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7月17日,在山東省乳山市雙連制動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來自美國、德國等20多名客商在手動剎車片生產線前久久駐足,連連豎起大拇指稱贊:“想不到世界領先的剎車片產品竟然產自中國一個縣級城市?!睆?005年1月開始,該公司以其國際領先的剎車片產品成為美國天合公司的一級供應商,在國內率先躋身世界汽車主機配套市場,訂單便源源不斷,2005年出口468萬片,今年預計可達700萬片。
“沒有自主研發和創新,就不能占領國際市場的制高點,也就沒有企業的今天?!惫径麻L姜濤一番話道出乳山眾多企業掌門人的心聲,也正是企業的不斷自主創新為區域經濟跨越發展蓄足了后勁。
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對于建設創新型城市具有積極促進作用。近年來,乳山市引導企業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使一批傳統優勢企業在升級換代中加速擴張,成為延伸產業鏈條、牽動產業發展的龍頭,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金屬冶煉、染紡服裝、食品加工、機械配件、化工建材五大主導產業。2005年全市共開發新產品151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1項,填補國內空白的2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99項,新產品產值率達17%,同時近幾年每年均有7個以上重點項目分別被列為國家、山東省和威海市技術創新計劃。
在自主創新的過程中,乳山市企業不拘一格,因企制宜,根據自身情況應用不同方式,大力實施“四借”工程,采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吸收創新等形式,引人才、引技術、引項目,各彰特色,各顯風流,有力地加速了企業自主創新進程。
“借船出?!保瑥V泛去“所”進“院”。乳山在全市工業企業中開展了“百戶企業聯百所(院、校)”活動,鼓勵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外地建立自己的技術開發中心,加快新產品研發步伐。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與全國60多家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引進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200多項,企業創新能力大大提高,創新成果明顯增多。力久公司與山東大學、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沈陽工業大學等院校的科研機構成立了產學研聯合體,把全國知名的科研院所變成了自己的研發機構,尋找項目和技術支持,為企業找到了技術依托。他們在與南京理工大學聯合引進自平衡截止閥項目、拓寬企業經營領域的基礎上,又與山東大學聯手開發了TYG系列高起動轉矩高效永磁同步電動機,2005年5月通過省科技廳鑒定。該項目有效解決了國內普遍存在的“大馬拉小車”問題,并在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和中原油田大規模推廣使用,僅去年一年就為公司創收達1000萬元以上。
“借梯上樓”,大力引進科研成果。乳山市鼓勵引導優勢骨干企業采取購買專利、技術入股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引進、消化和吸收,通過引人才、帶項目,改造傳統產業,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中魯果汁公司從20世紀90年代初完成國內第一條濃縮果汁生產線改造開始,連年技改不停步,快速塑造起了自身的產品、技術和市場優勢,在此基礎上,堅持內擴外并、拓展規模,先后與國家農業投資公司、日本三菱公司、韓國尚進公司等國內外大企業建立了合資合作關系,累計籌措技改資金2.5億元投入生產,使企業規模幾年內完成了由1萬噸到5萬噸再到12萬噸的翻番式增長,實現了從中國走向亞洲、沖向世界的三級跳躍發展,在上海A股成功上市后,首發募集資金3億多元,為跨越發展搭建起了新的平臺。

“借腦生財”,廣聘人才為己所用。自主創新需要大量不同層次的高質量人才,針對部分弱小企業技術力量薄弱、研發能力不足的實際,在與科研院所掛靠聯合的基礎上,積極聘請國內外技術專家進廠指導,走內聯外聘的路子。威海農藥廠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過程中,針對自身研發能力不足的實際,主動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相繼與天津大學、上海農藥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萊陽農學院等科研機構和院校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保持科技“聯姻”不斷線。通過借“外腦”,先后研發了50多種化學農藥和15種生物農藥,承擔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等20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和30項省級科研計劃,獲得威海市以上成果30余項,不僅使企業新產品產值率達到62%,而且帶動壯大了企業自身的技術力量,目前企業研發人員比重已達30%,擁有全省最大的農藥實險室。
“借雞下蛋”,加強與科研單位聯手攻關。引導企業在引進技術、項目的同時,采取“星期天工程師”等形式,聘請項目經理,引進專業人才,解決企業生產中的工藝、設備等方面的關鍵性技術難題,加速使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雙連制動材料公司以技術開發中心為平臺,聘請沈陽航天工業研究所專家聯手攻關,把開發生產無石棉剎車片產品作為主攻方向,先后投入6000多萬元用于引進高級人才、購置先進設備和科技研發。2005年企業研發機構被認定為省級技術開發中心,研制的陶瓷配方處于國內領先水平。2005年1月,雙連正式向世界500強之一的美國天合公司供貨,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中國的剎車片產品由此一舉打開美國市場,成為行為領跑者,也成為國內摩擦材料行業惟一為美國主機廠家配套的企業。
在乳山,政府為企業自主創新構建優越環境,加速了自主創新的進程。乳山市先后設立了企業自主創新獎、技術改造獎和新產品研發獎,鼓勵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性文件,優先支持企業的自主創新項目,引導更多的企業走自主創新的路子。乳山市還成立了生產力促進中心、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等專門的中介服務機構,在人才、融資、項目引進、技術保障等方面,為企業自主創新搭建平臺。目前,已建立了包括近百位專家在內的專家庫,與國內30多家知名科研院所保持著密切聯系。

依靠自主研發,乳山市企業走出了一條內引外聯的獨特創新之路。“十五”期間,乳山市共取得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28項,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1%,自主創新型產品也不斷涌現,涉及生物技術、海洋高新技術、制造技術等領域。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乳山市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列為“十一五”規劃的重要內容,預計到2010年,乳山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將達到25%。自主創新正為乳山的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