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效工程,各地認真實踐,努力探索,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經驗和令人滿意的成績。但這項事業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有少數地方領導對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戰略思想或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有意無意迷失在“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泥淖,引起農村群眾的憂慮和不滿。有些做法當引以為戒。
一戒急功近利。有的人一聽說搞新農村建設,尚未明白其中要義,便急于搞規劃,上項目,修建文化廣場,強迫農民拆遷蓋新房,急于出成績,搞得基層干部手忙腳亂,農民群眾議論紛紛。據報載,有一個地方,急急忙忙建一新村,水電未通,窗戶連玻璃都未安裝,為應付上級檢查,便強迫村民喬遷新居,農民更為苦惱的是,搬進新村后,種地要走好幾公里路。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實際上是目光短淺、心浮氣躁的表現。
二戒東張西望。有的人搞新農村建設,認為是天賜良機,又一個參觀學習、觀光旅游的機會來了。好高騖遠,東張西望,哪國好玩往哪里走,哪里風景好往哪里奔。沿海地區農民別墅蓋得漂亮,有的人花了不少旅差費,裝模作樣轉了一圈后,發現不能學,學不了,“學費”白交了。韓國“新村運動”搞得好,在世界上有點名氣,便成群結隊去參觀考察。韓國人也不含糊,干脆把“新村運動”當旅游項目來辦,就盯著你公費旅游的口袋。有的農民感嘆,拿這些“學費”,哪怕修一條路,打一口井,建一個水庫,該多好。
三戒盲目攀比。有些干部心態失衡,像得了“紅眼病”似的,頭腦發熱,喜歡攀比,喜歡“刮風”,不顧實際,不尊重群眾意愿,不管有錢沒錢,先比個聲勢浩大,轟轟烈烈。你蓋一幢新房,我就蓋一幢高樓,你搞高樓林立,我就建別墅成群,你建文化廣場,我就造現代花園,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拿著鐮刀住洋房,扛著鋤頭進電梯的笑話。
四戒裝模作樣。新農村建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實事求是,結合地方實際。貧困地區,可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發展有序,建設有度。而有的地方,經濟貧困,財力不濟,家底不厚,但又想充當胖子,死要面子,便做起表面文章來。為了遮窮擋羞,對沿著公路、鐵路的破舊房子的一面,粉刷一新,有的還涂成各種顏色,讓人哭笑不得。群眾稱之為“穿衣帶帽,裝模作樣”。個別地方把大幅標語墻上刷,把大塊“示范村”、“示范點”的牌子路邊豎,孰不知,如此弄虛作假,表面文章,其形象已在老百姓心中矮了一大截。
五戒心猿意馬。新農村建設,需要廣大農村干部沉下身子,放下架子,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有些同志對新農村建設心猿意馬,心不在焉,心有旁騖。嘴里說新農村建設,心里想其他東西。對農村不熟悉,對農民沒感情,對農業不重視,什么來錢想什么,什么能讓上級領導看了高興建什么,忙拆遷,賣土地,樹形象,擺政績。就是不深入實際,不問民情,不去腳踏實地辦實事。正如群眾所說,“上車轉一轉,下車看一看;只見車冒煙,干事不沾邊”。
六戒目中無人。新農村建設,要以人為本。現在有的干部在實際工作中,見事不見人,見物不見人,見錢不見人,熱衷于“跑部錢進”,要錢要物,不愿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培養人才的工作上,不愿在提高農民的素質、知識和技術上下功夫。結果有的機器生了銹,買的電腦無人會用,訂的書報無人讀。農村本來就是廣闊的天地,青年知識分子在那里是大有作為的。可是,有的領導寧肯花錢蓋樓堂館所,建花園別墅,搞形象工程,就是不肯花錢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把大批青年才俊吸引到農村創業。農村多么需要教師、醫生、農業科技人員啊。而我們看到的是,多少大學畢業生寧可呆在城市“零就業”、“零收入”,卻不肯到農村去,到西部去,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新農村建設,最緊要的是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講發展是要義,講科學是要害。亂干蠻干瞎干,只能是貽害無窮。各地只要按照中央的精神認認真真去落實,確保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不打折扣,不搞對策,新農村建設的美好藍圖就一定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