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銀企信貸關系中存在道德風險,給銀行和社會造成了諸多危害#65377;本文在銀企之間博弈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建立和完善破產清算機制,建立和健全社會信用保障體系,降低銀行的監督成本,推進利率市場化建設,都有助于道德風險的防范#65377;
關鍵詞:道德風險;博弈;定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F830.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06)08-0013-03
國有商業銀行的高不良貸款率,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和盈利能力,而信貸關系中的道德風險是引致和增加銀行不良貸款的重要原因#65377;由于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同時,作為獨立經濟體的商業銀行和企業,都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標做出最優決定,他們之間存在利益沖突,在約束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存在嚴重的道德風險問題#65377;道德風險的存在增加了銀行的經營風險,增大了經濟中的不確定性因素#65377;銀行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以有效防范道德風險#65377;本文試圖從對銀行與企業貸款中的博弈分析中,設置一種可行的博弈規則及定價機制,通過設計合理的違約價格,使銀行能夠有效的防范企業的道德風險,使其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追求,選擇對銀行有利的行動#65377;同時綜合博弈分析的結果,提出有效防范銀企信貸關系中道德風險的建議#65377;
一#65380;道德風險防范分析
在銀行與企業的信貸博弈中,企業比銀行擁有更多信息,企業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情況,比如投資項目的盈利能力,風險大小,貸款的償還概率等#65377;而銀行只能根據企業所披露的公開性報表來了解企業的情況,辨別和分析企業和貸款項目的類型,收益和風險以及企業的信譽等情況#65377;我們可以在委托—代理的框架下對該博弈進行分析#65377;作為委托人的銀行在貸款之初,需要設計一個激勵合同以誘使代理人從自身利益出發選擇對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動,以有效防范企業的道德風險#65377;
(一)模型的構建與分析
我們引入兩人博弈來構建銀行與企業的博弈模型#65377;
假設1:某銀行與某企業簽訂貸款合同,貸款金額為A,利率為r,并假設資金可獲得的無風險利率為r0(r0 假設2:企業有兩種策略:違約或者不違約,銀行也有兩種策略檢查或不檢查#65377;銀行的檢查成本為d,檢查的概率為x,若企業被發現違約,則必須向銀行繳納數額為Q的罰金(Q>d),企業違約的概率為y#65377; 假設3:企業按合同約定的項目進行投資,投資成功的概率為P,投資收益為V;若企業違約投資于高風險項目,設投資成功的概率為P′,投資收益為V′#65377;其中P>P′,VV′(即V遠小于V′)#65377; 假設4:若企業投資失敗則收益為0,無力償還所欠銀行貸款#65377; 假設5:設k0為本金與利息之和,即k0=(1+r)A#65377;同時假定:V′P′>VP,因為只有當投資于高風險項目時的期望收益大于原項目的期望收益時,企業才有違約的激勵#65377; 我們考慮到企業投資成功的概率,計算出其期望收益矩陣為表1: 表1銀企信貸博弈矩陣 銀行與企業均從最大化期望收益來做決策#65377;從表1我們可以看到: (1) 若V′P′-k0-Q>VP-k0,即Q (2) 當Q≥V′P′-VP,時,此博弈不存在純戰略納什均衡①#65377; (3) 再考慮混合戰略納什均衡的求解:給定σ=(σe,σb)代表混合戰略組合,其中σe=(y,1-y)代表企業的混合戰略,σb=(x,1-x)代表銀行的混合戰略#65377;給定x,企業選擇“違約”的期望收益為:Ee1=(V′P′-k0-Q)x+(V′P′-k0)(1-x)=V′P′-Qx-k0;企業選擇“不違約”的期望收益為:Ee2=(VP-k0)x+(VP-k0)1-x=(VP-k0),用“支付等值法”[1]求解混合戰略納什均衡,企業選擇“違約”與“不違約”是無差異的,因而:(V′P′-k0-Q)x+(V′P′-k0)(1-x)=(VP-k0) 給定y,銀行選擇“檢查”的期望收益為:Eb1=(Q+k0P′-d)y+(k0P-d)(1-y);銀行選擇“不檢查”的期望收益為:Eb2=k0P′y+k0P(1-y),用“支付等值法”求解,銀行選擇“檢查”與“不檢查”是無差異的,故有:[Q+k0P′-d]y+(k0P-d)(1-y)=k0P′y+k0P(1-y) 因此,混合戰略納什均衡解為x*= ,y*= ,即企業以 概率選擇違約,銀行以 概率選擇檢查#65377;當x> x*時,有 < ,即銀行檢查的頻度較高時,企業違約是不利的#65377;當x 從①#65380;②式看出如果合同規定的企業違約罰金越高均衡時企業的違約概率越低,銀行的檢查概率也越低即銀行期望的檢查成本越低#65377;從②式我們還可以看到,銀行檢查成本d越大,則企業的違約概率越大#65377;因而銀行提高處罰的標準,降低檢查成本能夠有效的抑制企業的道德風險#65377; 2.