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從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開始,揭開了商業運作的紅蓋頭,在觀眾的一片詛罵聲中相繼上演了周星馳的《功夫》、徐克的《七劍》、馮小剛的《手機》、陳凱歌的《無極》等。直到中國的幾個頂尖導演被觀眾幾乎罵個狗血噴頭之后,從《霍元甲》開始,人們才漸漸看清中國電影獨特的商業模式——簡單無聊的故事情節+爆發式的炒作十美輪美奐的畫面+觀眾、影評的一片詛罵+一路飆升的票房。
2005年和2006年之交的賀歲檔尤其熱鬧:前有《如果·愛》、《無極》、《千里走單騎》、《情癲大圣》的12月酣戰,后有《金剛》、《戰鴿總動員入《霍元甲》等片的1月爭鋒。“七劍下天山”,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撒手锏。面對新春賀歲檔的瘋狂競爭,《霍元甲》逐漸勝出:1月25日.《霍元甲》首映,據中影發行放映分公司不完全統計,首日票房將近800萬元,創下一年來周三起片的電影中最好的成績。之后隨著春節假期的來臨,觀眾的觀影熱情日漸高漲,上映5天,《霍元甲》以2500萬元的票房成績,創下春節檔首周票房新高。春節七天長假,《霍元甲》也以6500萬元的佳績毫無懸念地傲視群雄,與另一部賀歲大片《金鋼》共同占據春節檔票房70%的市場份額。2月14日情人節一天,《霍元甲》又拿下400多萬元的票房,至此,上映三周的《霍元甲》,票房突破9000萬元,這個成績已經超出《七劍》在2005年8月暑期檔創下的票房8300萬元的總數。
同時,在臺灣影片上映5天票房就突破了1億新臺幣;在香港,《霍元甲》上映不到三周的時間,票房已經達到2800萬港幣,改寫了由《英雄》創下的2667萬港幣的華語片票房紀錄,而前時成龍的回勇之作《新警察故事》和《神話》也不過2000多萬港元而已。此外,繼影片在亞洲獲得極大成功之后,歐洲和北美的片商也對該片虎視眈眈。繼該片敲定年內在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全線上映之外,剛剛發行《斷臂山》的北美著名影片發行公司——焦點(FOCUS)公司也已經買下了該片在北美地區影院和影碟的發行權。在歐美獲得好評的該片,在今年春季檔登陸北美。
毀譽參半,好票房卻沒有好評
比較富有戲劇性的是,《霍元甲》雖然一路票房飄紅,但院線公司此前并不怎么看好該片,媒體、觀眾對影片的評價也沒有一邊倒地喝彩,而是毀譽參半。究其原因,影片說教味太濃成為最大的詬病。
影片講述了霍元甲從一個好勇斗狠、過度追求聲名的武夫轉變為知曉武術精髓、終成大俠的故事。一些觀眾比較熟悉的情節.如對決外國大力士、挑戰四國高手等在本片中均被濃墨重彩地呈現。如果單純從動作場面來看,《霍元甲》應該沒讓人失望,迷蹤拳對決西洋拳、中國長槍對決德國長矛、中國劍對決西洋劍、三截棍對決東洋刀以及中國擒拿手對決澳洲摔跤……高空擂臺。驚心動魄:酒樓死搏,生猛狠辣。但是故事情節的過分簡單和嚴重的說教味,讓觀眾一片噓聲。
