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熨療外治法簡稱食熨療法,是指將食物加熱后,熨燙身體的某些部位,通過熱感傳入機體內部或宣開皮膚腠理,達到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消炎退腫、治療疾病等目的的療法。現介紹一些取材容易、簡便有效的食熨療法,供參考選用。
水熨以身體能夠忍受的最高溫度,用熱水袋或熱毛巾焐熨腹部,可治療胃反酸及寒冷腹痛。
酒熨白酒250克燙熱,用棉紗浸蘸后,自上而下擦搓胸口,可治療心胸脹滿、心郁不舒等癥。
鹽熨粗鹽500克,入鍋爆炒,熱后裝入布袋,熨燙肚臍及小腹部,可治療急慢性腸炎、久痢、痛經、受寒腹痛;熨燙手心足心,可治療手足抽筋。
蛋熨雞蛋或鴨蛋1枚,放入水中加熱,熨燙腹部、背部及四肢,可減輕寒濕腹痛、傷風感冒、腹瀉虛脫、四肢厥冷等癥。
蔥熨連根須大蔥切碎,放入干鍋內,炒至極熱,加醋少許烹,隨即用布包好熨小腹、臍周,可治療尿閉、小腹脹痛;熨燙背部、頸部、前額,可治背心涼、痰多氣喘、風寒感冒及偏癱等。
蔥姜熨老姜、洋蔥頭等量,橘葉數片,切碎,加酒少許炒熱,用布包好,熨燙關節疼痛處,可治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熨燙臍部,可治療小兒傷食腹瀉、受寒腹痛等癥。
椒蒜熨大蒜瓣250克,胡椒少許,搗碎放入碗中,置于熱水盆中燙熱,然后用布將椒蒜包好,熨臍周,可治療久治不愈的寒瀉,效果甚佳。
麩皮熨小麥麩皮500克,入干鍋內炒至極熱,加醋、酒少許烹,用布袋扎好,熨燙肋和腹部,可治療胸肋痛、腹中瘀塊及腸鳴腹瀉等癥。
茴香熨茴香250克,粗鹽500克,置鍋內炒熱,用布包好,熨燙關節痛處,可治療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