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樣一個朋友,讓我歡喜讓我憂,讓我甘心為了你,付出我所有。”
1993年,周華健生平第一次在臺北舉辦“今夜陽光燦爛”個人演唱會, 《讓我歡喜讓我憂》,這首落幕前的安可曲,讓他贏得滿堂彩。
當年的我,在舞臺前后穿梭,采訪他的“第一次”,雖然他一連三場中頻頻“忘詞”,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事隔多年,周華健告訴我,以擁有這項“特技”為榮,那才是最真實的表現,特別是當忘詞時,聽到臺下萬人幫他一起大聲合唱,音樂交流產生的感動更是加倍。
“人如其歌”,周華健就是一個對音樂付出真心,對人事流露真情的藝人,相信很多人都從第一首歌《心的方向》開始,被他清純渾厚的男性嗓音吸引,進而認識他詮釋詞曲創作的真誠。
我更有幸能因媒體工作機緣,近距離接觸到他許多的“第一次”,除了開演唱會,當年他首次應成龍之邀赴港拍攝警匪動作片《超級計劃》,在香江維港一同陪媒體記者乘船夜游,我又看到他意氣風發,大展拳腳的新成績。
2006年,是周華健踏入娛樂圈20周年,8月中在香港再見面時,我不再是媒體記者,而是以香港演唱會的鐘表冠名贊助商代表,出席他的新聞發布會。周華健事前不知我會到場,當司儀介紹他出場跟媒體見面,他意外見到坐在臺下的我,接受香港傳媒采訪時,他悄悄跟我揮手致意,多年未見,驚喜周華健“記人”果然比“記詞”強多了!
周華健笑說,20年前,他帶著一口濃厚的廣東國語,單純只想到臺灣念書,沒想到開口唱了汽車廣告歌,竟踏入華語歌壇唱到今天,從平凡的港仔變成臺灣媒體冊封的“國民歌王”,成家立業,他看到我因工作自臺北來港發展,前后快十年,從媒體記者,主持人到今天香港知名企業的品牌公關,還首次跟他用廣東話閑話家常,除覺新鮮,也給我加油打氣,堅持到底,雖然“世事難料”,我相信我們的經歷相似,接受不同環境的磨煉,會使心智快速的成長,發掘出自己更多的潛能。
在歌壇奮斗20年,名利雙收,讓周華健歡喜,也讓他憂愁。執著創作出自己喜愛的音樂,周華健曾有兩年多因求好心切,未推出新專輯,這段期間徘徊在做與不做之間,痛苦掙扎。
我可以想象,在現今歌壇吹起一片RB流行音樂風,周華健可能不再是年輕樂迷心中的主流歌手,他呈現的音樂作品,也反映出心境及年齡,不過,周華健堅信,當所有的創作元素累積到一個階段,寫出好歌的靈感就會自然出現。
經過自我調適,周華健找到新方向,現在只想寫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就算不出新專輯,也不會賦閑在家,胡思亂想,藉不停邀約的內地演唱會,去跟更多歌迷用音樂交心,找尋新的創作靈感。
歡喜和憂愁,要如何面對,或許就是樂觀與悲觀的區別。一瓶喝了一半的美酒,你可以感嘆只剩半瓶,也可以慶幸它還有半瓶。
看到周華健在臺前風光,其實心煩誰人知,前陣子在港碰到官司糾紛,周華健心痛失去錢財,但是慶幸“因禍得福”,在來港出庭答辯前,結識“貴人”,這位熱心的律師,不但全權處理瑣事,幫他打好官司,解后顧之憂,還結成把酒言歡,無話不談的好友。
撥云見日之后,再聽到周華健談話時,爽朗笑聲依舊,讓我想起他曾唱過的《朋友》: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