更為媒體及觀眾所詬病的,主要是影片加入了霍元甲與盲女月慈的愛情和對周杰倫及楊紫瓊的弱化處理。不少觀眾對此前炒得火熱的由周杰倫唱的《霍元甲》主題曲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令人失望的是,當影片放完之后一段時間內,也未見播放周杰倫為此片創作的曲子。只等到人走得差不多了,影片放映字幕時才聽到他的真聲。由于周杰倫唱腔很快,片方也未給歌曲打上字幕,而且曲子只播放了很短一段,因此,很令那些沖著周杰倫的“粉絲們”失望。雖然譜曲并演唱都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但這首同名主題歌自曝光以來飽受爭議,連日來淹沒在口水中,更有人稱其為電影數個環節中的最大敗筆。另外,穩坐好萊塢的楊紫瓊在電影《霍元甲》里友情出演了一位奧委會官員,出現在影片的一頭一尾,不過,上映的影片中沒有見到楊紫瓊的一個影子。
盡管遭遇如此詬病,然而影片《霍元甲》連連創下的票房是最具說服力的,在各自裹挾著“獨門秘笈”的賀歲片大戰中能夠勝出,影片《霍元甲》無論在選材和定位、明星牌的打法、宣傳投入等方面,都有可圈點之處。
選材大打懷舊牌,定位“老少”年輕人通吃
江湖兒女的情懷一如中國的足球情結,在《英雄》、《天下英雄》、《十面埋伏》甚至《七劍下天山》等一部部功夫片一再戕害江湖兒女滿腔熱情的背景下。仍然對“江湖”對“功夫片”保有難以割舍、沒有褪色的期待,不能不令人感動。因此,近年的幾部大制作的華語片題材都鎖定為功夫片。電影《霍元甲》亦如此。《霍元甲》雖然在影評界毀譽參半,但迎合了老百姓在過年的時候看部熱鬧的中國功夫電影的胃口。不老的功夫英雄李連杰在影片中宣揚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主題更使得影片適合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觀眾觀看。
更重要的是,這位大俠是許多人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擁有電視機后看到的第一位令人難忘的熒屏形象。1983年,電視連續劇《霍元甲》作為引進內地的第一部香港連續劇,當年在中央電視臺播放之時,可謂萬人空巷,霍元甲、陳真、精武館、迷蹤拳……男女老少無不癡迷,成為當時內地最火爆的電視劇。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大氣的歌詞,簡單上口的旋律,有直抒胸臆的暢快,更是唱起了無數人心中的民族豪情和英雄氣概。一部電視劇能對全國人民產生那么大的沖擊,今天的青少年或許難以想象。
當年的“霍迷”今天都已經不算年輕了,然而,絕大部分的東西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湮滅,但精神尤其是英雄精神卻具有永恒的魅力。有了1983年電視劇的鋪墊,當年的“霍迷”們極有可能重新再回到影院,尤其是當電影在這樣一個大制作的商業時代,在這樣一個缺乏英雄沒有:仕舉的年代,我們的觀眾,太需要霍元甲這種英雄式傳奇式的愛國英雄來消解日常生活的平淡無奇。
江湖兒女一代代,新生代的江湖兒女仍然保有不老的江湖情結,當他們的超玄超酷的偶像周杰倫都肯分文不取地為自己的偶像李連杰的最新影片譜曲并演唱,一部陳舊題材的電影立刻被賦予了鮮活的時尚元素,大批年輕的“粉絲們”走進影院也咸了順理成章的事兒。不能不讓人感慨,這是一個合作的、多贏的時代啊!
