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耶寺位于拉薩市東南扎囊縣城東部50公里的雅魯藏布江北岸扎瑪山麓。藏語“桑”是想的意思,“耶”是超出的意思,藏文全稱意“吉祥永固天成桑耶大伽藍”或“鄔策欽莫寺”,意為“大首領”或“大法輪寺”等,統稱桑耶寺。
桑耶寺建筑規模宏大,殿塔林立,以金碧輝煌的鄔孜大殿為主體,組成一座龐大的建筑群,總面積2.5萬余平方米。整個建筑形式完全是佛教中關于世界形成的圖說。鄔孜大殿象征世界的中心須彌山。太陽、月亮殿,象征日、月。大殿四角方向建有紅、白、綠、黑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周圍東南西北分別建有四座神殿,代表佛經上所說的四大洲;四座神殿附近又建有八個小殿,代表八小洲。寺院圓形圍墻長1 008米,代表世界的外圍鐵墻。

據說,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后,建立了奴隸制的吐蕃王朝。他是個很明智的君主,非常重視同周邊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相繼同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唐朝的文成公主聯姻,使佛教從東西兩個方向傳入西藏。650年,松贊干布去世后,兩代贊普因忙于征戰,無力發展佛教。754年,赤松德贊繼位,大興佛法,特迎請寂護大師和蓮花生大師入藏,仿古印度歐丹達普黎寺格局,融漢藏建筑風格于一體,于779年建成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
寺院建成后,赤松德贊親自挑選七名青年剃度出家,在桑耶寺內學經、譯經,成為西藏歷史上第一批僧侶。桑耶寺佛、法、僧三寶俱全,所以說它是西藏寺廟之祖。10世紀后半期,該寺成為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的中心寺院。在這極盛時期,桑耶寺共有八大扎倉,寺中喇嘛多達萬眾。但好景不長,僧團內訌,三王妃殿毀于兵燹。清朝初年,桑耶寺又遭回祿之災,大殿建筑多被燒毀。到六世達賴喇嘛以后才陸續修建,直到七世達賴喇嘛時期才重新修建好。現在能看見的就是重新修繕的桑耶寺,寺廟基本上恢復了原來的面貌,占地面積11萬多平方米,主殿占地4 900多平方米,平面呈圓形,建筑風格獨特。
桑耶寺主要景點
該寺是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主要景觀為鄔孜大殿。大殿底層為藏式建筑,中層為漢式建筑,頂層為印度式建筑。四周分別建有四大殿和八小殿,東北角法輪塔為綠色,東南角為白塔,西南角為紅塔,西北角為黑塔,圓形圍墻上聳立著108座小白塔。
哈布山位于桑耶寺東面,也是這里的一景。
相關鏈接
旅行線路
1.交通工具:在拉薩市長途汽車站可乘坐大轎車、中巴車和各類小轎車。
2.乘車費用:長途車25元/人,中巴車 38元/人,小轎車 150元/車。
3.行程線路:拉薩—曲水大橋—扎囊縣渡口—雅魯藏布江(乘船)—桑耶寺。拉薩到扎囊,路況較好。
食宿
1.住在寺院賓館。普通間:四張床,每天20元/人;標準間:兩張床,每天40元/人。寺院賓館內配有淋浴室,衛生間在一樓,不是太方便。
2.寺院一層有餐館,炒菜、米飯、面食、咖喱飯、酥油茶等食品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