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渝北巨變的“核動力”
10年前,渝北區還是一個落后的農業縣。10年來,渝北區針對發展中的思想障礙,先后在全區干部群眾中開展了5次解放思想的大討論活動,使渝北快速由“縣疙瘩”巨變為新興主城區。渝北區近年來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的進程史——
1995年撤縣建區后,渝北區針對從農業縣到主城區的轉型,在全區干部群眾中開展破除思想上的“小農意識”、物質上的“小富即安”、工作上的“小手小腳”、發展上的“小打小鬧”的思想大討論。
1997年,針對重慶直轄后帶來的新機遇,區委組織全區干部群眾開展了破除“左”的思想、裹足不前等10種思想障礙,樹立全方位對外開放、搶抓機遇等十大觀念的大討論活動。
2000年,區委組織開展了“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進一步加快渝北發展”的思想大討論,提出破除影響渝北加快發展的五大思想障礙,樹立加快發展爭一流、艱苦奮斗、苦干實干等五大觀念。
2002年,十六大召開后,區委組織開展了“樹立四個意識,解決三大問題”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提出了樹立橫比意識、創新意識、憂患意識、從我做起意識。
2004年,區委針對干部中出現的一些新的思想問題,開展了“解放思想找問題,更新觀念促發展”的教育活動,重點解決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中抓發展的主動性不強、眼界不寬、氣魄不大、觀念不新等四大突出問題。
每一次解放思想大討論,都更新了發展觀念、創新了發展思路、激發了發展活力。經過大討論,渝北區的發展戰略逐步更新和升級:從“調整農業結構、發展鄉鎮企業、推進開發開放”的“三篇文章”,升華為“依托老城、建設新城、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四城戰略”;在搶抓西部大開發機遇中,又升華為“建設新興工業區、高效農業區、最佳人居環境區”的“三區戰略”;2003年,又升華到建設長江上游空港強區、構筑發展環境和人才兩大高地、發展龍溪、兩路、北部新區三大板塊,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的“1233戰略”;“十一五”開始后,又確立了實施“工業強區、科教興區、環境立區”戰略。
思想大解放,推動渝北區超常規換檔升級:1995年,渝北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處于縣級水平;1997年處于主城區末位水平;2000年迅速增長到主城區中等水平;2004年位居主城區前列;2005年,渝北區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綜合考評中,名列都市發達經濟圈第一名?!笆濉逼陂g,渝北區的GDP增速居全市第一位,人均GDP增速居全市第一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居全市第一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速度居全市第一位……
市委二屆九次全會召開后,渝北區又展開了一場廣泛而深入的思想解放大討論,經過討論,渝北找出了“峽谷意識”的集中體現:“滿、短、小?!贬槍@三大問題,渝北人再一次掀起解放思想大行動——
破“滿”立“高”。7月25日結束的渝北區委十一屆十四次全會,作出《關于加快全區產業發展全面增強渝北經濟社會綜合競爭力的決定》,提出“十一五”期間的發展目標:在三峽庫區15個區縣中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好,在主城9區中名列前茅,到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60億元,年均增長25%,非農產值比重超過95%,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達到45億元,年均增長32%。
破“短”立“遠”。針對“規劃只管近幾年,工作只管任期滿”的現象,渝北區要求克服短視目光和短期行為,做到“三個絕不”:絕不做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蠢事,絕不干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蠢事,絕不干只顧本屆發展、不顧下屆發展的蠢事。
破“小”立“大”。針對“小家子氣”、“小肚雞腸”、“小鍋小灶”等現象,渝北提出要以“大手筆”做“大文章”,引進一些有帶動性和全局意義的大項目,解決一些根本性的大問題。
渝中區:增強三種意識 克服三種情緒
今年3月以來,渝中區以尋找差距為切入點,以實現突破為落腳點,廣泛開展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實現渝中新突破”為主題的大討論活動。通過這次大討論,渝中區要求廣大干部增強三種意識、克服三種情緒:增強機遇意識,克服無為情緒,進一步樹立開拓開放、奮發有為的精神;增強危機意識,克服浮躁情緒,進一步樹立埋頭實干、負重致遠的精神;增強使命意識,克服畏難情緒,進一步樹立知難而進、勇創一流的精神。
九龍坡區:四破四立
九龍坡區以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開展“樹立直轄意識、更快更好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矛頭直指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因循守舊、按部就班、消極懈怠、坐等依賴等思想,提出“四破四立”:破除狹隘保守的思想障礙,樹立直轄開放的意識;破除消極依賴的思想障礙,樹立開拓創新的意識;破除盲目樂觀的思想障礙,樹立危機憂患的意識;破除浮躁空談的思想障礙,樹立求真務實的思想意識。
江津:掃除三大思想障礙
在以“解放思想鼓干勁,務實創新促發展”為主題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江津市提出堅決掃除影響加快發展的三大思想障礙:一是破除“小富即滿、小成即安”的“小農意識”,扭轉不少干部盲目樂觀、沾沾自喜、居安而不思危的自滿思想;二是破除“四平八穩、裹足不前”的“太平意識”,扭轉對“重慶區域性中心大城市”等重大機遇抓得不緊,存在無功也無過、不敢冒險、不敢突破的保守思想;三是破除“不推不動、不督不辦”的“惰性意識”,扭轉在激烈的發展競爭面前得過且過、患得患失、好發議論,謀劃有余而實踐不足、顧后有余而瞻前不足、安逸有余而奮勇不足的消極思想。
忠縣:破除六種思想,樹立六種意識
從7月起,忠縣集中3個月時間,在全縣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以“思想大解放、經濟大發展”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破除六種思想,樹立六種意識:一是破除安于現狀、得過且過思想,切實增強不進則退、慢進即退的憂患意識;二是破除畫地為牢、自我封閉思想,切實增強外引內聯、互利雙贏的開放意識;三是破除因循守舊、畏首畏尾思想,切實增強搶先一步、主動出擊的機遇意識;四是著力破除求穩怕亂、明哲保身思想,切實增強敢為人先、敢闖敢冒的進取意識;五是著力破除寧愿苦熬、不愿苦干思想,切實增強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創業意識;六是著力破除個人至上、不負責任思想,切實增強顧全大局、服務至上的效率意識。
梁平縣:改變“兩種意識”,克服“兩種情緒”
梁平縣在思想解放大討論活動中提出,著力改變一些干部“小富即安”的“平壩意識”,解決思維方式上就本地談發展的“盆地意識”;克服自認基礎較好的“自滿情緒”和認為“‘老少邊貧庫’都不沾,被政策邊緣化”的“畏難情緒”,營造集思廣益促發展的良好氛圍。
開縣:解決“五種問題”、樹立“五種意識”、鍛造“五種精神”
在大討論活動中,開縣提出要著力解決“五種問題”、樹立“五種意識”、鍛造“五種精神”。即:解決作風飄浮、工作不實,紀律松散、我行我素,辦事推諉、合力不強,效率不高、服務不優,官僚主義、工作效率低等五類問題,大力倡導并努力形成立說立行、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牢固樹立“拚、搶、闖”的進取意識,“勇站排頭、爭創一流”的爭先意識,“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上下“一盤棋”的大局意識和“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人人代表開縣形象”的責任意識五種意識,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大力提倡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開拓開放、敢闖敢干的精神,團結協作、合力攻堅的精神,明辨是非、依法辦事的精神,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精神,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本刊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