明星牌原來可以這么個打法兒
雖然《霍元甲》還算不上是超豪華的大制作,但影片《霍元甲》在片里片外卻將明星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
“功夫皇帝”的號召力+“最后一部電影”的噱頭
看動作片《霍元甲》,觀眾當然首先沖著”功夫皇帝”李連杰而來。作為當今世界上備受尊崇的武術家、華裔好萊塢影星,李連杰的影迷遍布全球。12歲便奪得中國全國武術冠軍,至今紀錄仍未被人打破;1982年加入電影圈,主演其首部作品《少林寺》便一鳴驚人,并以其“真功夫”贏得無數掌聲;此后的《黃飛鴻》及《精武英雄》,更奠定了他武術英雄的江湖地位;上世紀90年代中期,李連杰獲邀到美國發展,走上好萊塢的金光大道,跟美國金像影帝梅爾·吉普森合演了第一部作品《致命武器4》,此后又演出不少好萊塢作品;2001年,李連杰獲張藝謀之邀,合作拍攝華語國際大片《英雄》,再次蜚聲海內外;最新作品《狼犬丹尼》系國際著名監制導演路易·萊特瑞爾的大作;此番斥資1.5億元打造的華語大片《霍元甲》,更是一部極具李氏個人風格的作品。
不老的“功夫皇帝”慣于用他的拳腳說話,不過.這次的《霍元甲》稍有不同。從劇本創作到拍攝到宣傳造勢,李連杰都完全參與。去好萊塢鍍了一層金的李連杰還學到了一手商業電影慣于炒作的拿手好戲,對“功夫皇帝”還不夠自信、或者說當其商業野心超過了其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家的追求的時候,便拋出了一個“最后一部電影”、“從影二十多年來最重要作品”“收山之作”等噱頭。
2005年7月,《霍元甲》在上海關機,這部電影拍攝半年以來,一直保持著極高的神秘度,保密工作之嚴謹可與《十面埋伏》、《無極》等相提并論,但除了以神秘感去吸引影迷外,《霍元甲》更由于被傳為李連杰的最后一部武術作品而受到特別的關注。然而,春節檔期剛過,李連杰便出面澄清:“其實我是說《霍元甲》是我的最后一部武術電影,但并不意味著我放棄拍動作片、功夫片。武術的概念里面包含著倫理道德,人生哲理,有東方的文化精髓,但是動作只是一種電影的外在形式,我覺得中國的動作電影要想真正獲得西方觀眾的認可,就必須要體現東方文化的內在特質。”原來,所謂的“最后一部電影”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啊!咱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原來是一個簡單的文字游戲噢!不過,觀眾誰會去真的較這個真兒,將制片方以“虛假宣傳”訴諸法庭啊?不管用什么手段吆喝,票房是最有說服力的。
鬼才導演于仁泰“天下第一指”袁八爺“流行天王”周杰倫的超強制作班底
影片《霍元甲》在主創人員的陣容上.堪稱“好萊塢華裔電影的夢之隊”,主演李連杰,導演于仁泰,武術指導袁和平都是目前在好萊塢成績斐然的華人電影人。在好萊塢主流院線中,李連杰是極具票房號召力的華人明星.此番《霍元甲》在海外的版權大賣再次印證了這一點。導演于仁泰早年是香港電影界泰斗級導演,《白發魔女傳入《花田喜事》是他的代表作。于導二十多年前開始在好萊塢發展,是最早進入好萊塢的華人導演之一。袁和平在美國電影界被稱為華人高手,由他指導的《臥虎藏龍》、《黑客帝國》等系列影片,已經成為好萊塢電影史上的經典,在香港袁和平更有“天下第一指”的稱號。他與李連杰多次合作的《黃飛鴻》系列、《太極張三豐》等片,也都是香港功夫片的經典,這次“三高”合作,也成為《霍元甲》最佳看點之一。
而“流行天王”周杰倫亦是電影《霍元甲》中一顆不可或缺的關鍵棋子。自傳出小天王周杰倫為影片譜曲演唱且分文不取的消息以來,無疑為影片《霍元甲》在強手如林的賀歲檔電影宣傳中提升知名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博得偶像李連杰的認同和喜歡.小天王周杰倫也毫不含糊,“創作壓力雖大,但進展還算順利”,僅用半個多月的時間就制作完成,他把《龍拳》、《雙截棍》兩首歌的精華結合在《霍元甲》里面,特別是一段加入現代韻律感的京劇花劇花旦唱腔更富創意。1月6日,在《霍元甲》主題歌香港發布會上,“雙杰會”成為各大娛樂媒體報道的焦點,李連杰贈送給周杰倫一本《霍家拳譜》、周杰倫回贈以一張裝裱好的主題歌的樂譜,李連杰說周杰倫唱歌比他出拳還快等細節都被媒體大寫特寫。憑著“小天王”的魅力加上《霍元甲》的爆料,發行量可想而知,而宣傳效應就無法估量了。
