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神樹挺立村口。
從遙遠的努瑪阿門走來的哈尼后裔,透過樹身看到祖先艱辛遷徙的步履,先祖揮舞石斧開墾層層梯田的形影歷歷在目。
村莊升起熟悉的炊煙,祖母久違的叫魂聲在村口回蕩。
一棵神樹,一部歷史。
先祖遠去,神樹依存。
總在鑼鼓聲聲的十月,一群匍匐如云的山民虔誠地跪拜在神樹下,深深感動了一個村莊的節日。
祭秧神
艷陽高照的春天,所有的秧苗都插入田里,不久,焦慮的母親看到一株株秧苗無精打采。
為了讓枯萎的秧苗重獲新生,我們選擇在吉祥的日子前去田間祭秧魂。
父親在田埂出水口搭起簡易的祭臺。今天,就用這神圣的酒和糯米來祭獻活在心中的秧神。
讓那只為你付出生命的大白雞引招你入席。
屬于你的節日,一年就只有那一天,你就痛快地飽飲這一頓,吃飽了好庇佑眼前這一片枯瘦的秧苗。
寂靜的曠野,祭秧神的青煙裊裊升起,田間,一株株被四月的風吹亂的枯萎秧苗漸漸蘇醒。
村莊的兒子
村莊沉默地橫臥在那連綿的山巒。
村莊習慣與竹林、古井、棕櫚為伴。麻雀是村莊忠實的守護者。從古至今,它們都和睦相處。
我們的童年,曾在飄著白云的三月,懸掛在村口那棵蒼勁的多依樹上,一包鹽巴和辣子可蘸完一棵多依樹的酸澀。
長大后,母性的村莊無數次地送我踏上陌生的遙路,又無數次地在籬笆拖著夕陽長尾時,呼喚我回鄉。每次,我帶給村莊的禮物總是異鄉一堆堆的飄零和塵土,離村的日子久了,回首,行囊里鼓鼓的全是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