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港交所主席夏佳理接受《財經》專訪,談在A股IPO重開后香港市場如何保持對內地上市公司吸引力
67歲的夏佳理(Ronald Arculli)履新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0388,HK,下稱港交所)主席,迄今僅月余。就在這不長的時間,他已經歷了香港股市市值突破10萬億港元的巔峰、因對沖基金獲利回吐而帶來的股市震蕩,以及中國銀行規模龐大的IPO等香港市場上的一系列巨潮。
5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五,夏佳理在香港交易所交易大廳旁一間會客室接受了《財經》記者專訪。此時,在股指處于高位時接任主席的夏佳理并沒有感到壓力,他認為,“這些是市場的發揮,主席的委任不會影響到指數的高低?!?/p>
夏佳理今年4月28日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核準,成為2000年合并成立以來的香港交易所的第三任主席。他的前任,是連任兩屆香港交易所主席、被譽為“股壇教父”的李業廣。正是在李業廣的推動下,中國內地企業自1993年起,以H股形式大舉登陸香港;至今年4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已達344家,市值超過4萬億港元,占據了香港股市的半壁江山。
香港交易所成立的六年間,正值內地股市從巔峰滑向谷底的六年。為數不少的市場人士甚至認為,正是內地股市不振,成就了香港市場近年來的輝煌。
如今,從李業廣手中接棒港交所的夏佳理面對的,已是一個歷經多年萎頓正在陡然復興的內地市場——股改已完成大半,IPO豁然重開,股指也扶搖直上,“讓有價值的內地公司重回A股”已成市場之吁……這對于巔峰時刻的港交所,不啻于一場全新的挑戰。
“我希望更多同內地的有關單位接觸,爭取他們繼續來港交所上市。”夏佳理對《財經》記者說。
巔峰時刻
今年5月3日,港交所市值突破10萬億港元。當日,夏佳理邀請其前任李業廣、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共開香檳慶祝。上世紀90年代初期,正是李業廣上書國務院,建言放開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打開了H股的大門。
1998年至2002年的五年間,香港和內地股市的籌資額雖然互有高低,其融資規模變動的總體走勢卻基本一致。但2003年之后,香港市場H股和紅籌股的IPO籌資額一路高歌猛進,A股市場的融資額卻日漸萎縮。尤其在2005年,香港股市H股IPO籌資額達致創紀錄的1372億港元,而A股市場IPO融資額僅有57億元人民幣。
這一年,內地大型企業紛紛赴港IPO,令港交所一枝獨秀。當年,由于內地推行股改,A股首發暫停,融資幾近輟止;另一方面,“安然事件”后,美國頒布了薩班尼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對證券市場嚴加監管,中國企業對美國市場亦望而卻步。一時間,香港成為中資企業融資的第一通道,各家大型國企排隊等候入場。
2005年6月,神華能源、交通銀行、中國遠洋先后在港上市,共籌資518億港元。10月,建設銀行再發H股,融資超過715億元,創香港市場IPO最大集資額記錄。這一記錄在不到一年后的今年5月被打破——中國銀行在港IPO共籌資約750億港元,行使超額配售權后,融資規模更是達到約900億港元的“天量”。
與過去幾年內地企業多選擇在香港、美國同時上市不同,2005年以來,內地大型國企均只選擇在香港上市。對此,夏佳理認為,這“足以顯示香港這個中國國際金融中心的市場深度,絕對可媲美世界上任何一個主要市場”。
“香港和內地是同屬中國,有共同的文化背景。而香港在金融市場上富有經驗,香港市場對于內地公司的改革和運作,也都提供了國際標準的參考作用?!毕募牙碚f。
“中文是香港的法定語言,這已經是香港較其他市場占優的條件?!毕募牙砥胀ㄔ捳f得并不算流利,自出任港交所主席一職后,他開始花更多時間學習普通話,每有空閑便約老師上課,回家后還會自己復習。
港交所統計數據顯示,自1993年以來,H股公司、紅籌公司及中資民營企業在香港籌資總額累計超過1.2萬億港元。
然而,港交所的巔峰時刻,也是來自內地乃至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驟起之時。
競爭加劇
6月5日,中工國際(深圳交易所代碼:002051)開始公開申購,A股新老劃斷后的IPO大幕隨之拉開。同洲電子、大同煤業、云南鹽化等公司將接踵而來,香港在內地企業IPO業務上獨領風騷的局面也將被打破。
在夏佳理看來,香港同A股市場角色不同,籌集到的資金亦不同。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尚未放開的情況下,這兩個市場的緊密配合,有助于滿足內地公司多樣化的融資需求。而且,H股市場主要吸引香港及國際投資者,A股則主要吸引內地股民及內地的機構投資;A股IPO重開,對本港市場影響不大。
