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個好女人,曾經破碎的家重現幸福
1989年,趙洪生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當時,他和妻子都是南昌市某企業的工人,雖然收入較低,小日子過得倒也和睦平穩。然而第二年,女兒芳芳的出生,不但沒給夫妻倆帶來歡樂,竟讓他們產生了矛盾。原因在于芳芳經常生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財力不說,還借了一屁股債。為此,兩人相互埋怨,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當感情無力承載生活的沉重之時,他們的選擇只有一個:離婚。
在與女兒相依為命的日子里,趙洪生不斷反思這段短暫的婚姻:男人不能太窮,否則會讓人瞧不起。他決心活出人生的精彩。在朋友的幫助下,他一頭扎進了商海。經過幾年的打拼,他擁有了自己的店面,成為福建某裝飾材料廠駐南昌的二級代理商。
隨著生活的安定、事業的成功,趙洪生萌生了重新組織家庭的念頭,只是擔心找不到如意女子,因而遲遲未采取行動。真正使他拿定主意的是他的女兒。一次,他去幼兒園接芳芳,女兒趴在他的肩頭痛哭:“爸爸,小朋友都欺負我,說我是沒媽的孩子。爸爸,我要媽媽,要媽媽呀……”他聽了之后心里特別難過。是啊,殘缺的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孩子渴望親情、渴望母愛,該為她找一個媽媽了。再說,自己才30多歲,身邊也需要一個女人知冷知熱的呵護啊!
1998年春節剛過,一個叫尹秋萍的姑娘走進了趙洪生的視野。雖說小尹是個臨時工,但她年輕未婚,而且善解人意。好幾次,她托牽線人捎過話來:不在意趙洪生已有婚史且身邊有孩子,將來一定會做個賢妻良母。趙洪生為此感動不已。兩人很快建立了戀愛關系,一年后,牽手走上了婚姻的紅地毯。
從出嫁那天起,尹秋萍就決心做個好妻子。本來,她在外做工已夠辛苦了,但仍然毫無怨言地承擔起了家庭主婦的責任。往日雜亂無章的家被她收拾得窗明幾凈、一塵不染,丈夫和芳芳的生活起居也被她安排得妥帖順當、有條不紊。在她看來,夫妻感情是最重要的,苦點累點算不了什么。
而由于缺乏血緣的親和力,芳芳不愿意跟她親近。她不急不躁,始終如一地待芳芳視如己出,堅信時光能磨去兩人間的陌生。芳芳上了小學之后,尹秋萍仍每天去學校接送,有的同學羨慕地說:“芳芳,你媽媽真好。”終于,在一次回家的路上,芳芳飽含深情地喊了她一聲“媽媽”。她高興萬分,禁不住流下了熱淚。要知道,為了聽到這一聲稱呼,她足足等了一年。
從此,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夫妻倆牽著芳芳外出散步的情景,也經常能聽到他們開心的笑聲。
她付出了所有的愛,孰料丈夫背信棄義
結了婚的女人,誰不想擁有自己的孩子?2000年12月,尹秋萍懷孕了,她著實高興了一陣子,但轉而又變得憂心忡忡。她擔心孩子生下來以后,自己會出于人之本能厚此薄彼,虧待了芳芳。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她覺得還是不生為好,并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趙洪生。做夢都想再當父親的趙洪生起初難以接受,尹秋萍耐心地開導他:“你已經做過一回父親,而我從來沒做過母親,要說想要孩子,我比你還想。芳芳雖然不是我親生,可我很喜歡她,一直把她當作自己的孩子。我們還是把所有的愛都給芳芳吧。”趙洪生被妻子的大義情懷所打動,發自肺腑地夸贊道:“你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女人!”
