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府采購評標方法種類繁多,各種評標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優點和缺點,適用范圍也不盡相同,文章將對這些評標方法進行綜述性論述及分析它們的適用性,以期在政府采購招標過程中為其選擇適當的評標方法提供依據。
關鍵詞:綜合評分法;性比價法;灰色關聯度法;模糊綜合評判法
公開招標是政府采購的主要方式,而評標是招標的關鍵環節,因此評標工作規范與否直接關系著政府采購招標最終成果的好壞。目前,政府采購的評標方法有很多,實際操作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有最低評標價法、綜合評分法、性價比法,這也是《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中規定的三種評標方法,還有一些正在研究的評標方法,如層次分析法、灰色關聯度法、模糊綜合評判法等。這些評標方法在使用時各有其優缺點,適用范圍也不同,下面就介紹和分析一下這些評標方法及其適用性。
一、 常用評標方法
1. 最低評標價法。是指以價格為主要因素確定中標候選供應商的評標方法,即在全部滿足招標文件實質性要求前提下,依據統一的價格要素評定最低報價,以提出最低投標價的投標人作為中標候選供應商或者中標供應商的評標方法。
該評標法中“統一的價格要素”即為不確定的評標因素,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這些評標因素,用加價的方式進行調整。對于不同類型的采購標的,評標價的計算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但總的來說,是以投標報價為基礎,綜合考慮質量、性能,交貨或竣工時間,交付使用后的運行、維護費用,以及售后服務等各種因素。按照評標委員會確定的權數或量化方法,將這些因素折算為一定的貨幣額,并加入到投標報價中,最終得出的就是評標價。但對于哪些因素可加價及加價的幅度則根據采購人的采購意圖等因素決定。應用這種方法時,本身報價較低且加價因素較少的產品,最終價格也比較低,所以對同檔次的產品,報價低的有一定的優勢。
在政府采購招標過程中,最低投標價法一般只適用于具有通用標準,質量、性能等方面容易進行比較的招標項目,例如,簡單的設備、半成品、原材料等。其優點是簡便易行,但是缺陷也較為明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該方法的適用范圍非常有限,它將價格以外的因素全部忽略,缺乏規范性與科學性。依照這種方法所選擇的中標方很有可能在質量、性能、信譽等方面不能滿足招標方的需求,從而達不到招標的目的。
2. 綜合評分法。綜合評分法,就是評標委員會根據招標方事先確定的評價指標,對各投標人進行綜合打分,累計最高分者中標。
綜合評分的主要因素是:價格、技術、財務狀況、信譽、業績、服務、對招標文件的響應程度,以及相應的比重或者權值等。上述因素應當在招標文件中事先規定。權重基本來源于:單個專家的經驗或偏好;全體專家的意見;對模型所涉及數據進行調查、分析。
式中:V表示總分,Aij 是第j個待評企業的第i個評價指標的得分,j是指標的個數,Wi為第i個評價指標的權重。
綜合評分法是目前在政府采購招標過程中運用最廣泛的評標方法,其相對最低投標價法已有了相當改善,它可以體現政府對采購標的多方面的需求(如價格、質量、性能等),還可以通過簡單的模型定量的表示投標方的綜合狀況(如企業實力、業績、信譽度、優惠條件等),因此運用起來靈活性較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采購單位的傾向性,又能較好地體現采購人的意圖,也使高報價戰勝低報價成為可能。
但是,綜合評分法仍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其一,評價指標不夠規范。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完備性是準確評標的前提條件,但是目前的評標指標僅能反映政府采購的技術效益和經濟效益,對于社會效益還沒有形成評價指標進行評價,而社會效益是政府采購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其二,主觀因素影響大。在綜合評分過程中,盡管各個指標進專家評分而得以量化,但是評標的各個環節均依賴于評標委員會的主觀經驗或偏好,這樣一來,在匯總各評委評分時,有時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即對于同一投標者,不同的評委會打出差距很大的分數,使眾多投標者評分結果產生懸殊差距。
3.性比價法。是指按照要求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后,計算出每個有效投標人除價格因素以外的其他各項評分因素(包括技術、財務狀況、信譽、業績、服務、對招標文件的響應程度等)的匯總得分,并除以該投標人的投標報價,以商數(評標總得分)最高的投標人為中標候選供應商或者中標供應商的評標方法。
評標總得分V=B/N
