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國務院在全面分析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的基礎上,經過反復研究,決定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規范公務員收入分配秩序;同時,改革和完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完善機關工人工資制度,適當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各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城市低保對象補助水平。這項決定顯示:我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式啟動。
一、收入分配更注重社會公平。
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加大調節收入分配的力度,規范個人收入分配秩序,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二、建立公務員工資新機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公務員法規定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公務員工資制度。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重在建立新制度,形成新機制。嚴肅紀律,規范秩序。通過簡化工資結構、增設級別、增強級別功能、完善工資調整辦法等措施,進一步加強工資的激勵作用,促進公務員隊伍建設。二是適當向基層傾斜。我國公務員隊伍60%在縣以下基層單位,92%是科級以下人員。為了鼓勵廣大基層公務員安心本職工作,工資改革中采取了相應的傾斜措施。主要有:加大低職務對應級別數,使低職務公務員有充分的晉升空間;實行級別與工資等待遇適當掛鉤,使基層機關因機構規格和領導職數限制沒有晉升職務機會的公務員也能提高待遇;對縣鄉黨政主要領導高定級別等等。三是向艱苦邊遠地區傾斜。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擴大實施范圍,提高津貼標準,增加津貼類別,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這對于扶持艱苦邊遠地區公務員提高工資收入,縮小地區間收入差距有著重要作用。
三、建立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
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一是建立崗位績效工資制度,使工作人員的收入與其崗位職責、工作表現和工作業績相聯系。崗位績效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四部分,其中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為基本工資,實行“一崗一薪、崗變薪變”,“一級一薪、定期升級”。二是實行新的工資分類管理辦法,根據單位類型不同實行工資分類管理。三是建立符合事業單位自身特點的工資正常調整機制,在運行機制上與機關不同。四是完善高層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建立事業單位主要領導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五是健全收入分配調控機制。實行分類管理、分級調控,完善收入分配調控政策。
四、讓廣大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在這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國家將繼續適當提高相關人員的待遇水平。一是適當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二是適當提高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三是適當提高城市低保對象的補助水平等。與以往歷次統籌考慮相關人員和社會保障對象的政策相比,這次調整的政策措施力度更大,中央財政補助的數量也是歷史上最多的一次。這是一項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確保廣大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的德政之舉、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