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老來無聊,吃了干飯沒事做,成天的遐想聯翩,腦子像加足潤滑油的風車轉個不停,忽然轉到近70年前那哀鴻遍野、戰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時期。那時我和幾個同學從浙江碧湖流亡到四川重慶,在一個學校借讀,這里一日三餐吃的全是混有砂石的美國救濟米,用它燒成的飯,同學們戲稱“八寶飯”。這飯聽來迷人,吃在嘴里稀里砂拉,甚至會嗑壞牙齒;吃進肚皮,鉆進胃里,脹鼓鼓地就是那么不舒服;特別對身患病痛的“病號”,簡直沒法下咽。于是好心的廚工動了惻隱之心,出了一個燒“病號飯”的主意,就是將每餐分配多余的飄著油花的蔬菜,倒入飯中,再加水和鹽將飯煮軟,吃起來適口潤喉,噓溜溜地滑入腸胃,此飯賜給病號的就是一個“爽”!特別是逢到“打牙祭”那一天,廚工還將“紅燒肉”、“回鍋肉”等鹵汁加進飯中,這個“病號飯”之鮮美,真乃“非筆墨所能形容者也”!
病號飯的好名聲從此不脛而走,全校皆知,于是校醫室門庭若市,沒病裝病的蜂擁而至,纏著校醫開“病號飯”的證明。在下當然也不放過機會,吃過多次病號飯,嘗過它的鮮美,苦中作樂,至今想來這苦兮兮、酸津津的滋味,仍是揮之不去。
如今,生活好了,不必無病呻吟地去冒充病號,不再厚著臉皮去吃絕無檔次的病號飯了。
讓我始料不及的是當我垂垂老矣的時候,我非但不再與病號飯結緣,卻多次為病號燒起病號飯來了。
一次是我老伴20年前患肺炎住醫院;再一次是過了幾年,她又因摘除子宮肌瘤住入國際婦嬰保健醫院。在她住院期間幾乎每天早晨我要為老伴的病號飯“買、汰、燒、送”,還得盡量天天翻花樣。幸好那時還未過花甲之年,自詡精力旺盛,還能以自行車代步,這病號飯也做得不賴,至今想起來,還會洋洋自得。
讓我萬萬想不到的是當我八十掛零的今天,我居然還要為病號飯掌勺。那就是我那大犬(長子)不慎右小腿筋絡、血管劃傷10公分,急送解放軍411醫院手外科手術室急診搶救;我長媳既要負家中正在大裝修之責,又要奔走醫院照顧她心愛的人早日康復,哪里還有工夫再燒供病號吃有滋補的好菜?我終于在老伴的嚴肅命令下,乖乖地端起刀鏟鍋勺,為大犬燒起病號菜:
火腿干貝燉黑魚這是一道有利于創口愈合的湯菜。以火腿上腰方數片,加上比1元硬幣略小的干貝10粒和兩個剁成滾刀塊的雞腿菇,先大火煮沸,小火煨燜成鮮湯,加蔥結、姜塊和加飯酒再燜片刻,然后投入有愈創口作用、剁成馬鞍狀的連頭尾黑魚一整條,燉得肉酥,湯白鮮美,即可享用。
老鴨冬瓜湯鴨有補血、健胃、滋五臟之陰的功效,清朝戲劇理論家李漁說:“爛蒸老雄鴨,功效比參蓍(黃芪)”。為了方便烹制,我從超市買回小包裝鹽水鴨為主料,剁成大塊,與清熱利便的冬瓜塊為伍,加火腿片煨湯,果然清淡鮮美,酥糯耐品。
火腿干貝燉肥鴿鴿能益氣養血,補肝腎,還能祛風解毒,將它洗凈剁成塊,仍以火腿、干貝熬成“基礎湯”,再輔以成斜刀塊的雞腿菇和鮮蘑菇等佐料同煨,煮得湯汁清洌、鮮美適口即可供病號享用。
茄汁牛尾湯牛尾有潤肺、補腎、填精功效,將它剁成塊后先焯水去血污浮沫洗凈,再以清水加蔥、姜、酒急火煮沸,小火燜得酥軟,即投入能健脾益氣的土豆,能健胃消食、養肝補血的胡蘿卜、卷心菜等,煮得酥軟,然后投入經油煸的番茄醬,調準咸鮮,再煮片刻即大功告成。撒入鮮翠碎香菜,紅湯綠芫,微酸鮮美,比西菜館的羅宋湯,其鮮美有過之而無不及。
干絲長魚羹長魚是黃鱔的別稱,有補氣養血,強筋骨、治勞傷之功,故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口碑。此番以重500克共兩條大黃鱔為主料,剖殺后去內臟和血污,并以熱水燙過,將黏液遇熱凝成的白色薄衣洗涮干凈,剁三指闊的大段,入油鍋炸得表皮起泡,放在火腿、干貝熬的鮮湯中煮得湯色似奶,再加進胡蘿卜、雞腿菇、豆腐干切成的絲,加黃酒、鹽、雞精等調味,以切碎香菜佐色,白湯綠荽,湯鮮鱔嫩,別有情趣。這是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一代宗師王致福老師教我的手藝,經我在輔料上的就地取材,稍加改進,居然也成氣候,大獲病號的贊美。
此外,我還為病號烹制有益氣養血之功的醋椒鱖魚湯,能補血健脾的豬蹄湯以及甲魚冬瓜湯、豬肝湯等,20多天,病號飯次次翻新。到縫合的傷口拆線時,大夫特地在病房當眾進行,吸引不少病號和他們的家屬,突然一陣掌聲和轟動:“多么平整、整齊的線腳。”“多么挺刮的傷口,像熨斗燙過的一樣。”大夫瞇著眼笑著說:“這與病員的好體質和家屬為他進補的配合分不開的。”
“當然還少不了大夫妙手回春的精湛醫療技術。”我那病號搶著補充。
而我暗自高興,因為,我從“病號飯”中證實《黃帝內經》有“五味之美,不可勝極”;藥神孫思邈、張仲景關于“食補利于養生祛病”這些經典論述的正確。
病號飯,路遙知馬力,感謝您賜予我的愛,您像天山上的白蓮花般地無瑕、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