精心策劃,宣傳投入收放自如
相對而言,影片《霍元甲》在宣傳投入方面算不上奢侈,但巧妙地宣傳,不遺余力地造勢,最終產生的宣傳效應卻相當理想。該投入的地兒,就鋪張個夠,并且充分曝光,做不到盡人皆知至少“彩兒”也貼在了臉上;而該節儉的地兒,點到就為止。
預告片的鋪張
據好萊塢相關統計,各種電影宣傳廣告投入里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預告片,因為這是最直接、最原汁原味還原電影魅力的宣傳手段。1.5億元打造的李連杰武術巨片《霍元甲》,重金禮聘了曾經替道格·李曼賣座電影《史密斯夫婦》操刀剪輯預告片的剪接師精心打造,百萬美元的投入也讓2分多鐘的《霍元甲》預告片成為華語電影中最貴的預告片。為了把電影預告片做得精彩絕倫。據說剪接師把電影重復觀看了數遍,而且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抽絲剝繭,才將電影中的精華片段濃縮到兩分多種的預告上,多個武打場面打得刺激緊張,看得血脈沸騰,其中沽月樓比武,刀光劍影,每次出招雙方都孔武有力,誓要置對方于死地,更令觀眾看得目瞪口呆。
700萬元的原景再現
近一年,隨著好萊塢大片的大舉入侵,電影特效的應用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不過觀眾看慣看多了這種巨資高投入、高科技電腦處理、大場面大動作的傳統大片之后,難免會產生視覺疲勞,而《霍元甲》這部影片正好顛覆了觀眾對大片傳統意義上的理解,影片雖然有巨額的投資,但15億元制作資金,更多的是用在細節上,并非用在場面的鋪張上。為了再現故事原景,劇組花費了700多萬元實景再現,打造了一整條天津街,以及沽月樓、打擂臺等影片中的重要場景,讓觀眾和演員更“入戲”。
500萬元的廣告投入費用
影片上映前及上映期間,在CCTV的綜合頻道、經濟頻道、電影頻道、電視劇頻道和綜藝頻道都能看到《霍元甲》的宣傳廣告,北京、上海等全國13個城市的樓宇廣告也以每日60次的頻率滾動播出《霍元甲》的片花。據發行方透露,《霍元甲》一片發行方直接廣告投入達到500萬元,這其中并不包括植入性廣告和其他品牌搭載廣告。
首映式的樸素與節儉
1月20日晚,《霍元甲》在新世紀影城舉辦紅地毯儀式。主辦方鋪設的紅地毯只留了一邊給媒體和影迷,另一邊則被三位主角霍元甲、月慈和農勁蓀的連環海報和片中各國擂臺明星的巨幅背景板占據。左右兩側還搭建了仿清的屋檐,“中國精武體操會”的牌匾赫然在目。影片主創人員及嘉賓先后走上紅地毯并在背景板上簽字,穿著中山裝的李連杰和打扮得像公主的孫儷牽著小女兒的扮演者亮相,將首映現場掀起高潮。在一片“謀殺”菲林的閃光燈閃耀中,他倆一邊配合地擺好造型,一邊又頻頻向觀眾揮手致意。紅地毯后儀式,各路嘉賓穿過“中國精武體操會”進入影院,與觀眾一同觀賞《霍元甲》。
商業經營模式 各方皆大歡喜
細細數來,《霍元甲》拍攝的前前后后、片里片外,在國內乃至國際影壇一直有著良好口碑的李連杰.自然是將自己的名人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歷經三次劫難的人生經歷、百所大學的健康講座、拍攝影片的良好動機、“最后一部電影”的強勢宣傳,屏幕上的李連杰全無了往昔的靈氣與瀟灑,已然老矣!但“功夫皇帝”終歸還是寶刀不老,《霍元甲》并沒有讓江湖兒女們過于失望,盡管影片里的說教顯得那么蹩腳。同時,片方在宣傳投入上并沒有全線出擊,而是有重點有選擇,該收的地方收,該放的地方放,巧妙地投入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皆大歡喜呀!
(編輯:潦寒Iiaohan@vip.80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