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將農戶庭院經濟看作一個生產規模較小、產品數量較少的小型農業企業,應用SWOT分析方法,對庭院經濟發展面臨的強勢、弱勢、機會和威脅等四種要素進行分析,據此提出發展庭院經濟的經營戰略。
關鍵詞: 農戶庭院經濟 SWOT分析法 經營戰略
從1984年于光遠先生首創“庭院經濟”的概念以來,庭院經濟這一模式已經在中國走過了20多年的發展歷程。它是農戶以庭院和四周非承包的隙地為基礎和開發利用的對象,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集約技術為手段,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方面的經營 。從經營活動的內容來看,庭院經濟既包括對產品的生產開發,也包括對產品的流通銷售;從經營方式來看,農戶作為一個獨立的經營主體,自負盈虧,獨立核算;從生產經營的目的來看,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社會對農副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滿足農戶獲得經濟利潤的需求。因此,可以把庭院經濟看作是以農戶為主體的小型農業企業,用SWOT方法對其經營環境進行分析,試圖確立今后發展庭院經濟的經營戰略。
SWOT分析方法是對企業內部資源和能力以及組織外部環境的評估,即對企業發展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的分析。其理論基礎是有效的戰略能夠最大程度的利用企業資源優勢和環境機會,同時使企業資源弱勢和環境威脅的作用降至最低。
一、庭院經濟內部資源的優勢劣勢分析
(一)土地資源
土地作為最基本的農業生產資料,與其他生產資料最明顯的區別在于其“稀缺性”。而對農村庭院來說,全國庭院土地約794萬Km2,約占我國耕地總面積的6.0%。充分利用這一部分土地對于緩解農村“人地矛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發展庭院經濟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
(二)勞動力資源
我國有80%以上的農業人口居住在農村庭院中,這為庭院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農村中不論男女老幼都可以參與到庭院經濟生產中,這是勞動力資源在數量方面的一個優勢。從勞動力的質量方面看,一方面,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農村中大量的精壯勞動力和文化素質較高的人才流入城市,一定程度上抽空了農戶庭院經濟的勞務投入,影響了農業技術的掌握;另一方面,農民的小農經濟意識強烈,表現為害怕風險,不愿接受庭院經濟這種模式,或者在庭院經濟的生產、收購、加工等環節上盲目競爭,粗放增長,都制約了庭院經濟的發展。
(三)其他資源(技術、生物質資源)
除了土地和勞動力資源外,農村庭院中還有大量的生物質資源,如秸稈、人畜禽糞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這些資源庭院自產、使用方便,通過循環利用,不僅變廢為寶,而且美化了環境。
(四)農副產品
由于農戶庭院生產規模小,生產技術水平處于低檔次、低水平,因此其產出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難以上檔次獲得較高的利潤,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再加上優良品種和稀有動物養殖引進不夠,導致經濟效益不高,市場競爭力弱。與此同時,農副產品的銷售主要依靠農戶自己找銷路,農戶與龍頭企業和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的聯系不緊密,造成農副產品的供給者與需求者沒能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求關系,阻礙了庭院經濟向產業化方向發展。
(五)庭院經濟模式自身的特點
與大田作業相比,庭院經濟本身具有幾點特殊的優越性。一是庭院經濟利用農戶庭院自有土地進行生產經營,使得勞動場所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環境,便于農戶利用早晚閑暇時間,生產經營活動可以通年進行,避免了大田作業農閑時間的浪費;二是開展庭院經濟的技術和資金投入障礙較小,周期較短,見效較快,易于在農村廣泛推廣,并形成生產力;三是庭院經濟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小,抵御災害的能力強,使之具有相對穩定的經濟收益;四是庭院經濟具有多樣的適應性,一方面其經營形式多樣,可以開展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另一方面其經營品種多樣,可以經營果蔬類或畜禽類,可選擇性強,有利于農戶根據市場信息積極調整生產經營的方向和生產項目。但是,庭院經濟中農戶與畜禽長期生活在同一庭院中,人畜共生的勞動環境,給“人畜共患疾病”的滋生提供了土壤,這是庭院經濟模式推廣的一大障礙。此外,庭院經濟的經營形式多為兼業化,不利于技術水平的提高,經營環節多為獨立型,不利于利用他人資源,以致技術、信息、市場需求等難以把握。
二、庭院經濟外部環境的機會與挑戰
從庭院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看,機遇與挑戰并存。政策方面,2006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新農村建設中要重視“人居環境優美”,并提出實施“五改”方案,即改廁、改廚、改圈舍、改校舍、改衛生所,為庭院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策契機。時間和空間方面,我國已進入“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階段,這是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為庭院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可能性;消費者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食品的稀缺性凸現,為庭院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同時,人們對食品的要求趨于高標準的安全化和多樣化,這對庭院經濟是一個考驗。配套條件方面,農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不利于生產經營者及時掌握市場信息,不少地方政府對發展庭院經濟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扶持力度小,都制約了農戶從事庭院經濟的積極性。
三、庭院經濟的SWOT分析根據以上對庭院經濟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分析,利用SWOT方法對庭院經濟的發展戰略分類為:農戶庭院經濟產業化戰略、農戶庭院經濟穩定發展戰略、農戶庭院經濟收縮戰略。筆者認為,目前我國庭院經濟的發展應該選擇產業化發展戰略,原因如下:一、發展農戶庭院經濟內部環境優勢明顯大于劣勢,再加上新形勢下外部環境給予了庭院經濟大量的發展機會,收縮戰略顯然不宜采納。二、穩定性戰略的采用通常是經營者對目前的經營績效感到滿意,同時外部環境是穩定的和安全的,不必進行變革的時候。目前庭院經濟的發展顯然不處于這一階段。三、以產業化戰略作為指導,不僅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企業資源優勢和環境機會,同時可以克服由于庭院生產規模小和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而造成的技術水平提高困難、信息溝通不暢、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弱等資源和能力弱勢,也可以將環境的威脅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嚴鵬程.庭院經濟:從1984到2004--訪著名經濟學家、我國“庭院經濟”的首倡者于光遠. CHINA TERRITORY TO-DAY.2004,7.
[2]李志熙,杜社妮等.淺析農村庭院經濟.水土保持研究.2004,3.
[3]斯蒂芬·P·羅賓斯,瑪麗·庫爾特.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
[4]李可心.我國庭院經濟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生態農業研究.2000,3.
[5]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新華網.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