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腫瘤患者在經過手術、放療和化疔等正規的綜合治療后,病情穩定,康復出院。在這個對付腫瘤初戰告捷的時候,很多患者可能會感到迷茫:既然腫瘤已經得到控制,還需要定期復查嗎?也有一部分患者雖然知道需要定期復查,但對其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其具體要求也不十分清楚。
▲為什么需要定期復查
1.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或者腫瘤細胞增殖旺盛時,腫瘤可能再次“興風作浪”,出現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定期復查可以及時發現這些情況,早做處理。
2.現有的抗腫瘤方法都有一定的、延遲出現的副作用。手術可能會導致腫瘤種植性轉移、局部器官功能障礙和其他并發癥。化療或放療可能會導致長時間的骨髓抑制,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出現感染、貧血和出血等情況。化療還可能導致肝、腎功能損害,若不及時糾正,可能出現肝、腎功能不全甚至衰竭等。而這些情況通常出現在半年以后。
3.進行必要的綜合治療。患者在接受完手術、放療和化療后,仍可以接受一些后續的輔助性治療。大部分患者均可以視病情恢復的狀況接受中藥治療或生物治療;部分患者可以接受必要的康復治療和心理治療。
4.可以進一步觀察療效。通過對所有曾接受過治療的患者進行跟蹤觀察,才能比較各種治療方案的優劣,分析研究其得失,以便指導對更多患者的治療。因此,腫瘤患者通過定期復查來接受醫生隨訪,不僅有利于自己的進一步康復,也是對醫學科學的一種貢獻。
▲如何實施定期復查
一般來說,在腫瘤治療全部結束的第1~2年,應該每3個月定期復查1次;第3年及第3年以后,應該每年定期復查1次。腫瘤的定期復查應當是終身的。
定期復查應該在腫瘤專科醫院或大型綜合性醫院的腫瘤專科進行。每次復查時,患者應該帶上以往的全部診斷和治療資料,以備對比。
定期復查至少應該包括如下內容:
體格檢查 全面細致的體格檢查是一項極其重要而又常被忽視的工作。通常能首先發現復發和轉移灶。
三大常規 血常規可以反映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的情況;對于泌尿系統腫瘤患者,小便常規是必需的;對于消化道腫瘤患者,大便常規是必需的。
肝、腎功能 有助于了解肝、腎功能的情況。尤其對在治療期間出現過肝、腎功能損害,患有各型肝炎和腎臟疾病的患者,更是十分重要。
腫瘤標識物 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l25、CAl53、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等。它們具有直接或間接的提示作用,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胸片 包括胸部正側位片,有助于早期發現肺部及縱隔轉移灶。胸透有時候會遺漏細小的轉移灶,單純拍正位片不利于發現縱隔淋巴結轉移灶。
腹部和腹膜后B超有助于早期發現腹部臟器和腹膜后轉移灶。肝臟、脾臟、腹膜后淋巴結均是常見的腫瘤轉移部位。可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一步行腹部及腹膜后CT檢查。
腦部CT 腦部也是常見的腫瘤轉移部位。肺癌(尤其是小細胞肺癌)、乳腺癌等患者尤其需要進行此項檢查。可以半年到一年進行1次。
肺部CT接受過肺部腫瘤手術的患者,由于手術導致正常結構改變和瘢痕形成,應該每次直接行肺部CT檢查。
全身骨顯像 有助于早期發現骨轉移灶。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患者尤其需要進行此項檢查。可以半年到一年進行1次。
胃鏡 對于食管癌和胃癌患者,應該每半年到一年檢查1次。
結腸鏡 對于結腸癌和直腸癌患者,應該每半年到一年檢查1次。
婦科檢查 適用于婦科腫瘤患者。
▲什么情況下應該隨時復查
患者在定期復查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下列癥狀之一,應當隨時去找醫生,而不應該拘泥于定期復查的時間:
①持續的疼痛,尤其總是在同一部位出現的疼痛;②局部腫塊和腫脹;③難以解釋的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或便秘等;④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⑤持續的發熱或咳嗽;⑥異乎尋常的皮疹或出血;⑦以往曾經出現過的任何癥狀和體征;⑧醫生或護士曾提醒過的任何癥狀和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