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長江航運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本著以人為本、文化自治的思想,積極探索企業安全文化的理念自治、管理自治和行為自治,不斷充實、豐富、完善企業安全文化,促進了企業安全穩定。2001年以來,中國長航已連續6年被評為全國“安康杯”安全競賽優勝單位。
理念自治
——構筑安全文化之魂
中國長航以水上運輸為核心主業,主要提供散貨、石油、液化氣、集裝箱、滾裝等運輸服務,形成了長江、沿海、遠洋相互貫通的運輸格局。航線分布廣、人員流動、船舶分散,水上航行風險大,我們在安全工作中,有過血的教訓,付出過沉重代價。前人用智慧、汗水、血淚、生命換來了中國長航安全文化的積淀。例如,較完整嚴格的規章制度,許許多多精神和心理層面的警句、格言,都為今天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但是,處于加快發展時期的中國長航,安全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安全與生產的矛盾十分突出;新市場、新航線、新船型、新機型不斷增多,船舶安全風險、污染風險、商務風險同在;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經營領域不斷拓展,局部存在船舶不適航、人員不適崗的問題;安全規章制度嚴不起來、落實不下去的現象依然存在,麻痹思想、僥幸心理,仍然困擾企業安全。中國長航經營管理層意識到,企業要發展,必須安全發展。要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僅要靠良好的技術、設備、管理;更要靠先進文化的引領、支撐。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中國長航把安全文化建設作為重要內容,把確立企業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放在首位,實施理念自治,為企業本質安全夯實基礎。
從2002年開始,新一輪中國長航安全文化建設開始啟動。首先,廣泛開展群眾性討論與研究,逐步統一員工對安全文化的認識;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在全體員工中廣泛開展安全文化理念的征集活動;通過征集和比選,將比選方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充分討論,在員工互動式的教育中逐步統一認識,并確立企業安全文化理念,然后對企業安全文化理念進行全面宣貫。我們用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統一認識、征集理念、認知確立、全面宣貫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我們統一了三個層面對安全理念的認識,即:安全文化對領導層來說,就是有以人為本,把人民的生命財產放在首位的強烈責任意識;對企業管理層來說,就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制定適合企業情況的安全原則;對每個職工來說,就是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不被別人傷害。最后,在職工代表大會上,審議通過并確立了企業的安全理念,即:安全第一,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重在落實。安全是航運企業的生命線。全員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理念,樹立“如履薄冰”的危機意識、“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責任意識,把安全重點放在預控預防上,把安全管理的力度放到現場去,強化安全制度執行力,杜絕違章指揮,杜絕違章操作,杜絕習慣性違章,互相提醒,互相關照,人人為安全,時時想安全,處處保安全。對安全核心理念我們概括為“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中國長航安全文化理念的確立,對企業安全管理和員工安全操作形成了導向力。集團總經理對全集團明確要求:要發揮安全文化的影響力、激勵力、約束力、導向力作用,將安全理念與實踐有效結合,靠安全教育、安全文化的熏陶和滲透,使安全理念真正成為員工行為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準則。
為了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幾年來,我們充分運用多種安全活動載體展示安全理念,比如:反“三違”月、安全月活動;全局性的安全文化研討活動;安全經驗交流會;安全警句征集,運用報紙、雜志、網站、廣播、閉路電視等載體,大力宣傳“綠色環保、健康文明、安全和諧”的價值取向,通過對企業安全理念全面宣貫和引導,促使廣大員工樹立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發展觀,職工對企業安全理念的認同感逐步增強。
管理自治
——夯實安全文化之基
近幾年來,我們以企業安全理念為檢驗尺度,全面審視企業的安全管理、安全制度和安全行為,發現有些方面與安全理念不一致甚至相悖的,從管理原則和管理思想上進行必要的調整。為此,在全線的安全工作會上,集團明確提出了在新形勢下安全工作要實施“五個戰略性轉變”和“五項創新”。“五個戰略性轉變”即:從人治向法制轉變;從被動防范向加強預防管理轉變;從集中整治向規范化、經常化和制度化轉變;從事后查處向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強化責任主體轉變;從以控制傷亡事故為主,向全面做好職業健康和勞動保護轉變。“五項創新”即:安全理論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方法手段創新、科學技術創新、安全文化創新。要求安全管理工作要充分體現“預防為主、標本兼治、強化基礎、綜合治理”的基本工作思路。