V表示總分,B為除報價外投標人的綜合得分,B=F1×A1+F2×A2+……+Fn×An,其中:F1,F2,…,Fn分別為除價格因素以外的其他各項評分因素的匯總得分;A1,A2,…,An分別為除價格因素以外的其他各項評分因素所占的權重(A1+A2+…+An=1)。N為投標人的投標報價。
采用性價比法的,按商數得分由高到低順序排列。商數得分相同的,按投標報價由低到高順序排列。商數得分且投標報價相同的,按技術指標優劣順序排列。
這種方法的關注點在于標的的性能和價格,在實際操作中,一般強調采購標的的性能且其他不確定因素相對較少的項目適用于該評標方法,相對于綜合評分法,這種方法更簡便,更能突出重點。但切忌把所有因素,如企業實力、投標文件的質量、優惠條件等都作為性能技術部分的得分因素,否則,這種方法就與綜合評分法無異了。因此,采用這種評標方法,首先要做好投標單位的資格性和符合性審查,保證入圍的投標方案均符合采購要求;其次要確定技術性能部分的評判要點,有統一明確的標準能夠分辨質量的好壞和技術方案的優劣。
以上三種是現在政府采購比較常用的評標方法,還有一些如層次分析法、灰色關聯度法、模糊綜合評判法等評標方法,是現在文獻研究比較多的評標方法,在這里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二、 研究階段的評標方法
1. 層次分析法(AHP法)。層次分析法又簡稱AHP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先按問題要求建立一個描述系統功能或特征的內部獨立的階段層次結構,根據決策判定量化原則,通過兩兩比較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性,給出相應的比例標度,構造上層指標對下層其它指標的判斷矩陣,以得出下層其它指標對上層指標的相對重要序列。然后,用方根法(或乘冪法、和積法)求評價指標權重向量并歸一化處理后,用一致性指標CI檢驗評價指標權重判斷矩陣有無邏輯混亂,無則具有滿意的一致性,有則要調整權重判斷矩陣。
V表示總分,Wi為各評價指標的權重,Mij為第j個待評企業的第i個評價指標的分值。
把層次分析法引入到政府采購評標過程中,使評標指標的權重客觀化、合理化成為可能,它的優點很明顯,就是提出了一種有效解決如何合理確定評標指標權重問題的方法,彌補了由專家、用戶或招標人憑經驗確定權重,主觀性太強的問題。但是,在構造各層指標的權重判斷矩陣時,一般采用的是分級定量賦值,這可能會造成同一類中同一指標是另一指標的5倍、7倍,甚至是9倍,從而影響了權重的合理性,有學者提出將特爾斐法與層次分析法聯合運用,以彌補其不足。另外,其計算過程相對復雜,在對判斷矩陣進行求解特征根并進行一致性檢驗的過程中,如果指標很多的話,用人工計算將是很難進行的,只有借助于計算軟件來進行計算,所以操作起來不是特別的適用。
2. 灰色關聯度法。灰色關聯度法是灰色系統理論中的一個分支,評標可以看作為一個灰色系統,因此在評標過程中可以應用灰色關聯度法進行評標。基本思想是將評價指標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后,將每個評價指標的最優值組成參考數列,將待評企業的各評價指標的實際得分值作為比較數列,計算出個指標得比較數列對參考數列的關聯系數,最后求出關聯度,根據關聯度的大小對待評價企業進行排序。
評價模型:
其中,r表示總得分,m表示投標企業的個數,WK表示個指標所占的權重。
該法對數據資料的分布類型和樣本量無甚要求,也不需提供評價的參照標準,且較準確地反映了評價單位的空間分布規律。但是,這種方法在處理定性信息時仍需要通過專家形成量化數據(評分),因此對于這一部分信息仍無法避免人為因素影響,如果處理方法簡單,所得的定量數據很可能也不夠客觀準確。
3. 模糊綜合評判法。這種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確定評價指標體系和評語等級,以形成評判因素論域U和評語等級論域V,建立U×V的模糊評判矩陣R;設置指標權重W,然后對矩陣合成得A,并對A歸一化處理,用最大隸屬度法或加權平均法進行綜合排序。
評價模型A=M*R
模糊綜合評判方法較適用于評價定性指標,它可以將招標中用模糊語言描述的定性屬性或信息定量化,較好地克服信息的模糊性,減少評標中的不確定性問題。較MAA法,模糊綜合評判法的模型更為科學嚴謹,并且限制了主觀因素對評標的影響,因而評判結果更為準確客觀。但是,該方法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例如,評標各環節仍然參與了較多的主觀因素;運算模型較多,選擇不當會丟失信息。另外,為了求得個指標的隸屬函數,必須對指標進行處理,這樣,會使得有些已是“白化”的指標經處理后反而變成模糊值。
參考文獻:
1.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中國政府采購,2004,(9).
2.劉長友.淺談貨物采購的評標方法.湖北財稅,2006,(6).
3.郭長城.評標辦法中的性價比法應用.中國招標,2005,(26).
作者簡介:劉艷秋,沈陽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翠靜,沈陽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6-10-06。
注: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