別人聽說尹秋萍打掉胎兒,都感到不可思議,關系好的便勸她:“你太傻了,芳芳是別人的孩子,跟你不會貼心的。再說將來老了,能依靠的還是親生兒女呀……”尹秋萍卻有自己的見解,“洪生是我丈夫,他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孩子。至于生兒養老,那都是老觀念。我和洪生感情很好,以后一定能過得幸福。”
身為臨時工,尹秋萍做流產期間被用人單位按曠工論處——她被無情地解雇了,心情非常郁悶。趙洪生寬慰她:“你就安心待在家里吧,我能養活你。”轉眼到了2002年3月,一直不主張妻子出門做工的趙洪生,以商量的口吻說:“我實在不愿讓你去外面吃苦受累,可看你整天魂不守舍,我揪心哪。最近,我朋友單位缺個門崗,要不我找他說說,你若做得不習慣,隨時回來,你看怎么樣?”不愿在家賦閑的尹秋萍立即笑容綻放,當下就拿定主意,要丈夫抓緊安排這事。
尹秋萍很快就上班了。接下來的日子,她發現丈夫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晚上回來的時間推遲了,在家不愿多說話,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兩情繾綣的次數越來越少。她問丈夫最近是不是遇到了煩心事,丈夫回答生意太忙,身體很累。
2002年6月的一天晚上,尹秋萍無意中拿起丈夫的手機,一則肉麻的短信頓時躍入眼簾:“親愛的,明天你老婆上班吧,要不要我過來?”尹秋萍就像挨了一記悶棍,差點兒昏過去。丈夫近來情緒反常不冷不熱,原來是有了外遇!為了求證自己的推測,尹秋萍第二天上班后先往丈夫的店里打了個電話,得知對方不在,便臨時請假火速趕回家。在家里,她看到了自己最不愿看到的一幕:丈夫正和一個女人激情投入,竟然沒察覺到她就站在身邊。
丑事被當場揭穿,那女人灰溜溜地跑了。趙洪生驚魂稍定,當即跪下來承認錯誤,并懇求原諒。此時,尹秋萍才明白,丈夫要她外出做工,原來使的是調虎離山計。可她不明白的是,她全心全意呵護這個家、體貼丈夫的冷暖,為了他的女兒甚至放棄了做母親的權利,丈夫為什么還要背叛她?她厲聲斥責丈夫的不良行徑,質問他這樣做是不是想毀了這個家。趙洪生聲淚俱下地認錯懺悔,稱以后決不再犯,并信誓旦旦地寫下了保證書。
此后,趙洪生幾乎每天都按時回家,即便生意場上有應酬一時回不來,他也會說明情況,告知跟何人相聚、人在何方。在家里,他搶著干家務活兒,對妻子噓寒問暖關懷備至。更重要的是他恢復了以往的溫存,給夫妻生活營造了無盡的纏綿。這一切漸漸使尹秋萍確信:丈夫又像以前那樣愛她了。
其實,她感受到的只是表面現象。就在與第一個情人斷絕來往后不久,趙洪生又和另一個未婚女子勾搭上了。他之所以在妻子面前極力表現自己,不過是想把那種見不得人的事做得更隱蔽。他不能重蹈覆轍把情人帶回家,便在外面租了一套房子安頓情婦,隔三差五往那兒走一遭,完事后立即撤退。就這樣,在妻子和情婦之間,他巧妙周旋了幾年時光。他相信,只要小心謹慎地把握好尺度,這種明伴妻子暗陪妾的日子就能一直延續下去。
然而俗話說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2005年9月的一個星期天,芳芳去同學家玩。途中,她見父親拎著一大包東西從一輛出租車里鉆出來,鬼鬼祟祟地朝一居民樓走去,她心里不由格登一下,便尾隨于后,在附近躲起來。約一個小時后,父親從樓棟口露面了,芳芳抬眼一望,樓上有個女人正風情萬種地朝父親頻頻飛吻。那一刻,她覺得特別惡心。回到家,她把看到的一切告訴了尹秋萍。多年相處,尹秋萍視芳芳如親生女兒,希望芳芳生活在干干凈凈的思想里。于是,她平靜地說:“你爸爸是好人,不會做不光彩的事。”
所有的怨恨只有等芳芳去學校以后才能發泄,在趙洪生面前,尹秋萍沒有提及芳芳,只稱他的丑事是自己親眼所見。她這樣做,是為了避免丈夫遷怒于女兒,防止他們父女之間產生裂痕。這次,趙洪生倒是敢做敢當,不但承認與別人有染,還厚顏無恥地為自己的行為辯解:“眼下都什么年代了,有錢的男人有幾個安分守己的?我沒把你休掉就算對得起你了。”尹秋萍萬萬沒想到丈夫做了越軌之舉居然還理直氣壯,盛怒之下罵了他幾句。趙洪生氣急敗壞地動手打了妻子,臨走還扔下一句:“這事兒你要是看不慣,我們就離婚。”
淚祭親情,女兒指證父親包養情婦
沉醉于婚外情的趙洪生索性不再回家,跟情婦住到了一塊。尹秋萍整天以淚洗面、憔悴不堪。過去,她一直認為丈夫是個好男人,即便有過一次意亂情迷,她仍然相信丈夫能改邪歸正,經營好這個家。事到如今,她才知道自己高估了丈夫的人品。既然丈夫絕情無義,守著這場死亡的婚姻還有什么意義?可一旦離婚,她又不能無視“后遺癥”,這就是芳芳的歸屬問題。如果芳芳跟隨趙洪生,情形是非常可怕的,趙洪生眠花臥柳,哪有工夫關心女兒?假如芳芳由她撫養,她又沒這個能力,做臨時工薪水少得可憐,哪能承受住生活的重負?面對丈夫扔下的殘局,她不知如何收拾。
這么多年來,尹秋萍的善良與付出,芳芳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在這個世界上,她已視繼母為最親的人,繼母的痛就是她的痛。如今眼見媽媽受委屈,父親對家里不聞不問,2006年1月,芳芳直奔趙洪生的租住屋。敲開門,芳芳忍不住朝他好一頓數落:“爸,你過得真是逍遙自在!我媽多好的一個人,哪點對不住你?你為什么要這樣待她?我多想有個好爸爸呀,可你一副黑心腸,連親生女兒都不管……”趙洪生惱羞成怒,竟冷冷地說:“行,你不是口口聲聲說你媽好嗎?那就讓她管你得了,以后你的事別讓我管!”
