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的一些民營企業主一直有“怕”的思想。怕什么,怕政府有的部門的“J、Q、K”:先引你上“鉤”,如果不行,就用各種方式“誆”企業,一旦企業投資,便施“卡”招。
市委書記汪洋最近指出,要打“鬼”,打阻礙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的落后觀念的“鬼”,打一些機關部門缺乏服務意識的“鬼”。他說,只有打掉了這些“鬼”,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才能為重慶再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創造良好環境。
民營企業在重慶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一些機關部門觀念之“鬼”,已成為制約民營企業大發展的障礙。
表現在哪里?正如汪洋分析的:一些同志在思想認識上存在偏見,對民營企業不一視同仁,存在所有制岐視和身份岐視;履行職能職責片面強調加強管理,缺乏主動服務的自覺意識,有的部門由于長期對資源的配置權力過大和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過多,管理的意識濃厚,而主動服務嚴重不足;執行政策規章生搬硬套,缺乏大局意識,甚至不惜以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和放慢經濟發展為代價;在具體工作中存在濫用職權現象,缺乏對民營企業實施有效管理與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和本領,甚至好心辦壞事。
以上四種表現,無論是對民營企業岐視,還是片面強調加強管理而缺乏主動服務;無論執行政策規章生搬硬套缺乏大局意識,還是在具體工作中存在濫用職權現象,歸結起來,病根還是“觀念”問題,說得尖銳一點,就是存在觀念之“鬼”。
我們政府的一個部門、一個處室、一些干部,思想觀念開放或是狹隘、全局或是本位,直接決定其工作作風的好壞、工作質量的高低,最終導致所管領域投資環境的優劣。有的民營企業家說“大官好見,小鬼難纏”,有的民營企業工作人員反映部門具體辦事人員“吃拿卡要”,根子在于我們的管理干部觀念有問題,只要觀念徹底轉變過來了,機關部門和民營企業一條心謀發展,思路就能打開,辦法總能找到,其他的諸如體制、機制難題也都能迎刃而解。
觀念之“鬼”不除,重慶民企要發展就是一句空話。
打掉觀念之“鬼”,力促民企發展。當前,職能部門和相關干部要做好“破”與“立”的文章:要破“小我”觀念,立“大局”意識;要破“立足管理”的觀念,立“立足服務”的意識;要破“求穩”的觀念,立“敢闖”的意識;要破“人治”觀念,立“法治”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使發展環境的優化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民營經濟發展才有出頭之日。
綜觀全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可以說,凡是觀念較新、環境寬松的地方,民營企業發展的速度就快,經濟發展水平就高。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區之所以發展后勁十足,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他們發展民營企業的新觀念產生的良好效應。今天,民營企業發展水平的高低,已成為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決定因素。在這樣的趨勢下,重慶這樣一個地處西部的老工業基地和年輕直轄市,打掉觀念之“鬼”,力促民企發展,顯得迫在眉睫。
讓我們牢固樹立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是各級黨和政府應盡之責的觀念,讓環境之花、服務之花、政策之花結出促進民營企業大發展的豐碩果實,迎來重慶再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的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