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的營養素,與身體的免疫系統緊密相連;免疫力的強弱,又與癌癥的發生息息相關。
人體中完備的免疫系統包括:1.免疫器官:中樞免疫器官(胸腺與骨髓)與外周免疫器官(脾臟、淋巴結與扁桃體);2.免疫淋巴細胞:淋巴T細胞、淋巴B細胞與巨噬細胞;3.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補體與淋巴因子。免疫
系統中的每一部分都與營養狀態有關。
營養素在免疫功能上的具體作用
1.營養素與吞噬細胞吞噬細胞是體內整個免疫系統的前線“哨兵”,入侵的細菌與病毒,首先要被它吞噬。吞噬細胞功能的高低,與維生素A、B6、B12、C、E、葉酸與鋅、鎂、鐵等營養素有關。
2.營養素與細胞免疫細胞免疫功能主要是由身體的淋巴T細胞所決定的。淋巴T細胞是防病、抗癌的“主力軍”,用以對抗病毒、真菌與腫瘤細胞。若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6、葉酸、鋅、鐵等供給不足時,則可出現營養不良性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致使在免疫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的淋巴組織萎縮,使具有細胞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功能減弱,從而降低了防病抗癌能力。
3.營養素與補體免疫補體是哺乳動物血清中一種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補體具有促進溶菌、殺菌、吞噬與中和病毒等作用,并可與抗原抗體復合物結合,是抗感染免疫的重要組成部分。若長期營養不良時,具有抑菌作用的鐵傳遞蛋白減少,補體免疫作用就明顯降低,則易患疾病或癌癥。
4.營養素與體液免疫體液免疫包括非特異性體液免疫和抗體(免疫球蛋白)。體液免疫主要是通過淋巴T細胞產生抗體而實現的。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供給不足,尤其是維生素A、B2、B6、B12、C、E、K、葉酸、鋅、鐵等缺乏時,均能阻礙抗體的產生,致使防御性抗體的功能降低,易感染疾病和誘發腫瘤。
5.營養素與皮膚、黏膜免疫若蛋白質、維生素A、B2、B6、B12、C、煙酸、鐵等供給不足時,則可降低皮膚、黏膜免疫功能。而維生素攝入不足時,易引起膠原物質生成障礙,使毛細血管脆弱,致使細菌向體內入侵。
6.膽固醇與噬異變細胞白血球研究發現,身體中有一種稱為噬異變細胞的白血球,有辨別異變細胞和癌細胞的本領。當被它識別出來后,就可分泌出一種抗異變素來殺傷和吞噬異變癌細胞,使之失去活力。而維持這種噬異變癌細胞的白血球的生存物質,卻正是膽固醇。
增強免疫力能夠防治癌癥
每個人體內均存在著癌癥基因。身體受環境、飲食等諸種因素影響,大約有1 000萬個細胞發生突變。當營養供給良好、免疫力強的時候,盡管有突變的細胞,但在強大的免疫系統的攻擊下,必然會被消滅?,F實生活中,約有萬分之一左右的人,由于營養不良等多種因素引起免疫力降低,使得免疫活性細胞不能識別突變細胞,使其生長繁殖,最后發展成為癌癥。
特別應強調指出的是,被稱為身體健康衛士的淋巴T細胞,在免疫功能上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免疫調節,識別并消滅癌細胞。體內還存在著許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其中很多就是淋巴細胞分泌的,它們可幫助免疫活性細胞殺傷癌細胞,如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等就起這樣的作用。
如何增強身體免疫力
1.在日常膳食中,應確保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優質水六大營養素的全面、均衡的供給。這是最基本的飲食預防腫瘤措施。
2.應經常食用新鮮蔬菜、各種水果、蜂蜜、花粉、蜂王漿、香菇、木耳、銀耳、醋飲料等,以利于提高細胞的免疫功能。
3.每天重視適當食用優質蛋白質,如乳類、蛋類、豆制品、魚、海藻類、芝麻、花生、核桃、松子、葵花子等食品,以有利于產生抗體。
應緊緊抓住預防癌癥的有利時機
據中外醫學科研證實,適宜的營養雖不能預防所有的癌癥,但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卻可以預防口腔癌、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結腸癌、直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與子宮頸癌等癌癥。
最后要特別指出的是,癌癥的發生與惡化,可分為起始期、促進期兩個階段。起始期的時間比較短,促進期時間相當長,甚至需要畢生的時間。而促進期的前期變化是可以逆轉的,一般要經過促進、逆轉、再促進、再逆轉這兩種力量的反復較量過程。應該緊緊抓住促進期時間相當長的特點,合理飲食,向體內的癌細胞,發起強有力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