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和老伴兒雙雙退休了,退休前,我們感情挺不錯的,雖然是各上各的班,但彼此還在互相惦記著、牽掛著。我在郊外一所學校教書,他在城建局當局長,每當中午不回家吃飯,總不忘打個電話,晚上回家,互相問候問候,雖然天亮就匆匆忙忙準備上班,但一個“再見”,一聲叮嚀,總感到很溫馨,很有家庭親情味兒。
沒想到退休后,這份親情和溫馨味竟從家中蒸發了。先是沒有往日的“再見”,沒有關愛的“叮嚀”,沒有問候的電話……接著是相對枯坐,相視無言。再過一段時間,竟互相看不慣、互相挑毛病。譬如,彼此埋怨睡覺的呼嚕太響了;吃飯時,他責備我菜炒得太咸;我數落他的吃相不雅……原本幾十年沒分過床的,到如今竟分床而眠,“各自為政”了。
人們常說“少來夫妻老來伴”,緣何退休后反倒不像“伴兒”了?我心里涼颼颼的,老伴臉上陰沉沉的,日子過得寂寞而苦悶。一天,在醫院當過院長的梁姐來串門,趁老頭兒不在家,我就將心中的煩惱全盤托出。梁姐聽了,竟一點也不詫異。她說這類情況不是沒見過,一般來說,上班時夫妻間雖然有點小矛盾,但因忙工作忙家庭轉移了注意力,一旦雙方都退休在家朝夕相處,沒工作干了,這時會把對方看得更清楚,以前不在意的矛盾也有時間用放大鏡來看了。所以,Jb理專家分析說,退休是人生路上的另一大坎,突然再不上班了,這時候最要緊的是細致入微的體貼和關愛。梁姐強調說,老年人更需要愛的呵護!
聽著梁姐的話,我忽然想到對面樓房有那么一對老兩口兒,人家都70出頭了,還經常牽著手去公園散步。很多次,那老兩口還在陽臺上下棋、賞花,親密無間。更讓人羨慕的是,那老姐姐每隔一段日子還要在陽光充足的陽臺上,戴著老花鏡,一絲不茍地為老哥哥染頭發,那么和諧,那么安詳,那么幸福?;叵胱约和诵莺笈c老伴的相處,我油然自責起來。是呀,幾十年沒嫌他打呼嚕,幾十年沒數落他吃相不雅,為何到退休之日反倒不可調和了呢?答案梁姐已經說得清清楚楚:退休后的不適和煩惱,造成了彼此間的冷漠,夫妻不論是青年還是老年,愛永遠是生活的主題,老來牽掛更美麗。
打那之后,我有意識地對老伴兒從細微處給予關心和問候,多揀一些有共同興趣的話題談心,夜晚,聽見他咳嗽了,我一定及曠送上一杯熱水,早晨起床,不忘叮囑他慢起慢動,老伴眼中漸漸多了笑意,忽然有一天,老伴說:“還是搬到一起睡吧,免得我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