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現代管理理論上說,就是差異化定位、差異化戰略
當“三國”被“水煮”,《水滸》變成“麻辣”,孫悟空成為“好員工”的時候,人們在感嘆管理這個概念似乎成了到處“附體”的神靈,各種名著都被用來作為說管理的道具,名著資源似乎已經被“管理大師”們挖掘殆盡了。

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還有一個產生巨大影響的經典著作,那就是《毛澤東選集》。它在這場“管理熱”中,至今還沒有登場。而實際上,它同管理學的關系最直接、最密切,而且原本就是一本“管理名著”,它理所當然應該成為這場“管理熱”的最引人注目的主角。
不能否認,《毛澤東選集》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指導性文獻,它永遠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代銘刻歷史的人物所創造的奇跡聯系在一起。中國共產黨從微小到強大,從“星星之火”到奪取、鞏固政權,幾乎超越了歷史上任何偉大的成功。“毛選”無疑是研究管理的寶庫。
“毛選”真的對現代管理有重要啟示嗎?也許有人懷疑:上個世紀的一場革命,即使再神奇,對今天信息化、全球化時代的企業管理會有什么意義?歷史的車輪確實在飛速前進,但這變化之中總有不變的真諦。《孫子兵法》不是更早嗎?但它依然是現代軍隊包括美國軍官必讀的經典,而且許多企業家也在其中尋求教益。
當然,重讀“毛選”有一個問題,就是看你從什么角度去讀,是把它當作教條,依然站在階級斗爭的立場上去讀,還是站在今天的現代企業管理、組織管理的角度,從中發掘具有更為普遍意義、現代意義的道理。這兩種重讀的方法以及結果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可以進一步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經驗科學化,使之成為管理科學的一部分,我們要做的正是這樣的工作。
例如,毛澤東的《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對中國共產黨革命時期制定政策曾經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們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啟示是什么?是企業創業的日報必須進行市場調查和綜合分析,分析客戶群和同盟者以及競爭對手的情況,不要從主觀判斷出發。
再如,《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引導革命武裝在敵人統治薄弱的地區建立根據地,從現代管理理論上說,就是差異化定位、差異化戰略,這對剛剛創業的中小企業非常有參考意義。
此外,人們熟知的“老三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用現代的管理語言來說其意義是什么?就是樹立標桿,進行“標桿管理”。實際上,“毛選”中的每一篇著作,都能夠同現代管理聯系起來,其中許多篇章還可以拓展現代管理的內涵。
結合“毛選”和中共創業發展的案例談現代管理之道,用現代科學管理的語言,分析毛澤東的著作,絕對不會給人生搬硬套的感覺,更沒有“戲說”之嫌。因為一個政治組織的成功和一個經濟組織的成功,其中必定有許多類似之處。
那么,為什么不直接講西方現代管理理論,而是一定要借“毛選”來“說事”?因為真正的管理理論,必須是同本土實踐相結合的,而《毛選》就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這種結合的創造性典范。對于中國今天的企業來說,需要的不是照搬西方的管理理論,而是在借鑒西方有關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和本土實踐相結合,產生既具有現代性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原創的管理理論。如果我們尋找這種管理理論的話,那么“毛選”無疑是最好的借鑒。
從“毛選”入手學習現代管理理論,才能解決“水上不服”的問題,才能找到真正中國式的管理理論。這正是在市場經濟時代重讀“毛選”的意義所在。
中國人太熟悉“毛選”了,尤其是的歲以上的人。從人們最熟悉的書人手,結合中國人最熟悉的歷史,結合企業發展案例,學習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知識,不亦樂乎!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