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今年7月21日,我從廣東打工回家,當回到縣里時,天色已晚,沒有回鄉的班車了。于是,我就花了40元錢坐出租車回家。回到家后,當我查驗物品時,發現一裝有300多元現金和身份證、技術職稱等級證書等重要證件的小包忘在出租車上了。第二天一早,我急忙返回縣城,經多方查找,終于找到了那位出租車司機,出租車司機也承認包是丟在他車里了,但他要我給他300元酬金。為此,我們爭執了許久,我考慮到包內有身份證、技術職稱等級證書等重要證件,要補辦十分麻煩,最后違心地給了他300元錢。請問,該司機的做法對嗎,要求歸還遺忘物也得有償嗎?
讀者 徐農耕
徐農耕讀者:
該出租車司機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不過,在這里你首先應搞懂什么是遺失物?什么是遺忘物?所謂遺失物是指失主丟失的財物。一般來說,遺失物離開失主的時間相對較長,失主也不一定知道丟失的具體位置,相對難以找回,而且拾到的人一時也難以找到財物的主人,如丟失錢包等。所謂遺忘物,是指所有權人或持有人因一時疏忽而遺忘于某特定地點或場所,但知道其具體地點或場所的財物,如住旅店時將物品忘在客房里等情形。
從以上定義上來看,遺失物與遺忘物雖只是一字之差,但其法律關系卻截然不同,其主要區別是:索回遺失物是可以有償的,而索回遺忘物則是應該無償的。剛剛公布的《物權法》(草案)第17條對拾得物是否有償作出規定:“所有權人、遺失人等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遺失物的保管費等必要費用”,雖還僅僅是草案,但它最起碼也揭示了我國對“拾金有償”的立法意向。而遺忘物卻不同,對于遺忘物,除當事人事先有約定或遺忘人自愿外,不但是無償的,而且對方還具有保管和返還的義務。我國《合同法》第366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對保管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保管是無償的”。以你所提問題為例,當你坐出租車到站下車時,出租車司機本應提醒你帶齊隨身攜帶的物品而未提醒,司機本身也負有責任和過錯,且事后還負有無償保管和返還的義務,否則,就意味著違法侵占。我國《刑法》第270條第2款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由此可見,你要求出租車司機歸還遺忘物應該是無償的。該司機向你索要酬金,不僅是不對的,而且是違法的。如果數額較大,情節嚴重,還可追究其刑事責任。
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法院 葉和禮 連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