定價機制 信貸關系中道德風險的存在,使銀行在信貸業務中承擔了額外損失的可能性,即由于企業的違約而可能遭受的貸款損失#65377;因而銀行有必要制訂合適的貸款利率,使其對所承擔的額外風險獲得某種形式的補償,同時也使企業因此而受到價格上的懲罰#65377; 均衡條件下企業與銀行的期望收益分別為: ③#65380;④式表明,企業存在道德風險可能的條件下,銀行與企業博弈的結果是,企業的預期收益與企業不違約#65380;銀行也不檢查的預期收益相等,而銀行的預期收益比企業不違約#65380;銀行也不檢查的情況下減少了( <0)#65377;企業違約沒有增加自身預期收益的同時卻減少了銀行的預期收益#65377; 如假設1,銀行資金可獲得的無風險利率為r0,則企業不存在道德風險時的利率r′應滿足(1+r′)P=(1+r0),即 時,才滿足銀行的參與約束,銀行才會給企業提供貸款#65377; 當企業存在道德風險可能時,只有當 因為 ,即貸款利率大于不存在道德風險時的貸款利率,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銀行以提高利率對所承擔的道德風險做了補償#65377; 二#65380;對道德風險防范措施的思考 從上文的博弈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信貸關系中的道德風險造成了三方面的影響:其一,銀行與企業在均衡狀態時還存在帕累托改進,沒有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65377;即道德風險的存在,造成了經濟社會效率的損失;其二,銀行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以防范道德風險,以減少貸款損失的可能性,從而增加了銀行的運營成本;其三,企業并不能從違約中獲得預期的額外收益,卻提高了融資成本#65377;我們看到經濟個體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初衷卻降低了整體的效率#65377;因而對信貸關系中道德風險的防范不僅能降低銀行的經營風險和運營成本,增加社會總體的利益,同時也從客觀上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即當企業違約的可能性降低時,其相應的可以以較低的利率融資#65377; 同時,從博弈分析的結論可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范道德風險: 第一,銀行提高處罰的標準Q,能夠有效的抑制企業的道德風險,同時提高銀行的期望收益#65377;對企業的處罰可以是貨幣方面的,如銀行可以通過提高再貸款利率#65380;停止追加貸款等對企業違約進行處罰;也可以是其它方面的,如降低企業的信用等級,聯合其它金融機構停止對其提供貸款,將其違約信息公之于眾等等#65377;但在我國現行的金融運行環境下,行政的干預和制度的不完善,使銀行貸出款項后對信貸的約束比較弱#65377;一方面,由于我國尚不具備完善的企業與個人信用保障體系,其它金融機構不能及時獲得企業違約的信息,信息不對稱的情況較為嚴重;另一方面,破產機制的不完善和政府對國有大#65380;中型企業的隱性擔保,使企業的違約成本較低,同時也增加了銀行通過處理抵押物品收回部分貸款的成本和難度#65377;[2] 因此,相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如建立和健全企業法人制度,完善企業清算破產機制,建立和完善全社會信用保障體系,提高企業違約的預期成本,才能制約企業的違約行為,有效的抑制道德風險#65377; 第二,降低監督成本#65380;提高檢查的頻度#65377;監督成本的存在是產生道德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65377;作為獨立經營的法人實體,商業銀行與其它企業一樣,對成本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65377;它關系到銀行的競爭力#65380;盈利能力和抵抗沖擊的能力#65377;銀行監督成本的降低可以有效利用現有資源,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改進監督技術,從而在有效控制道德風險的同時,提高銀行的盈利水平#65377;為降低監督成本,商業銀行需要加強內部管理和控制,改進監控技術,建立對貸款企業進行有效監督的機制,提高對不同項目的甄別和監控能力#65377; 第三,提高貸款利率上限以獲得承擔額外風險的補償#65377;前文指出,銀行可以通過提高貸款利率對所承擔的額外風險進行補償,但就目前而言,由于我國的利率尚未實現市場化,基本上由中央銀行決定存貸款利率,因而其可操作性不強#65377;為提高商業銀行自主經營程度,須進一步加強利率市場化建設,發揮市場價格機制的調節作用#65377; 那么當商業銀行可以自主決定存貸款利率時,提高貸款利率是否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事實并非如此,利率的作用受到逆向選擇的限制#65377;由于存在逆向選擇,商業銀行提高貸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對所承擔的道德風險進行了補償,但由于利率的提高,將把一些資信較好的企業排斥在貸款之外(因為資信較好的企業不愿接受較高的貸款利率或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得成本更低的資金),而更多的不守信用者卻被納入貸款對象,從而從整體上降低了商業銀行的貸款質量#65377;另外,較高的貸款利率會惡化借款者與貸款者之間的關系,同時,在整體上,由于銀行業監控的缺乏效率造成了資源的浪費(Andres Almazan, 2002)#65377;[3] 因此,銀行在利率定價的基礎上,需要加強對貸款項目風險的甄別,對于好的#65380;風險較小的項目收取較低的利息,對于信譽較差的企業或風險較高的項目收取較高的利息,以獲得風險報酬并通過差別定價激勵企業建立良好的信譽#65377; 注釋: ① 若銀行以1的概率選擇“檢查”,則企業將選擇“不違約”,因為V′P′-k0-Q 參考文獻: [1] 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 [2] 黃儒靖.個人消費信貸的博弈分析[J].金融研究,2003,(10). [3] Andres Almazan“A Model of Competition in Banking:Bank Capital vs Expertise“[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1,87-121(2002),doi:10.1006/jfin.2001.0327,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idealibrary.com.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