地在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降落,高能射線過量輻照能使人體更易于患上癌癥,其他的生物也將遭受相似的毀滅打擊。更嚴重的是,地球磁場逆轉不會在朝夕之間完成,而是有一段長達千年的緩慢歷程,生命不知道能否捱過這災難的煎熬。
我們人類當然可以采取一些保護措施:呆在裝有隔絕層的房間里面,防止我們的DNA被打斷。但是我們無法采取同樣的措施去保護眾多的野生動物。不過,反過來想一下,在過去地球磁場已經反轉過好多次了,即使沒有人類的幫助,大自然自身亦成功地保護了自己——至少,進化出了目前地球上這么多的幸存者。所以,考慮好如何保護人類自身是最重要的。
當太陽不再和煦
還有更多的宇宙災難,我們這一生可能都碰不上,但是遙遠未來的人類子孫肯定會遭遇到。譬如,目前恒定的太陽發生變動而產生的不可預知的災難。在大約幾十億年后,體積暴漲的太陽也許不再是照耀地球,而是開始灼燒我們的地球。
但是在那個時候,在太空建造阻隔陽光的“軌道隔離柵”,對于人類的技術來說,已經如在菜園周圍樹起籬笆一樣容易。人類甚至有能力將地球的大氣層改造成某種更有效的天然屏障,減少陽光照射。
在太陽的末年,灼熱的太陽如燃盡的篝火,開始冷卻、死去。我們剛剛遭受“火烤”的后代,又將如何應對“冰凍”的災變呢?他們將或者設計新的行星,向太陽靠攏居住;或者離開太陽系,去尋找銀河系中新的星系樂土。不管哪一種辦法,對于人類來說無不是一項宏偉的工程。我們相信,遙遠未來的人類完全有能力完成這樣的工程,畢竟未來的進步總在我們的預料之外。
也有人設想了另外的辦法:像做外科手術一樣,將其他年輕的恒星移到我們太陽系來,以代替死去的太陽;或者采取某種辦法挽救太陽,甚至讓死去的太陽“復活”。
但是這些辦法似乎都像“愚公移山”里的愚公,寧愿移走一座山也不要搬家。人類大多不會為了長守地球而采用這些工程辦法,因為人類星際移民簡單得多,也容易得多。
毫無疑問,只要我們人類希望自己永存于世,就要面對各種宇宙災難的挑戰。看起來比柔弱的人類強悍得多的恐龍,盡管有一副令人驚顫的大塊頭、盾牌似的皮甲,但在宇宙災難面前還是不堪一擊,最終只留下虛張聲勢的骨架化石,成為人類展示參觀的傳說。對于我們人類來說,有了現代科技和未來科技,拯救地球、拯救自己并不是空想。
(選自《科學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