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歲的張嬸近來有點悶悶不樂了,原因是她已到了該絕經的年齡卻遲遲不絕經,而同齡的姐妹們都早已絕經了。為此張嬸心生惶恐和擔憂,生怕自己體內隱藏著什么疾病。那么,女性到底什么時候絕經為正常,遲遲不絕經究竟有沒有問題呢?
絕經年齡與月經初潮年齡一樣,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絕經時間在個體之間存在很大差異。通常,卵巢功能及排卵持續時間的長短在親子代(母女)之間有著較為明顯的一致性,不同地域的女性絕經年齡也稍有不同。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影響絕經年齡的因素,如:較長時間口服避孕藥史的婦女絕經年齡較晚,這可能與避孕藥抑制排卵,推遲了卵細胞的消耗有關系;盆腔放療、化療抑制了卵巢功能時,可導致婦女突然絕經;盆腔其他手術影響了卵巢的血液供給時,也有可能使絕經年齡提早;近年來頗受女性青睞的激素替代療法有時也可使本已停止的月經繼續來潮。因此,在審視自己絕經時間時應將以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
由于卵巢功能大約只有30年的旺盛時期,40來歲以后卵巢功能就逐步下降。因此,95%左右的女性絕經發生在55歲之前,但55歲以后尚有月經者也不乏其人,極個別的甚至60歲左右才絕經。因此,絕經時間拖得稍晚些,如果行經周期尚正常,又沒有什么不適癥狀,也未檢查出什么異常時,就算不了什么問題,只能說明每個人的卵巢有其自己的盛衰進程罷了。而且,絕經推遲,卵巢功能持續長一些,對維持女性內分泌平衡和延緩身體重要臟器的衰老是有益的。因此,有這種情況的婦女,只要定期做一下婦科檢查和相關的監測(如B超監測卵巢和子宮內膜)就可以了,到了一定的時候,終究會自
然絕經的。不過,有一種情況的絕經延期需要引起注就是除了到絕經年齡不絕經外,還伴有月經量過多、行經期過長或經期以外的不規則陰道出血,尤其是在腹部觸到了包塊或出現了諸如長胡須、聲音變粗等某些男性化體征的患者,須高度警惕卵巢的某些腫瘤的存在,因為這些腫瘤能產生雌激素和少量的雄激素。遇到這種情況,也不要過于驚慌,只要及時請婦科或內分泌科醫生做有關檢查,及早發現,確診和治療并不困難,預后也是良好的。