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起于東南,境內三江入海。潮汕,素有“海濱鄒魯”之稱,她匯韓,榕、練三江之秀氣。滋潤著美麗富饒的潮汕平原,養育出一代又一代勤勞、頑強、開拓、進取的潮汕人。他們講著潮汕話,喝著功夫茶……因酷愛書法藝術,而慕名拜防了中國當代書法名家黃光得先生。

這位已寫了二十多年書法的光得先生1955年出生于廣東汕頭一普通的山村人家。在深圳的確不能不說是家喻戶曉,而反觀他今天的成就,以 “十年磨一劍”用在他身上倒很合適。在他青年時代,渴望著有一天,能用一種自己的方式,表達書寫這種快樂。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磨煉促使他迅速成長。走過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他最終還是步入了中國書法這個藝術的殿堂,從一間小小的創作室,走進了省市書展,走上了全國各省市書展獎臺,走進了日本、韓國、港,澳。臺展區……其作品收集于大型書畫冊《孺子牛集》,入選《中華魂》全國書畫藝術大展五百家。首屆中國當代百名優秀書畫家榮譽稱號。“嘉翰杯”全國中老年書畫作品大賽中被評銀獎。獲《全國中老年詩書畫名家優秀作品》金獎,獲“中山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詩書畫大賽銀獎,其書法作品被銀川美術館、西藏書畫院等收藏,作品曾刊登于《人民日報》等報刊。多次在 《中國書畫報》刊出并作專題介紹,書法作品廣為國內外朋友收藏。他那豐碩的成就我無法用文字來一一記錄。而成就他的,便是中國書法藝術。在長期的磨練中,光得先生的書法己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飽滿厚實,端莊潔靜,滿而不塞,靜中寓動。在他布滿墨香的書房,為我展示了十法巨作。頓時,各式各樣的書法作品盡收眼底……在我流連忘返于佳作之中,光得先生總是謙虛的告訴我,這一切得惠于恩師楊向陽老先生。他的恩師于1932年出生于湘潭,是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創始人,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中國當代書畫家協會副主席。或許又應了那句古話:名師出高徒!
在各類社會活動、交流中,光得先生勇挑重擔:現為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委、中國書畫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長、國際美術家聯合會會員、東方藝術研究院終身藝術顧問、深圳市書畫家協會副秘書長、江西省中南藝術畫院名譽院長、深圳市南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
他說開始寫巨型書法并非為了標新立異、一鳴驚人,而是一個自然形成的過程。是在反復實踐、感悟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筆墨感覺。認為這樣寫能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技法上也能突出個性、形成風格,在注重精神層面上的營造,使之具有詩化般的神韻。
在即將結束采訪時,光得先生回顧自己走過的路無限感慨說:不論是人生還是藝術,只要用心“經營”,其結果如何我都無怨無悔。如果說,在浩瀚的藝術海洋中有一朵浪花濺起,那便是我用以回報支持和幫助過我的朋友
回顧過去,他如此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