芳芳內心對父親僅存的一點兒希望就此破滅了。回到家,她撲進尹秋萍的懷里哭開了:“媽,我爸心狠,不管我了,我以后怎么辦?你不會也不管我吧……”此言正中尹秋萍的“軟肋”。這些天來,她想了很多:自己一旦走了,倒是解脫了,芳芳卻失去了依靠。而那份親情已融進了母女的骨血,她不忍心拋下芳芳啊!
她開始找兼職工作,供芳芳念書;芳芳病了,她一如既往地送其看病、悉心照料。這讓芳芳真正體驗到了冰火兩重天:尹秋萍只是她的繼母,給予她的是無微不至的關愛,而生身父親卻對她不管不顧。她心里的愛與恨由此更加涇渭分明。
在家庭和情婦的天平上,趙洪生越來越傾向于后者,妻子和女兒被他視為累贅。為了和情婦長相廝守,2006年3月末,他一紙訴狀遞到法院,訴求與尹秋萍解除婚姻關系,理由是夫妻性格不合,長期缺乏共同語言,感情已完全破裂。法院就此進行查證,尹秋萍承認兩人感情確已破裂,但陳述原因是丈夫背叛家庭、迷戀婚外情。雙方各執一詞,法官一時難斷是非。
尹秋萍無意于分割財產的多寡,決定不再糾纏是非恩怨,盡快逃離傷心的圍城。將一切看個明白的芳芳,這時忿忿難平,聲稱要上法庭抖露真相,為繼母討個公道。尹秋萍勸她:“孩子,你是他的親生女兒,就給他留個面子吧,你跟他鬧翻了,對你今后的生活不利呀……”這番話使芳芳產生了顧慮:是啊,自己是父親的親生骨肉,一旦上法庭舉證,違背了人之常情,還會徹底破壞父女關系。
猶豫不決之時,芳芳想起了從前的歲月。這么多年來,繼母為這個家、為了她,付出了所有的愛,任勞任怨地辛苦半生。如今不但沒得到回報,反而遭到父親的拋棄,還為了她要繼續忍氣吞聲……這實在太不公平了!她無法保持沉默,最終做出了正義的抉擇:毅然走進法院,向法官出示了她用手機抓拍的照片,列舉了父親包養情婦、在外租房同居等相關證據。法官立即傳喚當事人到庭,嚴厲譴責了趙洪生的不道德行徑。在準予當事人離婚的同時,法院判令趙洪生必須承擔女兒的生活費和學雜費,直到女兒成人完成學業。
尹秋萍的負擔也許輕了些,但芳芳知道,繼母心靈的無奈與傷痛是不易抹去的,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多年來勝似親母的關愛已讓她難以割舍,當面臨不公的待遇、被棄的下場時,繼母仍為她著想而寧愿自己吃虧——如此感天動地的母愛、忘我的大義情懷,怎是“血緣”二字堪比的呢?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芳芳決定要和繼母相依為命共同生活,將來盡自己一顆拳拳孝心。尹秋萍表示:會盡一切努力,讓芳芳過得平安、幸福。
筆者感言:從尹秋萍身上可以看到賢惠、善良的傳統美德,她對丈夫、對家庭犧牲了很多,雖然命運對她不公,但她贏得了繼女的體恤和敬愛。在道義與法理上繼女站到了她這一邊,母女的相互支持,濃重地上演了毫無血緣而親情蓋天的一幕。我們在祝愿這對母女的同時,也要譴責趙洪生這樣背信棄義的偽丈夫,除了對其多行不義的應得懲罰之外,他還將永遠逃脫不了道德法庭的審判。
責編/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