“預防為主”,就是把預防事故作為安全管理的中心任務,把主要精力放在落實防范措施上,把各項工作做在事故發生之前。
“標本兼治”,就是要立足當前,通過明晰各級領導責任,完善規章制度,開展專項整治,遏制事故多發勢頭,實現治標;同時,要著眼長遠,建立以安全管理體系為核心的長效機制,塑造先進的企業安全文化,逐步實現治本。
“強化基礎”就是要切實抓好基層單位和基礎管理。基層是一切安全工作的落腳點,基礎工作是規范管理行為的立足點。
“綜合治理”,就是要從體制、機制、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教育等手段,多管齊下;就是要打造“集團總部統一領導,二級單位依法生產,安全監管專群結合,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安全工作格局,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遵循“預防為主、標本兼治、強化基礎、綜合治理”的工作思路,中國長航重新制定和修訂完善了《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管理辦法》、《船舶安全管理規定》、《船舶水上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安全工作考核管理實施細則》等多項規章制度、管理辦法,使安全理念在企業安全管理中具體化、制度化。安全管理部門也開始運用優化組織結構、簡化管理流程、制定安全規范、提升員工技能和強化制度執行力等組合手段,使安全理念向制度文化轉變,有力地促進了安全管理自治。
行為自治
——讓安全文化落地生根
據我們集團安監部門統計,船舶安全事故中的80%是人的主觀因素所致。原因是由于事故的當事人責任心不強,麻痹大意,違章操作,就是一瞬間的疏忽或冒險而釀成慘劇。讓企業老總十分困惑的是,2 000多艘船散布長江、大海,離管理機關千里之外,航行條件復雜多變,船在航行中的一車一舵,都是船員操控,安全的主動權在眾多船員手中,管理層無法掌控而提心吊膽。企業希望有一種落實制度的制度,嚴格紀律的紀律,甚至應該還要有控制那些制度和紀律管不到的不安全行為的辦法。這些必須解決的安全難題,企業苦苦思索和尋求了許多年。現在,我們從安全文化角度分析,認為安全文化要固化于制,更要外化于行。要通過安全文化的滲透,以文化力增強船員的職業責任感和事業心,真正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
這幾年,我們開始在船舶營造安全行為文化氛圍,大量收集整理和提煉具有生命力的船舶安全行為文化,印制了6萬條行為文化標語在船舶廣泛張貼,印成5 000本小冊子發給船員閱讀,讓船員從安全行為文化中得到啟示、警示和提醒。如,“安全行為的根本在于安全責任心”的“基本心態”;“勤望,觀動向,早松車,主動讓”的12字避碰方針;“不開英雄船(不逞能)、不開霸王船、不開賭氣船”的“三不要求”;“情況不明停車穩舵,臨停三分不搶一秒,不冒霧冒險航行”的“約法三章”;“三公里以外發現目標,二公里以外判明動向,一公里以外避讓到位”的“三二一原則”;“誰釀成事故誰就在犯法,誰造成污染誰就是罪人”的“特別警示”;針對出了事故后,船員強調客觀,把錯誤極力推給對方的老問題,明確提出“出了事故只講主觀,不講客觀,只講有錯,不講有理”的嚴格要求,等等。每年,集團都要開展“安全警句征集”、“我為安全獻一計”活動,設立事故曝光臺、安全監督崗,并在船員家屬中開展“親人安全寄語”、“親人囑托伴我行”、“家庭幸福話安全”活動,把妻兒老小對船員的囑托話語貼到船員生活區,有時做出大橫幅,在碼頭、基地宣傳。如,我們曾在船舶基地拉出大橫幅,橫幅上寫著一位船長妻子寄語:“航行在外,妻有交待,平安歸來才是真愛”、一位船員的家屬寄語:“我主內,你主外,安安全全是全家的期待”,讓泊港的船、過往的船都能看見。這一系列的措施,為船舶營造了良好的安全行為文化氛圍。
為了確立具有船舶特色的安全文化體系,我們通過對安全航行的先進船舶進行經驗總結,提出并推廣了具有長江航運特色的船舶安全行為文化體系,即,構建“以我為主、技術過硬、心態磨煉”的船舶安全管理“鐵三角”,“嚴格、和諧、進取”的船舶安全行為文化。
“嚴格”,主要是調整制度與人之間的關系。對于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制度的執行,必須嚴格,不打折扣。而且,每個人都是監督員,船員對安全管理的執行要高度自覺,體現“嚴格”的文化取向。
“和諧”,主要體現在航行操作時要“三個著想”,即:不開霸王船、替對方著想,不開英雄船、替公司著想,不開賭氣船、替家人著想。
“進取”,主要是倡導學習技術、鉆研業務、創新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在推行單船安全行為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關注效果,加強指導。對安全作出杰出貢獻的船舶和個人授予很高的榮譽和給予重獎,如,評選“十大優秀船長”、“十大優秀船員”,以模范員工的姓名為船舶冠名,打造安全文化的榮譽平臺,激勵員工學先進、趕先進,營造安全光榮的文化導向。
安全文化是自治文化,文化自治是企業安全工作的新境界,只有用先進文化對企業安全工作進行自治自律,用文化力影響、促進和保障企業安全,企業才可能實現本質安全。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