夏佳理特別強調,香港市場帶給內地企業的并不限于融資上市。香港證券市場奉行國際監管標準,這有助于內地企業大大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在會計制度、信息披露等方面與國際標準接軌;亦有助于內地企業取得國際資本市場標準和運作經驗,提升企業知名度,讓內地企業穩步加入國際市場。
貝恩投資(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竺稼指出,發行人對融資地點的選擇,是綜合多種因素考慮的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融資成本,哪個市場的市盈率較高,相應的融資成本就較低。即便在A股重新復蘇的今天,內地企業同樣會考慮上述諸多因素以選擇上市地點。
同時,持續融資渠道是否暢通,老股東變現是否方便,也都是發行人需要考慮的問題。竺稼認為,紅籌股結構最為靈活,相比之下,在A股市場的每次擴股都需經證監會批準,程序繁瑣。此外,近年來內地發行人更多選擇香港市場,還在于看中了在港上市進度的可控性較高。
“如今資訊通暢,兩個市場狀況透明,融資成本也可以比較?!比鹗啃刨J第一波士頓中國研究主管陳昌華說,“A股的問題是——它固然是一個金礦,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門會關上?!?/p>
“A+H”一度是李業廣主掌下的港交所的殷切期望,交通銀行、建設銀行以及神華能源都曾一度希望采取A+H方式首發上市。但直到李卸任后的今天,這一愿望仍未成為現實。
此時此刻,“A股回歸”呼聲驟起,香港交易所其實備感壓力。而在來自A股的競爭壓力之外,世界各地的交易所也都加入了爭食“中國蛋糕”的行列。
倫敦交易所是競爭者中較為高調的一個。2004年10月,倫敦交易所在香港設立辦事處,目標直指中國市場。2005年,倫敦交易所董事長、總裁相繼訪華,一對一親自拜會內地大型國企的負責人。
一年多來,倫敦交易所創業板已經爭取到24家來自中國的上市公司,其中僅2006年上半年就有12家。自2004年12月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之后,盡管已再無中國企業在倫敦交易所主板上市,但后者仍在耐心地尋找著機會。
面對各方面的競爭,夏佳理坦言:要繼續維持港交所的優勢,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爭取內地公司繼續來港交所上市,“我們不要讓香港的地位被取代?!?/p>
“足球裁判”
“香港要與全球市場競逐證券發行人及投資者,為此,我們必須要維持一個有素質的市場。”夏佳理說。
隨著內地上市公司在香港市場所占比率越來越高,違規事件也層出不窮。近年更出現了毛玉萍操控股市、黃宏生盜竊上市公司資產等內地上市公司違規案件。
夏佳理形容港交所的角色是“半個老師,半個警察”。首先要確保監管條例清晰,要耐心詳細地解釋給上市公司和投資者聽。內地上市公司可以聘請香港的專家顧問,也可以從港交所的研討會上詳細了解香港市場的各類規定和條文。今年上半年,為配合港交所的策略計劃,港交所上市課成立了專門的中國事務小組,負責港交所與中國證監會及其他內地權力機構之間的聯絡工作,并為內地企業舉辦與赴港上市事務相關的研討會和培訓活動。
當然,犯規就要被‘抄牌’?!毕募牙碚f。港交所必須有效打擊嚴重違規行為,香港《上市規則》中若干重要的部分,例如上市公司定期作財務匯報的責任,應以法例為后盾,以提高執行效能。港交所目前正與香港政府及證監會就有關事項進行商討。另外,特區政府、證監會、港交所、香港會計師公會將出資成立財務匯報局,負責調查涉及會計師違規行為的投訴。
“在監管方面,我們對來自不同地區的企業一視同仁,要求所有在港上市的企業均需遵守香港市場的規則,”夏佳理說,“商業的運作和上市的監管并不矛盾,兩者之間要有一個清晰的平衡?!?/p>
另外,港交所也在不斷研究推出新的衍生產品,以配合交易所風險管理的基本職能。國際金融市場24小時不間斷運行,美國市場的表現會影響到次晨的東南亞市場,“從新西蘭開始,分布在不同時區的市場一路下來相互影響。在此種情況下,風險管理對交易所來講非常重要”。
2005年5月,港交所推出“新華富時中國25指數期貨及期權”;當年11月,香港首只房地產信托基金——領匯房地產信托基金在港交所上市;最近,港交所還將推出“牛熊證”,使在交易所買賣的產品更趨多元化,讓投資者有更多的選擇。
夏佳理透露,港交所管理層正在研究新“三年計劃”,將上報董事會表決。此次受特區政府委任同時進入港交所董事會的,還有前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史美倫、香港上市委員會主席鄭慕智。“我希望可以同管理層、董事會一起繼續合作,令港交所的地位能得到鞏固和加強?!毕募牙碚f。
在他看來,“港交所主席就跟足球裁判一樣”,要讓游戲規則清晰明了,令海內外投資者、上市公司都清楚了解香港的規則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